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王夫之天道观中的五行思
试论王夫之的人性论及其
王夫之的诗歌创作论
王夫之的八股文观
王夫之语言哲学思想探究
王夫之学术思想的渊源与
最新热门    
 
从王夫之看“温柔敦厚”的诗教观

时间:2009-7-24 13:43:59  来源:不详
身(涵养性情)、从政(通达事物情理)、交往(使于四方以《诗》专对)等方面的功用。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可以说,孔子的中和气质就是温柔敦厚。
  温柔敦厚是一种性情中和的基调,不是对人的性情的单向度的规定,不妨碍性情中其他因素的多样呈现,这正如王夫之所说,温柔、敦厚是情之和、情之固。情之和偏重于外在的精神风貌,情之固偏重于内在的人格底蕴。
  
  二、从温柔敦厚到温厚和平
  
  温柔敦厚的《诗》教观提出后,在从六朝到唐以前这段时间,并未得到大力张扬。难怪王夫之在评江淹《爱远山》时说:“夕秀初含,朝华已启,庶几温柔宽厚之旨,旷百世而嗣音矣。”(《楚辞通释》卷十四) 江淹(444-505)生活的年代,仅距汉末就已二百多年,距屈原的时代则更远。梁简文帝萧纲有一段名言: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这段名言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六朝时期文艺的主流观念,与温柔敦厚即便不相反,也是相左的。可惜的是,萧纲所处的齐梁时期的诗并未因此而真正繁荣起来。
  但正因为温柔敦厚有着广远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基础,后世在诗歌评论与创作方面才总会有所响应。代以降,温柔敦厚常被表述为温厚和平。北宋张载认为,置心平易,从容涵泳,然后可以言诗,求《诗》者贵平易,不要崎岖求合,盖诗人之情性,温厚平易老成,诗人之志至平易,故无艰险之言,大率所言皆目前事,而义理存乎其中。[1]他所说的温厚平易,既是对作者气质情性的指认,也是对读者的心态或心境的要求。朱熹《论语集注》对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加以解释: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此外,他说:古人情意温厚宽和,道得言语自恁地好”。(《朱子语类》卷八十) “《诗》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验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其言温厚和平,长于风谕。故诵之者,必达于政而能言也。”(《论语集注》卷七) 温厚宽和、温厚平易与温厚和平是一个意思,温厚是温柔敦厚的缩写,和平可谓中和、平易,中和即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平易即心平气和、从容大度。与温柔敦厚相比,温厚和平并未附加多少政治方面的影响,不过是强化了作者心气平易、艺术表现方式的中和、读者因从容涵泳而自得等方面的因素,与宋代梅尧臣、欧阳修等人提倡的平淡诗风相因应。温厚和平的观念,虽与现实政治有或隐或显的关联,但主要是张载、朱熹等人在学理和诗艺的立场上有所自得的结果。尽管其中有浓重的理学气息,但却基本上承传着抒情传统,是自觉的,而非被动、压抑的。
  《易·系辞下传》有言: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王夫之《周易内传》解释说:易,平也,易其心,不以极喜极忧而迫于言也。其《周易外传》又说:其心易者其辞易,故《书》简而直,《诗》至而和。“至而和”即至和,谓和顺温厚之至。易其心而后语,可以说是后世诗心宽和、平易观念的较早的思想渊源,而《中庸》则为温厚和平提供了较充分的理论依据。在、明、时期,揭傒斯、高棅、李梦阳、胡应麟、胡震亨、陆时雍等人都在具体的诗歌评论中运用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使之与审美的艺术精神渐趋融合,他们常用优柔、柔厚、忠厚、温厚和平、优游敦厚等词语评诗。这些词语是从温柔敦厚中派生出来的,切近具体的评论对象的思想与艺术特征,随所用而在意义上略有差别。如胡应麟《诗薮·内编》说:《国风》、《雅》、《颂》,温厚和平;优柔敦厚,周也。这里所说的温厚和平可能偏重于文体风格特征,优柔敦厚则是指时代风格,其间的意义差别不明显。
  
  三、别开生面——王夫之的诗教观
  
  王夫之以博古通今的方式继承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观,较充分地吸取历代审美诗学的理论成果和艺术精神,赋予诗教以丰富的审美意义,推崇委婉含蓄,反对直露促迫的诗风。他说:“微而婉,则《诗》教存矣。”(《诗经稗疏》卷一) “可以直促处且不直促,故曰温厚和平。结语又磬然而止,方合天籁。”(《古诗评选》卷五 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评语) “盖诗自有教,或温或惨,总不可以赤颊热耳争也。”(《古诗评选》卷二嵇康《酒会》评语) 这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