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
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
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新论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卢梭思想与孙中山领导的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
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
列文森的中国近代思想史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
孔孟时代及对孔孟思想的
最新热门    
 
庄子思想中的道、一、气 ——比照郭店楚简《老子》和《太一生水》

时间:2009-7-24 13:49:04  来源:不详
有“六经”,但在郭店楚墓出土的儒家著作《六德》篇中已有:“观诸《诗》《书》则亦在矣,观诸《礼》《乐》则亦在矣,观诸《易》《春秋》则亦在矣。”一起出土的《语丛一》也有:“《诗》,所以会古今之恃(志)也者。[《书》,□□□□]者也。《礼》,交之行述也。《乐》,或生或教者也。《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春秋》,所以会古今之事也。”这说明至迟在战国中期,儒家已把《诗》《书》等并列为六部经典,《易》是其中之一。

《语丛一》说“《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又云“察天道以化民气”,这说明当时儒家已经根据《易》来建构“天人之学”。《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可证“阴阳”是儒家所发挥之易学的重要范畴。从郭店楚简看,“阴阳”在道家文献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重要,简本《老子》中无“万物负阴而抱阳”,在《太一生水》中“阴阳”的位置在“太一”、“水”、“天地”和“神明”以下。那么,“阴阳”在《庄子》书中位置的提升是否为受到儒家易学思想影响的反映呢?

 

《庄子·天运》篇载有一则孔老对话的寓言: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君……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

这段对话说孔子求道于“度数”、“阴阳”,于是引来老子的一番教训,似正说明了当时儒家对“阴阳”的重视(《易传·系辞》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道家看待“阴阳”——正如其看待“通天下一气耳”一样——认为是“终不近道”的。

《庄子》书中虽然重视“阴阳”或“气”,但大多不作为最终的肯定性命题,《知北游》中的“通天下一气耳”是一例。《人间世》虽然说了“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但随后便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虚”的目的是为了得“道”。《大宗师》虽然说了“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但在此之前已有“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此句中的“造物者”,司马彪《注》云“造物者为道”。《田子方》中老聃在讲到“吾游心于物之初”时虽然说了“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此句有《易》泰卦之义,成《疏》:“肃肃,阴气寒也;赫赫,阳气热也;近阴中之阳,阳中之阴,言其交泰也”),但在此句之前有“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尝为汝议乎其将”,郭象《注》云“试议阴阳以拟向之无形耳,未之敢必”,成《疏》亦云“夫至理玄妙,非言意能详,试为汝议论阴阳,将拟议大道,虽即仿象,未即是真矣”。《庄子》书中对“阴阳”或“气”的重视,大多为“拟议”“仿象”之辞,较为正面的表述则是《则阳》篇所说的“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似可说,《庄子》书中的气论思想大多带有“反命题”的性质;那么“正命题”若不是来自《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是否就来自儒家的易学呢?

《知北游》篇云:

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成《疏》:“气聚而有其形,气散而归于无形也”),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成《疏》:“夫从无形生形,从有形复无形质,是人之所同知也,斯乃人间近事,非诣理至人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这段话又是对于气论思想“不形之形,形之不形”的“反命题”。另应注意的是,这段话指出了气聚而有形、气散复归于无形的思想在当时已是“人之所同知也”,“众人之所同论也”,道家对此已不屑于“所务”,而更强调“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道不可闻”。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庄子》书中的气论思想,并非道家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