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彩图说明──图20 杭州
最新热门    
 
二王庙血食该归何人?

时间:2009-7-24 13:41:31  来源:不详
啼,都会仰望天空说,这是杜主在提醒我们播种啊!解放前尚存的都江堰农坛内,就祀有杜宇。虽说望帝春心托杜鹃,私生活不太检点,但他颁行重农政策。蜀人还是怀念他。
  5开明。开明即鳖灵,是古蜀国第五王朝的国王。鳖灵被望帝派去决玉垒山以除水害,他那美丽的妻子,在他出差时,被望帝淫了。所以望帝禅让政权给他,然后隐居青城山,变为杜鹃.。鳖灵治都江堰有功,又因受第三者破环家庭,所以蜀人同情他,怀念他,崇拜他。
  6李冰。<史记河渠书>是最早记冰治水的。该书把冰治水排在大禹治水之后,西门豹治水之前,更在郑国修渠之前很久。该书说”蜀守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7二郎神。二郎神在灌口(今名都江堰市)治水斩蛟,救民水火,免费治病,降妖伏魔,神通广大,威应刹那。蜀人及中国人对他崇拜极深。
  以上7位,都是在蜀中有大德大功大能者,都在宝地上享受过血食。然而其间也有血食之变、庙食之争
  第一次庙食之变,是蜀人对老祖先人蚕丛的祭祀规模扩大.后,二王庙原址空间狭小,已远远满足不了万人大祭典的空间要求,便将蚕丛祭坛,从这里迁住广汉三星堆,这里改祀”田于湔山,忽得仙道”的古蜀王鱼凫。                                                                                    
  第二次庙食争,是鱼凫庙衰,改祀大禹。
  第三次庙食之争,是望帝杜宇死后,蜀人纪念杜宇,在此地改建望帝祠,而将大禹祠迁于玉垒关下,鸡公包以东。
  第四次庙食之变,是东汉末年,水利官员在都江堰滩头造三神祠,与望帝祠隔水相望。三神祠上,立三神石人,一神为李冰,另二神为无名持耒者。三神石人抢了古蜀王望帝祠的香火,引起蜀地土箸原住民不满.将石人推倒.不久,官方再造汉官模样的三石人,立于都江堰上,这些石人与民间普遍认同的持耒民工是修堰功臣的理念相违反,又再次引起蜀地±著反感而将石人头颅敲掉,推倒.,。
  第五次庙食之争,是南齐明帝建武年间,因李冰二郎香火超过望帝,益州刺使刘季连,顺应民心,将望帝祠迁往郫县,在望帝祠原址,建崇德庙,祀李冰二郎
`  第六次庙食之争,是崇德庙内二郎地位大超李冰。蜀人对二郎的狂热崇拜,迫使宋徽宗敕封二郎为川主清源妙道真君,庙名改为二郎庙。庙中格局是:二郎高踞大殿,成为主神。李冰仅居偏殿配享.。南宋朱熹<朱子语类>说:”梓潼与灌口二郎两个神,几乎割据了两川。”二郎地位大升,迫使维护官本位体制的儒家士大夫,杜撰出自相矛盾的两种说,一种说法是:二郎就是李冰,另一种说法是:二郎是李冰的儿子。<朱子语类>说;”蜀中灌口二郎神,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见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这种说法,加深了二郎庙(清雍正五年时改称二王庙)内血食的矛盾。违反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基本原则。导致了”子掩其父”的乱伦。.然而,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封建王朝,也不敢冒犯民意,擅将李冰居于大殿。二郎庙中,二郎神高居大殿的情形,历千余年而不衰,直至文革初期红卫兵打倒二郎神像为止.。清道光时,四川总督骆秉璋视察二王庙时,发现二郎高踞大殿,李冰仅居偏殿,遂大发慨叹说:”子掩其父,得毋紊欤?”并上奏道光帝,请将二郎改居偏殿将李弄到大殿,被道光帝以”前代祀典不宜擅改”驳回。其实,这种”子掩其父”的叹息是骆总督不憧历史造成的。因为二郎并非李冰儿子,不存在”子掩其父”的问题。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