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王夫之天道观中的五行思
试论王夫之的人性论及其
王夫之的诗歌创作论
王夫之的八股文观
王夫之语言哲学思想探究
王夫之学术思想的渊源与
最新热门    
 
从王夫之看“温柔敦厚”的诗教观

时间:2009-7-24 13:43:59  来源:不详

  摘要: 王夫之生逢乱世,有感于诗教与世道人心的因应关系,试图振兴业已衰落的诗教。他以博古通今的方式继承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观,较充分地吸取历代审美诗学的理论成果和艺术精神,赋予诗教以丰富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 王夫之;温柔敦厚;诗教
  
  诗教,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艺术教育方式之一,代表着儒家最基本的诗学观念。诗教的基本理论,形成于孔子,在汉代的《毛诗序》等论著中得到较为确的表述。不少范畴和命题,如“温柔敦厚”、“兴观群怨”、“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彰显出诗教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儒家政教诗学中的核心地位。王夫之生逢乱世,有感于诗教与世道人心的因应关系,试图振兴业已衰落的诗教。他的诗教论,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也有普遍的理论意义。从对诗教的重视程度、阐释的系统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看,他在这个学术领域的贡献大于以往的诗学家。可以说,他使传统的儒家诗教扬长避短、别开生面。
  
  一、“温柔敦厚”的提出
  
  温柔敦厚,作为诗教的代称,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故《诗》之失,愚;……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孔颖达《礼记正义》疏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诗》主敦厚,若不节之,则失在于愚。……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故云深于《诗》者也。” 王夫之说:“‘为人’,谓学者言行趣尚之别也。‘温柔’,情之和也;‘敦厚’,情之固也。……‘愚’者,懦茸而不能断之谓。……‘深’者,择之精而得其实之谓。《六经》之教,皆穷理尽性,本无有失,立教者得其精意以导学者于大中至正之矩,则人皆兴起于至善而风俗完美,……”(《礼记章句》卷二十六)。
  作为《诗》教功能的集中体现,温柔敦厚是就人的言行趣尚、气质情性或品德修养而言的,主要是指经过《诗》的陶冶,人们富有温良的善意、诚朴宽厚的人格底蕴、温厚和平的性情、从容深厚的风俗。温柔敦厚虽然是具有共通性或普遍意义的性情基调,但并非性情和《诗》教的全部内涵,应与人的心灵的其他要素相辅相成,以免造成“愚”的偏失。《礼记·经解》意识到温柔敦厚可能有所偏失,因而强调深于诗者“温柔敦厚而不愚”,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后世不少论者在批评“温柔敦厚”的《诗》教时忽视了“不愚”的一面,导致误读。
  孔颖达借用《毛诗序》的观点,以“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来解释温柔敦厚,仅仅揭示《诗》的一大特征及温柔敦厚的一大动因,未从“《诗》可以兴”、“上以风化下”等角度立论,有片面之嫌。他认为使民众不至于愚的关键是“以义节之”,施教者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使温柔敦厚的性情与礼义的节度相协调。“以义节之”,近于《荀子·不苟篇》所说的“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大意是君子能以义随变而应,其所知所行恰当于是非曲直。
  从根本上讲,“不愚”就是明智、聪慧,有真知。按照王夫之的注解,可以说,不愚意味着人能明断真假、善恶、美丑、是非。《荀子·修身篇》有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这段话的大意在于:明辨是非则不愚。朱熹在解释《论语·先进》中“柴也愚”时说: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馀。由此可见,人在温柔敦厚的同时若有较丰富的知识或智慧则不愚。在这个问题上,王夫之的观点与荀子和朱熹大致相同。
  温柔敦厚主要是德的体现,不愚是智的体现。“温柔敦厚而不愚”的命题,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彰显出《诗》教在德育、智育两大方面的功能,但缺乏审美的自觉,有待后人从审美的角度、通达的立场予以调整和改造。这个命题及《礼记·经解》中关于《诗》教的那段话未必出自孔子之口,但符合孔子的思想。《论语》中有里仁为美、民德归厚、温良恭俭让等说,孔子注重《诗》在修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