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淮河、汉水流域的陂渠串联工程技术

时间:2009-7-24 13:54:07  来源:不详
创建早,并且在后代得到持续发展,成为最普遍的一种水利工程类型(见图二)。

 

3.多河取水多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的水利系统这种水利系统已由陂渠串联的小水网发展为大水网,由一个河系发展到与几个河系相连,较充分地开发利用了地区水资源。汉代南阳地区的六门——钳卢陂灌区和汝南的水库群即是这类工程的典型。

    六门——钳卢陂灌区是汉代南阳太守召信臣创建的,是连结湍水和朝水(今刁河)的陂渠串联的水利系统。《水经注.湍水》称:“湍水又径穰县(今邓县),为六门陂,汉孝元之世,南阳太守召信臣,以建昭元年(前34年),断湍水,立穰西石竭,至元始五年(公元5年),更开三门为六石门,故号六门竭也。溉穰、新野、昆阳(应为涅阳)三县五千余顷。”六门竭(即六门陂)在今邓县城西3里的韩洼村南,在湍水上筑坝,形成蓄水库,四周修筑围堤。起初建有3座水闸,后开为6座水闸,以引水灌溉。东汉末,六门竭毁废。晋太康三年(282年),镇南大将军杜预,“继(召)信臣之业,复六门陂,遏六门之水,下结二十九陂,诸陂散流,咸入朝水。”①杜预不仅修复了六门陂水利,并且加以扩展,下联29个陂池,29个陂池通过干渠相连。干渠横贯邓县、新野两县,长达100余里,尾闾于新野县上先港南注入白河②。而29个陂池的弃水、退水皆入朝水,与朝水灌区联成一片。

    钳卢陂在穰县东南六十里。《元和郡县图志》卷21《山南道·邓州穰县》载:“汉元帝建昭中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复于穰县南六十里造钳卢陂,累石为堤,旁开六石门以节水势,泽中有钳卢玉池,因以为名。”钳卢陂引蓄朝水,但未建在朝水之上,而是利用原有的湖洼,人工筑堤围成。据实地查勘,陂址位于邓县构林乡王堤村,故址在建国前还建有迪陂寺。自王堤至岗岔楼村,还有一道长4.2公里的残堤。陂南北长8里,东西宽3里,共占地93顷多③。

    钳卢陂距朝水还有一段距离,引水工程所筑堰坝并非截断朝水,而是在朝水的河曲之处,筑堰挑流,通过引渠人钳卢陂。朝水上的这座堰可能即宋代所称的塘土堰(亦称塘堵堰)。

六门陂灌区工程是湍河上的陂渠串联水利系统,钳卢陂灌区工程是朝水上的陂渠串联水利系统,这两个系统又联接起来,组成更大的陂渠串联水利系统,故能对水资源在两个河流流域之间进行调配。南阳地区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湍河汇水面积大,达4000多平方公里,而刁河汇水面积小,仅400多平方公里;它们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差别亦大,分别为8.6亿立方米和1.0亿立方米。六门陂主要灌溉湍水南面今邓县、新野县的农田5000余顷,其灌溉余水及回归水流入刁河,补充了刁河的水源。再引入钳卢陂存蓄起来。钳卢陂的水源除刁河外,还汇纳众多的溪沟水,如柳渠、贾堰、柳峰岗、侯家桥、构林关、刘家沟、熊家冲等水,这样就扩大了水源。从钳卢陂开有东、西、中三条灌渠,灌溉刁河南面的农田。灌区范围很大,《元和郡县图志》卷2l记载,钳卢陂灌溉面积达“三万顷”④。因此,六门——钳卢陂水利系统就组成了一个大灌区。

————————

  ①  《水经注·清水》。

  ②  南阳地区水利局:《从六门陂、钳卢陂的兴衰探讨怎样办好南阳水利》。

  ③  南阳地区水利局:《从六门陂、钳卢陂的兴废探讨怎样办好南阳水利》。

  ④  后代地方志,如嘉庆《南阳府志》卷2《陂堰》称钳卢陂“灌田万顷”。

 

汉、晋时期南阳盆地的水利以六门——钳卢陂灌区为首,其巨大的灌溉效益依靠河流之间互相联结的陂渠串联这种水利工程型式。南阳地区这一时期修建的工程甚多,仅召倌臣就修了堤堰工程数十处,其后又有杜诗、杜预等人的兴修。据《水经注》记载,除六门陂、钳卢陂外,还有湍水上的楚竭、邓氏陂、安众港等;朝水上的樊氏陂;清水(今白河)上的新野陂、豫章大陂;堵水上的堵水陂;比水上的马仁陂及支流上的湖阳陂、及子、襄乡诸陂等。其中一些陂竭沟渠也互相串联,形成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