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赵高非宦阉说——补《史记》赵高列传

时间:2009-7-24 13:46:49  来源:不详
士的选拔,在年龄和体魄,车技和武艺上,皆有严格的规定。秦中车府令属下车御的选拔标准,当远在一般的车士和车御选拔之上。铜车马的两位御手,皆束带着冠,佩剑携弩,髭须飘逸,那种威武沈稳的武士形象,正是中车府令官属的仿真造型。
  据专家们的推断,铜车马的铸造,在始皇帝统一天下以后,埋藏于始皇帝下葬之时,也就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到三十七年之间[27]。考其间担任中车府令者,正是赵高,铜车马的御官,当是赵高所出任的中车府令及其相关官属的形象。铜车马的御官,都是有胡须的堂堂男子,说明中车府并非用阉人,也可以旁证赵高不是宦阉。

                  结语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对赵高的身世简单叙述如下,赵高的祖上可能是质于秦都的赵国王族,父亲是长于刀笔的文法之吏,母亲是供职于隐官的刑余之人。赵高生于秦昭王四十九(前258)年,他学史出仕,以大史考试第一,入秦宫为尚书卒史,后来得到秦王赏识,举任为中车府令。赵高曾经有罪定为死刑剥夺宦藉,得到秦王的赦免,继任中车府令,后来成为秦始皇幼子胡亥的文法教师。秦始皇三十七年,赵高主谋策划沙丘之谋,拥立二世皇帝胡亥成功,出任郎中令。二世二年,击败政敌李斯,出任丞相。二世三年,发动望夷宫政变,逼迫二世自杀,拥立子婴为秦王,被子婴所杀,享年52岁。赵高长于文字书法,精通法律,行政坚忍,以文法能吏长期仕宦于宫中。赵高有兄弟数人,其弟赵成曾经继任赵高出任郎中令,参与望夷宫政变。赵高的女儿嫁与长安令阎乐,阎乐也曾经参与望夷宫政变。赵高是常年仕宦于宫中的侧近之臣而不是宦阉,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的御官俑,应当就是赵高所出任的中车府令及其相关官属的形象。

注释
[1]马非百先生撰《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列有赵高传,主要在史料汇编和分类,留下辨析和论述的余地,笔者踊先学足迹,力求集积新的材料和研究作新的解说、补充和完善。
[2]《汉书·张骞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师古曰:「强力,言坚忍于事。」其具体事例,见《后汉书·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讲的是吴汉在战争中临事坚忍自若。又见《汉书·赵广汉传》“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讲的是赵广汉行政坚忍勤奋。《史记·李斯列传》二世夸奖赵高:“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就是对赵高强力的具体解说。
[3]《史记·李斯列传》二世对李斯说赵高:“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国语·晋语一》:“甚精必愚。”《孟子·离娄下》:“取伤廉。”《释名·释言语》:“廉,敛也,自检敛也。”同传二世夸奖赵高:“絜行修善”,就是对赵高精廉的具体解说之一。
[4]《史记·蒙恬列传》“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管子·君臣上》:“上惠其道,下敦其业。”《申鉴·杂言上》:“君子何敦夫学?”黄省曾注:“敦,勉也。”
[5]《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二年律令·史律》。张金光《秦制研究》第十章“学吏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李学勤《试说张家山汉简“史律”》(《文物》,2004年第4期)。
[6]《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内史杂律:“非史子逸(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
[7]《汉书·艺文志》:“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晋书·卫恒传》也说:“昔周宣王时,史籀始着大篆十五篇,或与古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籀书者也。及平王东迁,诸侯力政,家殊国异,而文字乖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益之,罢不合秦文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
[8]据上引《史律》,史学童十七岁入学室学习,入学室以前,他们已经早早地学习过识字和写字了,据《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他习文字书法,当还要早些。《汉书·艺文志》曰:“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虽然讲的是先秦古代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秦汉时代学童事情的参考。
[9]参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编年记》。
[10]参见《史记》赵世家,《战国策》赵策,马王堆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11]《史记·吕不韦传》。
[12]《史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