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入关前满洲族的社会性
努尔哈赤时期科尔沁部与
满洲八旗中高丽士大夫家
谈谈满洲人的 中国人认
最新热门    
 
满洲本部族构成与八旗佐领分布

时间:2009-7-24 13:45:59  来源:不详
孔子庙,将尊孔崇儒作为清朝治国之道。入关后,大肆弘扬孔孟、程朱之学,笼络士人,稳定天下。清廷兴教办学,设立国子监、八旗官学、八旗宗室学、觉罗学、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八旗义学等,招收八旗子弟入学,培养人才。学校除了教授“国语骑射”外,还讲授儒家经典。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诏令,“满洲官员子弟有愿读清书或愿读汉书,及汉官子孙有愿读清汉书者,俱送入国子监。”[⑮]又令满洲文官三品以上各萌一子入国子监读满汉书,并于国子监设满洲司业一员、助教两员教习。次年五月,再令建立八旗官学。十八年(1661年),清廷规定,“满洲、汉军,每佐领各增官学生一名,共送子弟二人,一习清书,一习汉书”。[⑯] 雍正时期,八旗官学进一步扩展,规定:”左右两翼官房,每翼各立一满学、一汉学。王贝勒贝子公将军及闲散宗室子弟年十八岁以下,有愿在家读书者听之。其在官学子弟,或清书,或汉书,随其自愿,分别教授。”[⑰]七年(1729年)闰七月,设立觉罗学,规定:“八旗各择官房一所,立为衙署。设清汉各一学。八旗觉罗内,自八岁以上,十八岁以下子弟,俱令入学”,“读书骑射,满汉兼习”。[⑱]雍正年间,各类八旗学校尤其重视汉文及儒家经典的教授,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国语骑射”课程。如咸安宫官学,设“汉书十二房,每房设汉教习一人;清书三房,设满教习一人,再设教射三人,教国语三人”,[⑲] 教授汉书之房远多于教授清书房数。

科举考试是清朝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是广播程朱理学的有力举措。顺治八年(1651年)六月,清廷确定考试满洲、蒙古翻译秀才之制。同时,规定八旗子弟可像汉人一样考取生员、举人、进士。凡遇应考年份,内院同礼部“考取满洲生员一百二十名,蒙古生员六十名,顺天府考取汉军生员一百二十名”。乡试“取中满洲五十名,蒙古二十名,汉军二十五名”。会试“取中满洲二十五名,蒙古十名,汉军二十五名”。考试时,满汉分榜,即满洲、蒙古一榜;汉军、汉人一榜。“满洲、蒙古识汉字者翻译汉字一篇;不识汉字者,作清文字一篇。汉军文章篇数,如汉人例”。[⑳]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取消了满汉分榜制度,八旗子弟与汉族一体乡试,具体的录取名额是,满洲、蒙古“取中举人十名,汉军减五名,取中五名”。科举考试促进满洲人研习儒家经典的热情,提高了满洲整体的文化素质。

满洲贵族为了巩固全国统治,加大了汉文化学习的力度。雍正三年,吏部议覆:“各省提奏命盗案件及刑部咨稿,俱系汉文,满洲官员如不识汉字,必被滑吏欺隐,以致误事。嗣后,刑部满洲司官缺出,请拣选通晓汉文人员补授,庶案件易于料理,满洲习汉文字者,愈加勉励矣,应如所请。”[21]乾隆帝弘历指出:“我朝一统以来,始学汉文。”[22]雍乾之时,满洲的贵族便“不学习清语,公所俱说汉语”,“近闻在南苑,侍卫官员、兵丁皆说汉语”[23]。留驻关外的满洲人亦如此。盛京马尔屯地方,“彼方汉人多以马二屯呼之。盛京所属地名,多系清语,今因彼处满人不能清语,误以汉名称之。”[24]《吉林外记》亦载:“近数十年,流民渐多,屯居者已渐习为汉语。”“至各属城内商贾云集,汉人十居八九,居官四品以下率皆移居近城三二十里,内侵晨赴署办事,申酉间仍复回屯。其四品以上,职任较繁者不得不移居城内,子孙遂多习汉语。”⑩黑龙江地区也不例外,《黑龙江外记》卷六指出,“通国语者寥寥,满洲多能汉语故也”。可见,清代中期以后,在朝廷汉语已经取代满语,成为满洲官方的主要语言工具。这是满洲汉化的明证。

 

综观上述,满洲民族共同体本部族的形成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以血缘和地域相结合的产物。入关前,满洲逐步由渔猎生产方式向农耕经济形态转化,仍坚持“国语骑射”,保持本民族的浓郁特色。对纳入本部族其它民族成员迅速实现满洲化,同时不断加大汉化进程。入主中原后,满洲贵族不论是出于主观的或客观的愿望,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仰慕,政权整体的儒学化,与明王朝趋同,这都是历史发展趋势使然。满洲融入汉族文化,汉族也接受了满洲文化。这种民族之间大范围的彼此接纳,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力地促进各自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一个强势的弱小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征服和长期统治一个人数众多的先进汉民族,凭借得当的政策与策略,一方面,他们努力地保持本民族的特质,使融入的部落本民族化,甚至以强硬的手段,用本民族文化改造被其征服的先进汉民族,如薙发、易服等;另一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吸纳周边民族的先进文化,不断适应社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