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述评

时间:2009-7-24 13:50:49  来源:不详
海关史》一书中对海关主要行政部门的沿革、海关人事制度的财务管理制度的特点等作了开拓性研究,以及《海关研究》杂志组织的对近代海关年终考绩报告评价问题的一场讨论。[②④]事实上,中国近代海关是近代中国最早实行近代西方管理制度的政府部门,也是近代中国唯一一个长期为列强势力直接控制的政府部门。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且在民国以降又因时局变化而几度演化,其中可以窥见近代中国在引进和消化西方管理体制方面的不少颇具规律性问题。然学界至今未给予充分重视。对于海关藉以保证其高效率、有秩序运转的运作方式,学界也尚无专文论及。

  应该说,这一领域研究的滞后,影响了我们对中国近代海关的全面认识,也影响了对海关功能的完整评价。若能吸收管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对这一研究领域作深入开掘,相信会结出新的硕果来。

  (2)海关人物的研究有待突破。这一突破不但指应对一些重要的海关人物作更深入细致的探讨,而且指更应当把近代海关洋员作为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来加以考察,从总体上把握这一社会群体的成员构成、社会心态、行为特点、社会功能等各方面的特点。这一社会群体虽然人数不多,但由于近代海关的特殊地位,他们具有很大的活动能量。他们与近代中国的政界、商界、军界、学界以至宗教界等,均有相当密切的联系,社会影响甚大。对这一社会群体的深入研究,无疑将为海关史研究开拓出一片新园地。

  此外,这一研究还可以同近代在华传教土群体、外商群体等外国人在华社会群体作比较,以深化对近代中外关系的认识。

  (3)地方海关史的研究有待深化。这一深化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正确认识地方海关研究与全国海关研究的关系,将地方海关研究放到全国海关研究的大背景下,既注意两者的不同之处(地方特色),又注意两者间的共通之处(相互联系)。第二是将地方海关研究放到区域研究的大框架下,考察地方海关在当地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它与地方其他社会组织、机构间的关系,它的主要社会活动与社会功能等。

  第二,近代海关史研究的理论建设急待加强。从目前的状况看,理论建设显然滞后于实证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海关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从长远的发展看,要使中国近代海关史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理论建设更是不可或缺。应对(1)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对象与范畴,(2)研究手段与方法,(3)发展线索与发展阶段,(4)基本结构与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作深入探讨,取得理论共识,为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的突破奠定基础。

  第三,大力开展海关档案资料整理工作。资料是研究的基础,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然由于种种原因,汗牛充栋的海关档案资料至今仍大多未被学界所开发、利用。这无疑将成为今后海关史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希望有关部门与学界合作,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上海海关档案室收藏的旧中国海关档案资料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整理。

  事实上,由于近代海关庞杂的种种业务与非业务活动,也由于近代海关有意识地收集各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情报,海关档案的内容与价值已超过海关史研究自身需要。因而,海关档案资料的开发,理应受到学界更多的重视。

  第四,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从目前状况看,学界远未形成一支稳定的海关史研究队伍。事实上,近10余年来发表的海关史论文,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海关系统的非专职研究人员之手,其中大多是参加各地海关志编写工作的海关关员。近几年随着各地关志编写工作的完成,这批人员陆续回到海关各业务部门,研究工作也随之大大减弱。细心的读者或许已注意到,在本文第一节的各年论文统计表中,自1989年论文数量达到高峰后,1990年的数量大幅度下降,此后也不再有大的回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而,应尽快建立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以保证这一研究领域的拓展。

  注:

  ①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黄序yuān@①的《海关通志》,(商务印书馆,1917年),杨德森的《中国海关制度沿革》,(商务印书馆,1925年),贾士毅的《关税与国权》(商务印书馆,1927年)等。

  ②陈诗启教授是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的开拓者。关于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贡献,请参阅戴一峰:《陈诗启与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9期,台湾"中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