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热血青年伪造“总理遗言
仅比秦始皇小三岁的汉高
彼得大帝 为救落水青年
两个青年学棋
杨柳青年画的民间传说
卓文君:挑男人就是场豪
青年阿美曲穷
青年宇白扎西和妻子夏嘎
青年人的任务
列宁的青年时代
最新热门    
 
青年人就业的时代变迁

时间:2011-03-01 10:08:46  来源:不详

  纵观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青年就业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


  青年的就业与发展的变迁,说明了青年就业的三个趋势:自主化——主体性越来越强;务实化——政治色彩淡化;多元化——选择面越来越宽。


  服从分配——计划体制遗留阶段:1978-1980年代中期


  从1978年到19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下,农村青年与广大农民一样还不能自由流动;城市青年中,由于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该阶段中国青年的择业观念比较被动、单一。


  择业倾向上比较被动农村青年除极少数通过高考改写命运外,大多数是子承父业,集体耕种土地或承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田到户,都是以农耕为主。城镇非大学生的青年以“接班”居多,也是父业子承;接受中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由于社会就业制度、招聘制度比较硬性和僵化,强调一

切服从社会需要、服从国家分配,“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择业标准偏向政治化农村青年由于务农的固定性基本上没有选择余地。城市青年的择业标准主要表现在对不同职业的评价方面以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为第一因素。1984年“中国青年的就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时青年人在评价职业时看重的依次是: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


  择业意向:重政工而轻农商当时青年就业最看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今天仍然流行的知青“诉苦”文本依旧在展示“上山下乡”是难以抹去的“伤痕”;高考恢复之后的数年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知青“回城”成为中国人口迁移的一大景观。在城镇中,经商仍然是“末节”,大学生普遍对理工科感兴趣,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普通待业青年也以“上班”为第一考虑,实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才会走向“个体户”或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但是,中国已酝酿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将改变众多青年人的就业观念和方式。



  走向开放——“民工潮”和城镇青年的双向选择: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期


  农村青年就业的观念逐渐走向开放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同时城镇对劳动力尤其是企业和建筑行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国家的户籍制度、粮油供给制度以及就业管理制度都有所松动。之后,政府又进一步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允许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地区交流、城乡交流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于是带来大规模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民工潮”,农村青年就业的观念逐渐走向开放。


  城镇就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知识青年身上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进行改革;1989年提出的改革目标: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这一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使毕业生就业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