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最新热门    
 
历史时期中国绿洲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时间:2009-7-24 13:54:02  来源:不详
;  1.扩大和稳定了绿洲

    人类对土地开发最重要的积极影响就是增加耕地、扩大灌溉面积,绿洲的扩大是人类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优化。我国绿洲自古为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居住,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自西汉开始大规模开发以来,绿洲面积不断扩大,农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河套平原绿洲自古水草丰美,以畜牧业为主,经汉唐两代大规模开垦,到明万历十四年屯田数已达18825余顷,永乐初年就出现了“天下屯田积谷最多”的景象。经过清代开发,至嘉庆年间,仅西套平原灌地达21000顷,宁夏府人口140万。

    2.改善了小气候

    随绿洲农业的扩大,灌溉水面扩大,植被蒸腾加强,增加了绿洲的相对湿度、降低了地表温度、改变了荒漠的水热条件,创造了绿洲内新的水热平衡。由于植被茂密和地面较湿润,降低了地表的反射率、增加了对辐射的吸收,绿洲内温差变小。

    3.改善了土壤性能,降低了盐分含量

    绿洲内新开垦土地大都有不同程度的盐溃化,通过开沟排水、种稻洗盐、合理轮作等方法,使土壤盐分含量降低。同时,通过翻耕、增施有机肥、种苜蓿等,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性能。我国早在两汉时期就已认识到排水对防治盐碱土的作用,随着唐徕渠的建成,排、灌、洗、淤一整套改土措施得以综合利用,使原来湖沼密布、重度盐碱化的银川北部平原变成了兴旺的农耕区。

    4.增加了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

我国历代对绿洲的屯垦移民,使绿洲人口大量增加。秦对河套的开垦仅十数年,所迁人口,包括戍军在内,总数不过几十万,而据粱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元始二年(公元2年),河套地区人口数量达到170万。由于农业的发展,绿洲农耕面积不断扩大,即使在不长时间内增加了这么多人口,绿洲也足以支持。

 

      (二)生态环境的逆向演替及其动因分析

    1.沙漠面积增大

    绿洲沙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大,这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农业开发状况、水源利用等情况密切相关。

    因干旱、风沙导致的沙漠化。古绿洲多位于河流下游,水资源状况较差,加之与周围沙漠、戈壁相间分布,处于风沙前沿,干旱、风蚀强烈。而人工开发导致固沙植被破坏,使地表裸露,在强劲的风蚀、风积作用下,最终演变成沙漠。这样的事例在我国绿洲农业开发过程中屡见不鲜。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对绿洲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的朝代,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下游在汉初开发的民勤绿洲,由于上游武威绿洲大面积开垦,河水被拦截灌溉,导致处于下游尾闾地段的民勤缺水,汉代后期就使西沙窝北部三角城周围及其西部的沙井柳湖墩、黄蒿井、黄土槽一带荒芜,出现沙漠化过程。

    因次生盐碱化导致的沙漠化。我国绿洲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如用水不当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历代因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和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以及因全面开发使古代就创立的“干排水”法难以实施,使不少绿洲因次生盐渍化严重而被迫放弃。

    政治军事动荡也是造成沙漠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绿洲历来是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争夺的焦点,历史上该区战乱频繁,农业开发时兴时断,许多被开垦的土地被抛荒,在干旱、风蚀的作用下,逐渐沙漠化。河西走廊的马营河、摆浪河下游沙漠化即发生于唐安史之乱以后,古居廷绿洲三角洲中上部地区沙漠化也始于唐中期,盛于14世纪以后。

    2.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

    水资源利用不当,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是造成次生盐渍化的根本原因。历史时期,由于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原因,灌溉工程差,未经衬砌的渠系渗漏严重。灌溉用水既无控制工程,又缺乏科学管理体系,到处跑水,大水漫灌,加之重灌轻排,淤积阻塞,排水不畅,使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部分田地不得不被迫弃耕;此外,土地利用不合理也是引起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大面积开垦,土地不平整,使灌溉不均匀,造成低处积水、高处积盐,形成盐斑,土地逐渐盐渍化;土地只用不养,施肥不足,苜蓿、豆类等养地作物比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