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妻子当诱饵:成吉思汗最
成吉思汗的执着:一定要
成吉思汗席卷欧亚用兵制
元朝迷案:成吉思汗长子
成吉思汗猝死六盘山之谜
成吉思汗王陵770年仍是
一代枭雄成吉思汗的猝死
成吉思汗是因生殖器被西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最新热门    
 
成吉思汗的“屌”:到底被人咬没咬

时间:2010-4-7 12:10:50  来源:不详
小屋子,她感觉总算有了一个可以自己一个人安静安静的地方了。她又要想她大、她妈、她的黑哥哥,她想起那首儿时的歌,便又轻声地唱起来:



六月里黄河冰不化,扭着饿成亲是饿大。……



这是公元1227年7月,蒙古军在西夏国都中兴府(今日银川)城下频频攻击,已经围攻了近半年的时间。这支所向无敌的军队,独独在西夏人面前变得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从前一年2月开始,蒙古军第一次西征凯旋而归,马不停蹄地对西夏组织了第六次进犯。他们分兵两路,共同向都城中兴府城掩杀。蒙古军有一支庞大的炮队,数百门大炮火石齐发,可以攻破任何坚固的城池。他们是一支疾如闪电、骠悍神武的军队,如同乌云压顶、所向披靡。可是在西夏,每攻破一座城池,他们却都要付出无比沉重的代价。西夏人的誓死抵抗,使得每一战场上的激烈程度,为蒙古人作战以来也最为之少见。战争之惨烈几乎闻所未闻,蒙古人每到一地的杀戮也更是令人发指,对西夏人无论兵民、无论降否,一概屠杀遗尽。所过之处幸免生者,百无一、二,只见处处白骨蔽野。



中兴府城内,组织守城的是右丞相高良惠。高良惠统兵在都城日夜拒守,“内镇百官,外励将士。”终于积劳成疾。部下劝他保重,他感叹着说:“我身

为国臣,不能为国消除祸乱,使敌寇深入至此,活着还有什么用呢?”最后终于由于劳累过度而死。



这一年是闰五月,天气奇热。成吉思汗见中兴府久攻不破,只得下令停军休整。成吉思汗来到六盘山西夏的避暑行宫避暑,派御帐前首千户察罕赴中兴府喻降。赶巧正是此刻六月间,中兴府这里发生了有史以来罕见的强烈地震。中兴府城内房屋倒塌,瘟疫流行。被蒙古军围困已达半年的中兴府,本已粮尽援绝,又加上这场地震,使得除战死之外,又有了大批军民患病死亡,使得城内的军民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皇帝末主(日见,xian 音“现”),走投无路,只得答应成吉思汗的使臣察罕,将在一月后献城投降。



就在这时候,得意忘形的成吉思汗却没料想,英武一生的他,却碰上了这样的一幕,竟倒在了这位西夏王妃的石榴裙下。成吉思汗并没有立刻杀掉这位王妃,他要让这位王妃看一看,她的族人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三、心高命薄,哀大莫过心死



西夏皇帝又派使臣到六盘山避暑行宫向成吉思汗乞降,使臣来到距中兴城南面一百多里的六盘山

,来到这萨里川啥老徒西夏行宫,他们是来与蒙古军谈定西夏皇帝投降献城的具体事宜。遗憾的是成吉思汗始终不露面,最后西夏使臣临行前提出要见一见成吉思汗、还要再见一见被其俘获的王妃,蒙古军为制造宽宥、怀柔的假象,同意了他的要求。



这时的成吉思汗正在高烧不退、已经命悬一线。这是成吉思汗被百灵咬过之后,仅有的一次对外露面,也是死前的最后一次对外露面。使臣经安排远远地向他施了礼,礼后便被请了出来。就在这第二天,成吉思汗便留下“密不发丧”的话而离开了人世。使臣来到关押王妃的房子前,此刻百灵早已抱定一死的决心,在使臣站到她的门外时,她毅然默默地把身子转向了里面。



自从三年前,百灵经选秀来到新登基的皇帝李德旺的身边。因为百灵有着让所有人惊诧的美貌,有着西夏国最重要基地银州城里最大贵族的家世,所以自进皇宫始便得到了皇帝的宠信。这是一个多愁善感、忧郁内向的皇帝。面对蒙古军一次次的进犯,惊惧成疾,只在位四年,最后抑郁而死。百灵很明白皇帝的心迹,在性格上,她与皇帝正相反,倔强而又争强。从一进皇宫开始她便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

行动,弥补皇帝的赢弱。



中兴府城中的所有人都不会忘记:面对兽性大发的蒙古军连续四次进犯,从皇帝到百姓,都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这时身为王妃的百灵挺身而出,不断到军中和百姓中鼓舞士气,她给了全城人同仇敌忾、抵抗强敌的信心。眼看中兴城被困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幸好成吉思汗改变了战略,撤了中兴府的围,亲自率军西征。百灵见此便决定亲自出城,准备进入她母亲的娘家,漠北的地斤泽去联络那里各部落的党项族人救援。



党项族人作为羌族的一支后裔,本是一个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民族。党项族本是游牧民族,在唐朝初年,以拓跋姓氏为主的一部分,被迁往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