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初探

时间:2009-7-24 13:48:39  来源:不详
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已知最早驯养的马出现在东欧。[35]在乌克兰南部Dereivka村Sredni stog文化遗址发现了大量马骨和六个鹿角式嚼子。研究表明马正处于被驯化的过程中,主要用于食用,也开始用于骑乘和牵引,其时代是3500—3000BC。1956年Gimbutas曾提出“库尔干文化”(Kurgan culture)的概念,用来描述灵活机动、骑马好战的父系氏族部落文化(the horse—riding、warlike Patriarchal family of tribes of the North Pontic Dnieper Volga steepe),以区别欧洲古老的定居、和平的母系氏族文化传统。库尔干文化是印欧语的源泉,是原始印欧人或雅利安人的创造。1985年Anthony完成了一篇以马的驯化为主题的博士论文。[36]他将马的驯化和印欧语的起源看作是库尔干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37]并且指出马是导致印欧语广泛传播的关键因素。在马被驯化的同时,适应于马拉的车也应运而生。一辆牛车一天行程不过25公里,马车可以轻易超过50公里,人类在其历史上第一次能够以超过自己的速度进行长途运输,从而导致了陆上运输的革命。[38]从此文明古国迎来了从未遇到过的挑战。
公元前1720年,喜克索人手执青铜武器和弓箭,驾着马拉的战车征服了埃及,统治埃及一个半世纪。公元前1500年左右,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联盟侵入了印度,并且在此永久定居下来。几乎与此同时,手执青铜武器的战车兵来到了黄河流域。也许是强弩之末或人数太少,并没有把商朝推翻。但商朝甲骨文中有关于从北方侵入者俘获战车和马的记载。
最早的游牧部落形成的时间和地点目前尚未能确定,但与库尔干文化或印欧人的起源相关,大约发生在3000BC欧亚草原的西端。关于游牧部落的最早记载见于苏美尔文:“他们的伴侣是武器……从不知道屈服,生食而没有住房。”[39]
在西方史学著作中最早系统记述游牧历史和文化的是希罗多德的《历史》。[40]该书第四卷具体描述了斯基泰人的文化面貌和大流士对他们进行的戏剧性的征伐。“斯基泰人自称是世界上一切民族当中最年轻的民族”。他们实行幼子继承,好饮马奶;他们的家在房车上,精于骑射,“绝对没有养猪的习惯”,不建造永久的城镇。斯基泰人分为游牧斯基泰人和农业斯基泰人,游牧中的一部分被称之为王族斯基泰人。斯基泰人被公认为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活跃于公元前七至四世纪。同时代他们附近还有许多类似的游牧民族。考古发现和当代研究表明希罗多德的记述大体上是正确的。[41]
几个世纪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匈奴有类似的记载:“居於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骆驼、驴驘、駃騠、騊騟、马单騱。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42]
游牧与农耕的分离标志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完成。
第三,外来游牧文化的传入是我国北方游牧兴起的原因之一。
马在草原游牧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关于马驯养有起源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东欧、南俄及乌克兰一带的欧亚草原是驯养马的原生地。在中国,驯养马较为可靠的考古学证据所显示的年代约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或略早,因此,从驯养发生的时间顺序上看,似乎也支持游牧文化是从西北方传入中国的看。当然,已有的考古学证据并不排除中国北方马在本土驯养的可能。考古资料显示,野生马在新石器时代曾生存在华北及北方草原地带。《史记》中也记载着匈奴人的畜产中有捕获的野马。直到近代蒙古野马还是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马种。
但是,目前在长城以北的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最早马具如马衔、马镳来看,均表现为来自北方的文化因素,到了春秋时期,中国长城以北的北方地区马具仍接近南西伯利亚马具的风格。中国北方地区的“北方青铜器文化”或“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与流行于欧亚草原上的同类器物是在风格和工艺上是一致的。由于地理上的接近,以及有南俄草原特色的动物纹饰主题早已出现在中国的北方青铜器文化中,因此,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