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最新热门    
 
历史学是什么:新时期几种史学定义简议

时间:2009-7-24 13:45:33  来源:不详
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与相对主义之间的关系原理,对于我们今天确定历史学的定义、分析现有关于历史学的定义的价值、理解“历史学是一门整合型的社会科学”,乃至考察其他观念形态的事物,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注 释:
    [1]李振宏著:《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修订本,11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李振宏《历史认识模糊性研究的意义》,《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119页。
    [2]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2-12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 钱钟书著:《管锥编》第一册,第2版,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
    [4]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页,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本,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21页,台湾,1981。转引自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11页。
    [6]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1页。
    [7] 吴泽:《史学概论》,"绪论",1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8] 郭小凌:《古典西方史学中的客观主义原则与史家个人的实践》,《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1期,第121-129页。
    [9] 琉善:《论撰史》,见章安祺编:《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转引自徐善伟:《刘勰与琉善史学批评思想之比较》,《齐鲁学刊》1996年第4期,50-54页;郭丹:《卢奇安〈论撰史〉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之比较》,《齐鲁学刊》2000年第4期,124-129页。另参见郭小凌:《古典西方史学中的客观主义原则与史家个人的实践》,《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1期,第121-129页。
    [10] 何兆武:《历史研究中的一个假问题——从所谓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论说起》,《百科知识》1989年第5期。见何兆武:《何兆武学术文化随笔》,200-207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11]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下面的引文均出自这几篇文章。
    [12]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47页。
    [13]转引自何兆武:《译序:反思的历史哲学——评罗素的历史观》,《何兆武学术文化随笔》,216-217页。
    [14]《辞海》,2048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5]吴泽:《史学概论》,“前言”,1页。
    [16]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48-62页。
    [17]蒋大椿、陈启能:《史学理论大辞典》,100-101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18]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5页。
    [19]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55-62页。
    [20]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34页。
    [21]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34页。
    [22]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42-46页。
    [23] 列宁对此有过十分精辟而又准确的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3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恩格斯晚年尤其强调“历史观念”即历史地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并把他们的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