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陈独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
陈独秀对苏俄经验的接受
陈独秀评议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
论陈澧经学观的形成
最新热门    
 
论陈独秀前期民众观的二重性

时间:2009-7-24 13:47:52  来源:不详
“庸懦”、“污秽”、“无耻”、“愚昧无知”、“合污远祸”、“毁节求容”的一群“游民盗匪”、“草野愚民”。这种歪曲表明,陈独秀对人民群众是持蔑视态度的,根本瞧不起他们的伟大作用。
  由此可见,五四运动前,陈独秀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上是矛盾的。
    二
  五四运动暴发以后,马列主义广泛传播,受其影响,陈独秀的民众观也随之发展。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给陈独秀以深刻的印象,他开始重新认识广大人民群众,重新评价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没有做工的人,我们便没有衣、食、住和交通,我们便不能生存”[11]。陈独秀还更加明确地指出,今日的世界,不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乃是数千年来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我们常说“劳动神圣”,就是因为天地乃劳动者开辟出来的。陈独秀把人民群众的作用上升到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明确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这无疑是陈独秀民众观的一大进步。
  有此认识,决定了陈独秀能进一步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为他们的境遇鼓与呼,他说:“世界各国里面最不平,最痛苦的事,不是别的,就是少数勤苦的生产的劳动阶级压在资本势力底下,当做牛马,机器还不如。”[12]这表明陈独秀对劳动阶级的深切同情,不仅表示同情,而且还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揭露,认为劳动阶级的生活牛马不如,是因为他们处在受压迫和受剥削的地位造成的,“诸君的困苦是从诸君都是一个被雇的劳动而来的”[13]。劳动阶级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抢去,叫做‘红利’分配”[14],结果“资本家一天富似一天,劳动者一天穷似一天”[15],“这实在是清平世界里不可赦的罪恶”[16]。因此,陈独秀主张人民群众应居于治人的地位,并公然倒转古训,喊出“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17]的口号,这不能不说是陈独秀对人民群众给予充分肯定的一种表示态度,也体现了陈独秀在某种意义上已站在人民群众的一边。


  在陈独秀重新认识人民群众的同时,仍然遗留着轻视人民群众的思想,他咒骂“中国人简直是一盘散沙,一堆蠢物”,“人人怀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又说:“群众心理都是盲目的,无论怎样大的科学家,一旦置身群众,便失了理性。”[18]从这种蔑视群众的观点出发,陈独秀认为,“有史以来革命成功的,无一不是少数人压服了多数人”[19],俄国十月革命也是少数人压服多数人的运动。因此,陈独秀反对把国家的重任放在人民群众的肩上,认为若将国家重任“胡乱放在毫无知识,毫无能力,毫无义务心的人们肩上,岂不是民族的自杀”[20]!可见,陈独秀尽管在五四运动之后,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有所提高,看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作用,但从本质上来看,陈独秀还是蔑视人民群众的,这是因为他还没有真正地了解人民群众,特别是不了解工人阶级遭受的深重的剥削和压迫,因而要求解放的愿望也是最强烈的,是一个革命最彻底的阶级。
  由以上不难看出,陈独秀一方面同情人民群众的疾苦,肯定他们的作用,鼓励他们起来改变现状,使自己居于治人的地位;另一方面,却又谩骂人民群众,看不起他们的作用,因而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矛盾境地,明显地体现出其民众观的二重性。
    三
  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的思想也往往呈现出矛盾的状况,陈独秀也不例外。以上我们看到,陈独秀前期的民众观是二重性的,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阶级根源看,陈独秀出身于封建剥削阶级家庭,从小接受封建剥削阶级思想的教育,青年时代又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和进化论观点,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共和思想在他的脑海里刻下了很深的烙印。所以,他积极主张走资产阶级共和道路。然而当时的中国社会,内忧外患,一片黑暗,民众饥寒交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此,陈独秀多少能看到一点,特别是在他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之后,更能意识到这点。因此,他能够表现出对民众受压迫和受剥削境遇的同情,并且去关心他们的疾苦,体现出他思想中积极的一面。但是,他的剥削阶级思想并未消除,更由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地位决定了他在思想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在生活上他是远离人民群众的,不可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不可能懂得他们的切身需要,更不了解他们中间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