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林则徐到郭嵩焘
最新热门    
 
郭嵩焘晚清被遗忘的先驱

时间:2009-7-24 13:44:39  来源:不详

摘要: 近代中国面临着社会文化的全方位转型,社会和文化的震荡必然格外强烈,重重矛盾必然格外尖锐。鸦片战争后头一个50年(1840-1890)的中国历史是用铁与火、血与泪写成的。在这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潮中,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的郭嵩焘(1818-1891)时时作为弄潮儿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又不时被大浪抛开,无可奈何地成为观潮者。他从最初的理想抱负到最终的失望潦落大起大落的戏剧性一生,当他答应出使英国之后,朝野的卫道士们简直视之为卖国贼的冷遇,在当时是不小的屈辱。甚至到了代写论文20世纪80年代,也还有人认为:"郭嵩焘为虎作伥","为李鸿章对英妥协投降唱赞歌","丧心病狂","崇洋卖国",这当然与他个人落拓不羁的文人性情紧密相关,但更与时代的震荡和矛盾紧紧相连。

   关键词:郭嵩焘;先驱者;悲剧人生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他是晚第一个正式领衔出使西方、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也是中国近代洋务思想家、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

饱满诗书,关注洋务

1818年,郭嵩焘出生在湖南湘阴一户地主之家。与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郭嵩焘从小就受传统教育,走科举功名的道路。1835年,18岁的郭嵩焘考中秀才,第二年进入著名的岳麓书院读书。但在传统功名的道路上,郭嵩焘走得并不顺利。虽然他在1837年考中举人,但1838年、1840年接连两次到北京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直到在1847年第5次参加会试时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而曾国藩却在1838年考中进士)。

    同林则徐一样,郭嵩焘在反对贩卖和吸食鸦片一事上,态度非常坚决。在出使期间,他与英国朝野人士积极联络推动英国禁止贩卖鸦片;与此同时,他于1877年3月、7月两次奏请朝廷设严禁鸦片。他晚年回到家乡,深知已无法指望政府在禁烟问题上有所作为,便联络友人组成禁烟公社,要求各人从推动乡党宗族做起,积极清除毒患。他甚至留下遗言,不准子孙后代吸食鸦片,"有犯此者,先请改姓,勿为吾子孙可也。"

 在鸦片战争期间,他“亲见浙江海防之失”,一向为“华夏”所看不起的“岛夷”的船坚炮利,给郭嵩焘留下深刻印象,他也积极参与了反侵略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他应聘奔赴浙江学政幕下,曾赋诗志:"磨盾从戎真自许,好谈形势向鲛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虽然他对朝廷及前线统帅的部署颇有微词,但在津沽一带襄助僧格林沁办理防务尽心尽力。1859年,大沽口之战中,"炮石如雨之中,无肯来营者,又独渠一人驰至"。僧王深受感动,誉之为"见利不趋,见难不避"的君子。翌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正在家乡养病,就近为胡林翼(时任湖北巡抚)画策:"传檄山东、河南、山西、陕甘,会师勤王。"

1861年,有感于近20年来夷务工作一再出现的怪现象,郭嵩焘曾沉痛地说:其实中国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与外国人划定章程,与他们平等相处,不应该怕他们。但如果不了解外国的情况,一味用蛮力,反而会使夷乱加剧。切莫以为这是充满买办意识的软骨头为了讨好洋人而羞辱自己的祖国。相反,这是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泣血自省,为国减祸的苦衷溢于言表。他是研究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后才得出这些结论的。

事实雄辩地表明,郭嵩焘是英勇爱国的,但为什么后来会被成为"崇洋卖国"的代表?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和考察的。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