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毛泽东,赫鲁晓夫与中苏
赫鲁晓夫为中国做的7件
赫鲁晓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赫鲁晓夫与 宫廷政变
最新热门    
 
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未实现的军事合作

时间:2009-7-24 13:56:05  来源:不详
出版的和未出版的书籍、杂志、手册、电话号码簿、技术标准以及其他双方认为合适的资料;二、讨论诸如标准化、技术条件、规格、国家标准及双方可以接受的各种武器生产方式一类的问题;三、讨论技术规格的标准化问题,并向双方提供标准的产品及测量器具;四、讨论邀请和接触事宜,包括技术专家及援助的步骤、期限和数量;五 、在互惠的基础上邀请或派遣专家和代表团,以便进行现场审查、参与会谈、报告研究成果以及短期实习;六、在双方国防工业的科研和生产条件方面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七、讨论交流和提供教学指南、教科书或其他有关国防工业培训的资料,或提高国防工业人员技术、技能所必需的资料;八、交流采用新机器、新设备、新技术以及将研究成果用于武器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九、研究在武器生产方面提供技术资料的保证问题;十、讨论其他双方认为必要的有关国防工业的问题。”19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历史文件。问题并不在于该建议的内容实际上几乎完全是苏联对中国单方面提供援助,而在于中国提出建议的方式——没有像以往那样“请求”苏联提供援助,而是以平等合作的形式表现这种要求。更值得引人思考的是,这个无疑体现了军事一体化内涵的建议本来似乎应该是处于同盟领导地位的苏联提出,现在却是由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国提出。这也许表明了中国领导人希望改变在中苏同盟处于不平等和被领导地位的意向。
     
    没有进一步的史料证明苏联是如何对中国建议做出回应的,不过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中苏双方密切接触,互通情报和协调政策,继续推动两国在外交、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一致行动。
     
    1958年1月27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转告周恩来说,苏联政府提议在亚洲建立一个无核区,征求中国政府的意见。周恩来当即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待报告党中央和政府商量后再答复。202月1日,周恩来约见了苏联参赞克鲁季科夫(尤金生病),告知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完全赞成关于建立亚洲无核区的提议,这一提议对缓和国际紧张形势和反对原子战争威胁很有利。周恩来还答应按照苏联的意见,由中国去动员印度首先提出这一倡议。21同日,周恩来接见印度临时代办辛格,表明了上述立场。223月31日,赫鲁晓夫宣布苏联政府决定单方面停止核试验,234月4日,向美国和英国政府首脑提交了备忘录,强调苏联已单方宣布终止核试验,并要求迅速达成协议。24同日,赫鲁晓夫致函周恩来通报了这一情况,并呼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支持这一倡议。254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苏联的倡议,并发表社论表示支持。264月9日,周恩来即在一次外交场合说,苏联政府“这个造福于人类的伟大和平创议是值得我们欢迎和支持的”。4月13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函复赫鲁晓夫,支持苏联政府带头停止核武器试验,认为美英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应当立即用行动响应苏联的倡议。27同时,中国也向苏联通报了调整对日政策的打算。5月9日,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张闻天对苏联参赞安东诺夫说,中国将对岸信介政府施加压力,以便在日本国会选举中加强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的力量。张闻天要求将这一情况转告苏联政府,以便“让莫斯科知道,我们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28
     
    在外交方面默契配合的同时,中苏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也不仅限于双方的互相援助和支持,而是考虑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1958年2月赫鲁晓夫召见中国驻苏大使刘晓,提出了在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卢布区”的设想。对于这次谈话的内容,苏联方面尚未通知驻华使馆,中国领导人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反应。2月28日毛泽东与尤金谈话时强调说:“中共中央完全支持苏联正确而有成绩的政策”,最近几个月,“我们在中国高兴地注视着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积极的对外政策行动,满意地看了你们相应的文件”,“我们完全支持苏联最近的所有政策,这些政策表现出了很大的灵活性,是深思熟虑的”。在会谈结束时,毛泽东说,中共中央非常高兴地看到了赫鲁晓夫同刘晓的会谈记录。“这是一次很好的会谈。我们同意会谈中提出的所有问题。总的来说,赫鲁晓夫同志进行了很好的工作,我们非常高兴。”293月9日朱德在同尤金的谈话中指出,“赫鲁晓夫关于建立‘卢布区’的思想使我们感到欣慰和高兴,它是与‘美区’对抗的一种形式。”朱德还说:“莫斯科会议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