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赵高非宦阉说——补《史记》赵高列传

时间:2009-7-24 13:46:49  来源:不详
之一缩小铸成,分别定名为一号铜车马和二号铜车马。一号铜车,四马牵引,有站立御手俑一名,被认为是始皇帝所使用的立车。二号铜车,也是四马牵引,有跽坐御手一名,被认为是始皇帝所使用的安车。一号车的御手,身着长襦,戴冠,佩剑和玉环,双手握辔,站立于车前。二号车的御手,身着长襦,戴冠,佩剑,跽坐于车前部,双手握辔。二号车的御手,论者多以为是天子法驾出行时的御官,为奉车郎[22]。
  奉车郎,见于东汉典章制度。《后汉书·服舆志上·法驾》“乘舆法驾,公卿不在卤簿中。河南尹、执金吾、雒阳令奉引,奉车郎御,侍中参乘。”西汉典章制度中,不见有奉车郎。武帝时期,初次设置奉车都尉,执掌天子乘舆车的驾驭。《汉书·百官公卿表》曰:“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驸马都尉掌驸马,皆武帝初置,秩比二千石。”
  秦帝国时代,皇帝的出行乘舆,是由车府令执掌。始皇帝第五次巡幸,赵高以中车府令同行,随时侍候于皇帝身边。始皇帝死,赵高与胡亥、李斯策划沙丘之谋,密不发丧,“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如此重大的事情,之所以能够瞒住随行百官,只有赵高、胡亥、李斯以及“幸宦者”五六人知道,正是因为皇帝出行,主要活动于车中,中车府令赵高完全掌握了车马乘舆的原故。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沙丘之谋,是一次车上的政治阴谋,其阴谋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制度上的原因就是秦的中车府令掌管皇帝的出行车马乘舆。《集解》引伏俨曰:“中车府令,主乘舆路车。”非常贴切。
  中车府令,又称车府令[23]。《汉书·艺文志》:“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正称车府令。西安相家巷出土秦封泥有“车府”、“中车府丞”[24],《张家山汉墓竹简·秩律》有车府(令),秩六百石,丞三百石。《汉书·百官公卿表》,太仆属官车府令,有丞。《后汉书·百官志》,太仆属官“车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主乘舆车。丞一人。”《汉官》:“车府(令),员吏二十四人。”《宋书·百官志》曰:“车府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二汉、魏、晋并隶太仆。太仆既省,隶尚书驾部。”对秦、两汉到魏晋的车府令,作了简单的条理。
  论述至此,我们可以对秦汉车府令之源革执掌作一概述,秦官有车府令,执掌皇帝出行的乘舆车辆,官秩六百石,有丞一人,秩三百石。两汉以来,车府令属于太仆,秩禄不变,吏员有二十四人。秦到汉初,车府令执掌乘舆车辆的管理驾驭,汉武帝时,新设奉车都尉,奉侍皇帝乘舆,东汉以来,皇帝的法驾乘舆,有奉车郎驾驭。车府令执掌乘舆的部分职能,随时代变迁有所分散。
  车府令执掌乘舆的职能,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乘舆的设备管理,其一为皇帝出行的随行驾驭。乘舆的设备管理,可以参见《南史·宋文帝本纪》,文帝“性存俭约,不好奢侈,车府令尝以辇蓬故,请改易之;又辇席旧以乌皮缘故,欲代以紫皮,上以竹蓬未至于坏,紫色贵,并不听改。”非常清楚,皇帝乘舆之种种细部,小到车篷、车垫之陈旧更换,皆由车府令掌管。一号车有伞状车篷,二号车有龟甲形车盖,底部有文茵,正可以与车府令管理的细部相应。
  车府令随行,可以见于赵高随同秦始皇出行。也可以见于东汉永平年间,车府令徐匡随明帝出行事[25]。汉代以来,太仆为掌管乘舆马政交通的大臣,仪典大驾,为皇帝御车。秦代掌管乘舆事宜的车府令,也当为皇帝御车。《盐铁论·刑德》文学曰:“辔衔者,御之具也,得良工而调。……执辔非其人,则马奔驰。……秦使赵高执其辔而覆其车。”虽然是一种指责赵高亡秦的形象比喻,其形象来源于赵高以秦中车府令夺权执政的史事,可以旁证在汉代人的观念里,车府令是要御车的。
  车府令的源革执掌清楚以后,我们再来看始皇陵车马坑所出的铜车马。一号、二号铜车马是仿始皇帝生前出行用的车马铸成的,除了尺寸为原本的二分之一外,其装配细节,完全写实于实物原本。二号车为安车,别名辒辌车,其形制,同始皇帝出行所乘坐,死后载尸于其中的辒辌车完全相符。二号铜车马的御官,用与铜车马完全相同的方式铸成,相当于真人的二分之一,其服饰冠冕、武器佩带,处处写实逼真,如同缩小的原本,当为执掌乘舆驾驭的车府令及其相关官属,其冠冕服饰等级,也应当相当于车府令秩禄之六百石[26]。
  秦代对于车御的选拔训练,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除吏律:“驾驺除四岁,不能驾御,赀教者一盾;免,赏(偿)四岁繇(徭)戍。”驾驺,即马车的御手,至少要经过四年的学习训练,四年以后,仍然不能驾御者,教官要被罚一盾,本人免职,补服四年徭役。《六韬·武车士》:“选车士之法,取年四十已下,长七尺五寸以上,走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缚束旌旗,力能彀八石弓,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者,名曰武车之士,不可不厚也.”古代对于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