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1944沸沸扬扬的蒋介石的
潜伏在蒋介石身边11年的
黄金运台负责人之子:蒋
侍卫揭蒋家秘辛:蒋孝勇
罗斯福欲将琉球归还中国
1949年蒋介石自大陆运台
历史碎片:蒋介石从一支
谁把红军逼上长征路:蒋
白崇禧晚年暴亡之谜:遭
蒋介石父子败退台湾前究
最新热门    
 
蒋介石下错一步棋丢掉整个大陆

时间:2010-3-30 11:00:18  来源:不详
>
  当然,毛泽东更知道蒋介石那与生俱来的疑虑秉性,中共如此大声旗鼓的呼吁释放张学良,反而会让蒋介石疑惑丛生,毕竟“西安事变”的枪声太让蒋介石印象深刻。果然,蒋介石

在得知中共的公开呼吁以后,马上改变了曾经犹豫之中想启用张学良的想法。蒋介石也明白那个简单的道理;“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凭什么我老蒋要听中共的安排?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对张学良放虎归山,万一失去控制,这将得不偿失。那些致力于张学良复出的国民政府要员看见蒋总统决心已下,都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张学良最后的,也是最有机会复出的时机在政治家们的运筹中被彻底消灭了。



  政治家们都爱玩折中,折中手艺的高低决定政治家的命运。虽然张学良回东北的提议遭到蒋介石否决,但张氏父子在东北的这张牌总是要打的,张学良不能用就用张学铭吧。张学铭是张家的二公子,张学良的同母兄弟,曾经担任天津市市长,在东北上层人士中具有较大影响。这样的人才蒋介石是肯定要用的,他鼓足了勇气任命张学铭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议室中将主任,东北行营参议室副主任等职务。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张学铭根本不买蒋介石的帐,张学铭委婉的拒绝了蒋介石的任命不去东北上任。原来,“西安事变”以后张学铭也受到牵连,东北军除个别人

物以外全部被清算,远离了国民政府的权力核心。即使在抗战的最艰难时刻,张学铭想出头为国效力也受到冷遇,甚至还受到监视,活动处处受限制,8年的门前冷落车马稀早已经让张学铭心灰意冷。如果此刻蒋介石的任命有一些实际的权力让张学铭得以发挥,说不定张学铭还能够接受。但是蒋总统所任命的职位都是一些退休干部的工作,离不开“参议”两个字,这分明就是对正年富力强张学铭的不信任。既然这样,张学铭何必要去趟那个浑水。在东北这盘棋上,蒋介石彻底抛弃了张家父子过去苦心经营的基础。



  中共终于迎来了她的对手,让中共和许多人大跌眼镜的是一位中规中矩意都想不到的人物-------熊式辉。熊式辉担任了蒋介石精心组建的国民政府东北行营主任,主持东北接收及对苏谈判。为了让更多的人有糖果吃,更有利于蒋总统的控制,东北被分割成9个省,蒋介石亲自任命了这9个省的省长。此外,蒋介石还任命蒋经国担任特派员,总理同苏联进行的各项合作谈判。



  那位熊式辉早年留学日本,最大的政绩是在红军放弃江西后主政江西十余年,是一位以蒋介石惟命是从的规矩人物。

蒋介石在东北的布局表明他想亲自插手东北的事务。说起来是很重视东北,但蒋介石要亲自插手的事情太多了,在一日千变的东北局势下蒋介石根本无暇顾及,等于是放纵了中共在东北的发展。



  蒋介石不用张氏家族的人共产党用。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是一位33年参加共产党的年轻干部,刚满30岁的张学思被中共任命为辽宁省主席兼辽宁省军区司令。被委以重任的张学思军政大权一把抓,足见中共对他的信任和重视,仅此对张家后人的任命上就让中共在争夺东北中占得了先机。



  复土还乡的张学思上任后立马发表了《告东北同胞书》,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东北老乡见张家四少爷都是共产党的人,对人心转到共产党一边影响很大。张学思充分发挥张氏家族在东北的影响,广泛联系各方人士,筹粮、筹款、收缴日伪时期的武器,安定地方人心,迅速赢得东北老乡的好感,为中共在东北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大坝的顷溃都是从一个点上开始的,进入东北的中共势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组建了以后解放战争中武器装备和战斗力最强大的第四野战军

集团,不到三年时间就发动大规模兵团作战的辽沈战役,一举把蒋介石的势力清除出东北。



  东北不保北平就失去屏障,华北也失去依靠。中共在半年时间内一口气发动三大战役再把国民党的势力从长江北岸清除干净,蒋介石丢掉整个中国大陆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回过头来看这一切都源于抗战结束时的国共双方布局上,蒋介石在东北没有布下张学良这步棋是一大败作,丢掉了很大一股“势”。如果有张学良在东北与中共周旋5年时间,国际国内形势的演变也许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