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最新热门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时间:2009-7-24 13:51:38  来源:不详
中国是亚洲的中心,在1500—1800年间中国也是整个世界经济秩序的中心。
    长期以来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一般舆论,对于明政权的腐败和社会的解体深恶痛绝,批评有加。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观察,完全可以得出另外一种结论。所有造成明政权和社会解体的因素,都是与传统观念相冲突的,其中不乏新的积极的因素,由此显示了社会进步的希望。
    明代商品经济的活跃和重商主义的抬头使根植于小农经济的一切传统观念受到挑战。明政权用以控制人口和土地的手段,户籍制度、黄册制度、赋役制度——与以前历朝大同小异——渐渐失灵。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身的解放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尺度。就明朝中后期的情况而言,中国社会已经明显地表露出向近代转型的征兆。
    作为高层次的意识形态,明中后期,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逐步发展起来,人的主体意识增长。心学提倡自我,蔑视权威,提倡社会相对平等。传统的价值观念、教条受到挑战。由于明朝政权的腐败,统治机器的松动,对社会控制的能力大大下降。但政权控制力的减弱,却给反传统事物的发展留下了缝隙。新鲜事物和独立思想所受到的压力减小了。万历年间,皇帝长期不理政务,朝臣的大批奏章被弃之不顾。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卷帙浩繁的《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其中针对时政,甚至指斥皇帝的大胆放言,真不像是在政治高压、统治严密环境下的产物。皇帝的不闻不问,鼓励了言官们的声势。这恰与心学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的兴起汇成一股潮流,对传统思想造成了冲击。
  在知识阶层,主体意识更加高涨。各种各样的集会结社普遍出现,强烈要求参与政治、干预社会生活。继东林党之后,复社成为全国性的庞大的政治性社团。它具有完整的组织和明确的主张,带有一些近代政党的意味。他们那种“品核执政,裁量公卿,虽甚强梗,不能有所屈挠”的精神,给晚明社会添加了一层鲜亮的色彩。
  另一方面,推动明代社会进步的又一力量是国门打开后大量异质新知的涌入,在传统的社会思想和意识形态中打入了楔子。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
    在传人中国的西学中,地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人带来的世界地图《万国全图》,使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在中国以外远西诸国的情况,知道了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亘古以来的中国中心观念受到猛烈冲击。耶稣会士意大利人艾儒略的《职方外纪》,介绍了欧洲文明,使中国人知道在中国之外,还有古老而优秀的文化,促进了中国有识之士放开眼界追求新知的态度。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的先进知识阶层,敞开心胸,广泛吸纳外来文化,在传统中华文明中添加了新鲜血液。为了富国强兵,徐光启更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的精彩思想,使中国人在接纳新知时,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崇祯皇帝的态度。当时的明朝,就自身而言,内忧外患,已成积贫积弱之势。为挽救明朝的颓势,崇祯皇帝也在听取和采纳西洋人的意见。传教士意大利人毕方济,为了“仰佐中兴盛治事”,上书明廷出谋划策。他说:“思所以恢复封疆,裨益国家者,一曰明历法以昭大统,一曰辨矿脉以裕军需,一曰通西商以官海利,一曰购西铳以资战守。”不管毕方济本人还有什么其他目的,看来他“仰佐中兴盛治”是出于诚心的。但是,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是在将西方的价值观向古老的东方文明中灌注。按照他所提出的模式,将会全面吸收当时的科学技术,将会兴办与西方同样的矿业,将会开展与西方同样的贸易。这无疑将会使中国出现一番新的景象。崇祯皇帝对这类建议采取了开明的态度。他同意徐光启的请求,让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其新法相参较,开局修纂”历法,“指挥督造战炮”。他“旌汤若望勤劳,赐金字匾额二方,一嘉若望才德,一颂天主教道理真正”,致使“住澳之西国官绅士商,鼓乐放炮,排导欢迎”。崇祯皇帝还下令再次开放了海禁,并让刘若金伴住毕方济于海上,“商议澳舶事宜”。如果历史假以时机,崇祯皇帝的这些做法是可能产生深刻影响的。
    整个明朝时期,文艺复兴浪潮全面席卷欧洲,欧洲社会普遍发生变革。1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