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东南亚钱币的影响

时间:2009-7-24 13:45:39  来源:不详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发行和流通的大部分钱币,基本上都是仿照中国的内方外圆的式样铸造而成的,其渊源可以上溯到秦代先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受中国唐高宗“开元通宝”钱的影响,日本开铸的仿中国方孔圆钱,最早的是在奈良时代元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即唐中宗景龙二年)铸造的“和同开珍”钱。这是日本在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开铸的著名的“皇朝十二钱”中的第一种,其后50年中依次是“万年通宝”(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即公元760年铸)、“神功开宝”(称德女皇太平神护元年、即公元765年铸)、“隆平永宝”(桓武天皇延历十五年铸)、“富寿神宝”(差峨天皇弘仁九年、公元818年铸)、“承和昌宝”(仁明天皇承和二年、即公元835年铸)、“长年大宝”(仁明天皇嘉祥元年、即公元848年铸)、“饶益神宝”(清和天皇贞观元年、即公元859年铸)、“贞观永宝”(清和天皇贞观十二年、即公元870年铸)、“宽平大宝”(宇多天皇宽平三年、即公元890年铸)、“延喜通宝”(醍醐天皇延喜七年、即公元907年铸)、“乾元大宝”(村上天皇天德二年、即公元958年铸)共12种方孔圆钱,日本自天平胜宝五年(公元752年,即唐玄宗天宝十一年),鉴真和尚东渡以来,对于从中国外流到日本的中国古代钱币,日本钱币界通称为“渡来钱”。其后,在江户时代但1636年,“宽永通宝”开始铸造,约在700年间,日本政府未再发布过铸钱令。日本一直仿铸多种唐钱,在其国家里流通使用,充分地说明了中国古代钱币文化对日本钱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日本出土最早的中国钱币是东汉时期四铢半两钱、西汉的五铢钱;最晚的是明代朱元璋制造的“洪武”通宝钱;出土最多的一次中国钱币是日本北海道函馆市三个窖藏中含有94种中国古钱,总数量达37万枚。
 
     朝鲜最早的钱币是在穆宗十五年(公元998年、即宋代咸平元年)铸造的“乾元重宝”背“东国”钱,其材质有铜、铁数种,形制外方内圆。这种钱币完全是仿照唐代高宗的“乾元重宝”钱币的形式。此后,还曾经铸造过“海东通宝”(公元1103年、即萧宗八年铸)、“朝鲜通宝”(公元1423年、即世宗五年铸)等。朝鲜铸钱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常平通宝”钱,该钱始铸于仁祖十一年,即公元1633年,累朝鼓铸,迟至公元1890年才停铸,前后流通时间长达230年之久,称得上是朝鲜历史上的长命钱币。
 
    “常平通宝”钱的版式繁多、种类丰富,除了有小平、折二钱,还有折五、当十、当百等钱,背文有户、工、商、向、宣、兵、备、总、营、武、训、抄、统、守、开、水、原、海、昌、京、黄、平、江、忠、咸、咸北、咸南、尚水、全兵、全左、全右等几十种文字。另外,还有一种“常平通宝”钱,其背文竟然是铸有中国的《千字文》,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等四、五十种文字。此外,还有不同的形制,不同的材质……。日本钱币界研究“常平”钱的版别专家称,已经搜集到的“常平通宝”钱的实物,大约有一千余种左右的品种和版式。
 
      琉球最早的钱币是尚德王于公元1416年铸造的“高世通宝”钱,该钱字体歪斜、铜质粗恶。此后,琉球又仿照中国“永乐通宝”钱的式样,铸造“大世通宝”(公元1453年、即泰久王时铸)、“金圆世宝”(公元1470年)、“中山通宝”等钱。其形制、大小、版式、结构都与中国钱币相似。
 
      越南最早的钱币,是丁朝于太平年间(公元966年),铸造的“大平兴宝”背“丁”字钱(有些钱谱误作为“太平兴宝”)。据《大越史记》记载:“安南丁部领于宋开宝三年建国,改元太平,号曰丁朝。此钱面文太平,纪年,背文‘丁’,纪国号也。”
 
     公元十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初,是越南独立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四百多年间,越南先后经历了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以及中国明朝的统治。丁朝“大平兴宝”钱的发行,开创了越南独立铸钱的先河,此后虽然有曲折,但铸钱始终未断,随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