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英法联军为什么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
英法联军为什么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曾于哪年火烧圆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中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
最新热门    
 
英法剧作家笔下赵氏孤儿

时间:2011-03-30 13:10:10  来源:不详

17世纪至18世纪初,欧洲剧场里的“中国戏”流行不衰。不过戏的作者们对中国并无真切的认识,只不过是取来一个所谓中国角色或题材,借以演绎欧洲的英雄美人故事。直到元杂剧《赵氏孤儿》法译本(1735年)刊行后,欧洲舞台才真正开始体现出中国戏剧的影响。


  原题:《变身赵氏孤儿中国孤儿西行》


  电影《赵氏孤儿》正在热映,不过还是让我们回到戏剧舞台。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欧洲改编和演出的成功,引发了中国戏剧在西方的传播和接受。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赵氏孤儿》具有里程碑意义。


  《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历史杂剧,原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或《赵氏孤儿冤报冤》),一共五折另加一个楔子。西方作家在翻译和改编时,虽然情节多有出入,却都保留并发扬了剧作的核心因素——“救孤精神”。


  《赵氏孤儿》在法国——


  马若瑟:最早的西方译者,删去了曲文


  西方最早翻译《赵氏孤儿》的是法国传教士马若瑟。1732年,他在广州把该剧翻译成法文,并在前言中阐明自己的动机:希望欧洲人通过这部真正的中国悲剧,能够观察到中国文明的程度和道德观念。他删去了曲文,只是以“他唱”或“她唱”两个字代表唱曲的内容,也没有比较明确的说明。因为他觉得:“这些歌唱对欧洲人来说,很难听懂。因为这些歌词所包含的是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和难以把握的语言形象。”


  1734年2月,法国的《水星杂志》披露了马若瑟的译文片断。1735年,全文发表在杜赫德主编的《中国通志》上。1755年,巴黎阿·帕京出版社发行了单行本。仅18世纪,它就四度被改编上演,三度被译为英文。


  伏尔泰:根据孔子的教导编成的五幕剧


  伏尔泰改编的五幕剧《中国孤儿——孔子的伦理》,于1755年在巴黎搬上舞台,变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为情感和理智的冲突。伏尔泰将发生在春秋年间的故事推迟到成吉思汗时代。讲的是成吉思汗入京,必欲追索前朝遗孤,以斩草除根。前朝遗

臣尚德以子代之,尚德之妻伊达梅不忍让亲子去死,便向成吉思汗求情。成吉思汗以娶伊达梅为妻做条件答应赦免,但伊达梅宁死不从。成吉思汗深为尚德夫妇的忠义行为所感动,最后决定一律免于追究,善待前朝遗孤和尚德一家。伏尔泰添加了一段爱情故事:成吉思汗年轻时爱慕汉族姑娘伊达梅,但伊达梅拒绝了他,嫁给了宋朝官员尚德,为此成吉思汗便发誓要征服全世界。


  伏尔泰对中国的政教道德有深挚的爱好,可是他对中国戏剧了解不多,因而评价也不高。他从新古典主义的角度评价马若瑟的译本,把《赵氏孤儿》比作十六世纪英国和西班牙的悲剧,认为只有海峡那边(指英国)和比利牛斯山脉以外(指西班牙)的人才能欣赏。它是“一大堆不合情理的故事”;“这出戏没有时间一致和动作一致,没有风土习俗的描绘,没有情绪的发展,没有词采,没有理致,没有热情”。总之,《赵氏孤儿》是不能跟当时法国的名剧相提并论的。不过,伏尔泰认为,《赵氏孤儿》是中国十四世纪的作品,若与欧洲当时的戏剧相比,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