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不垂帘的孝庄皇太后

时间:2009-7-24 13:45:18  来源:不详
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任辅政王。

  然而,让人们始略不及的是,专权任事的多尔衮很快地就把持了皇权。多尔衮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当然,他也具备不可或缺的聪明才智。为了独揽皇权,当上了辅政王的多尔衮便把矛头对准了另一个辅政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终于被削去亲王爵位,罢黜了辅政王,排除在决策层之外。多尔衮以高超的政治手腕,以两白旗为中坚,笼络了以代善为首的正白旗,安抚了镶红旗,分化了两黄旗,打击了两蓝旗,从而。逐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正由于此,他本人的地位大大地提高,权势也大大地扩张了。他由顺治元年正月的摄政王,仅过了10个月,就加封为叔父摄政王,并建碑记功。又过了7个月,晋为皇叔父摄政王。加“叔父”还不满足,又加了一个明幌幌的“皇”字。“皇”字是只有皇帝才有权独家使用的尊贵无比的字。多尔衮利令智昏,竟敢冒犯皇威,使用此字。这是明目张胆的潜越之举,是要祸灭九族的。他既然敢于接受这一称谓,就说明了他在国内的权力之大了。从这一点,也暴露了他想篡夺皇位的野心。还不止此,又过了3年半,竟晋为皇父摄政王。他本来只是福临的叔父,不是皇父。可是,他居然想当福临的皇父了。他正一步一步地向皇帝的宝座逼近。可是,他命运多舛,不料在2年后突然病死。时年39岁。福临下诏尊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死后终于被尊为皇帝了。
此举多少有一点调侃戏谑的味道。

  在7年的短时间内,多尔衮一再升级,当然不是小皇帝福临的主意,而是皇太后的主张。面对势焰熏天、专横跋扈的小叔子,身单力孤的皇太后又有什么办呢?她一定是非常恐惧的。她陷入了沉思之中。她只能自己拿主意,没有人可以救她。她深知,只能自己救自己。这个美丽聪慧的奇女,并没有坠入慌乱无助的深渊,而是找到了一条挽救自己的小径。那就是韬光养晦,以柔克刚。用这个太极功夫,也许还能够拯救她们孤儿寡母。因此,才有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对辅政王的这样的加封。从叔父、皇叔父到皇父,离废掉皇帝自己当皇帝,也就是一步之差了。也许,皇太后想,你当了皇父,就不能再当皇帝了。不管怎样,只要福临不被废掉,就有翻身这一天。要争取时间,耐心等待。目前,除皇帝外,你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切以后再说。同时,作为美丽的女性,她也极有可能施用特殊的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特殊目的。

  历史上有孝庄皇太后下嫁给多尔衮一说。这是一桩历史谜案。我不同意此说。尽管满族有父死则妻其母后、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但是入主北京的皇室上层则已完全汉化,他们以汉族儒家的礼教传统作为行动的指南。这样做会被视为乱伦。尤其是皇太后更不敢明目张胆地公开下嫁,福临这一关也不可逾越。然而,为什么却出现了这种流言了呢?我想,这同当时孝庄皇太后对多尔衮的态度有关。有这样的记载:“[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还有一点其他的朦胧记述。这些记述都不能确认皇太后下嫁。要知道,如果皇太后真地公开下嫁,那应该是轰动全国的大举动,不能像老百姓家那么简单随便。但是我想,由于形势所迫,皇太后不得不同多尔衮保持一种特殊的暧昧关系,倒是极有可能的。“又亲到皇宫内院”的记载,我们是不是可以作这样理解呢?流言是不是来源于斯呢?当然,这也许是无根的瞎猜。
本文不想专门探讨此问题,就此打住。

  历史有时是很会开玩笑的。想当皇帝的多尔衮突然死去,历史没有改写,继续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孝庄的韬光养晦之策取得了胜利。
在处理多尔衮丧事的过程中,孝庄表现了惊人的冷静和超常的智慧。孤儿寡母把极端的喜悦藏在内心,外露的是极度的哀容。在皇太后的授意下,福临诏告臣民,全国易服举哀。多尔衮柩车回到北京,福临亲率文武百官,皆全身缟素,远远地到东直门5里外去迎接。

  还是在孝庄的安排下,福临又为多尔衮举行了最高的皇帝级别的丧礼。在丧礼上,14岁的福临极表哀痛,泪流不止。也真难为他,那里来的眼泪呢?这也说明了他的早熟。百官都匍匐在道左举哀。而由东直门至玉河桥是四品以下各官,皆跪于道旁痛哭。这种痛哭,如果不是他亲自提拔的干部,基本上都是假哭。不哭不行,怕人举报。看来一个大人物死了,我们痛哭不止,以至背过气去,不完全是朴素的阶级感情,其来有自,是有历史渊源的。后来又追尊为“义皇帝”,强调“义”字,是不是感谢他不管怎样也没有篡位呢?很够哥们意思,够“义”气的。于是追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