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
最新热门    
 
浅评斯坦因在西域的考古活动

时间:2009-7-24 13:58:14  来源:不详
现代文明社会的西方人,他将东方人已淡忘了的古代文明视为珍宝,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沙漠腹地,不顾一切地追寻这已失落了的西域文明。

  在敦煌,斯坦因以极少的金钱买到了29箱珍贵文物,这些经卷、佛画大多陈列在伦敦博物馆。敦煌学从此被世界承认,由敦煌学引来的耻辱也因此由中国学者承担。当我们必须从英国博物馆购买敦煌经卷的微缩胶片来进行研究时,不由得指责斯坦因,以花言巧语蒙骗王圆箓,以不光彩的手段骗取文物。

  但应该受到指责的不仅仅是斯坦因,还有我们自己。为什么把敦煌交给一个识不了几个字的道士看管?为什么中国的官员对此事视若无睹?为什么当时就没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去整理和保护这些文物?

  当时的中国是穷,但绝没穷到拿不出五、六千两白银运费的地步。偌大的中国,无人也无力留住这些珍贵的文物吗?让斯坦因只花了130英磅,便将敦煌经卷运到了大洋彼岸。

  文物被运走了,留下的是无法抹去的耻辱,而这耻辱正是我们自己印在身上的。国家的落后、官吏的腐败、知识分子的懦弱、人民的愚昧,正是这耻辱的由来;一味地指责别人、推卸责任,将是这耻辱的加深。

(二) 对斯坦因破坏文物的分析

  斯坦因在西域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对壁画进行了剥取,对大批遗址进行了盗掘式的发掘,破坏了文物。他的许多学术观点掺杂了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主观臆断,有不合理的成分。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应该认识到,考古学虽然由来已久,但田野考古学却是20世纪初叶才发展起来的。斯坦因所处的时代,正是田野考古学初步兴起,考古水平普遍不高的时期。因此,他不可能有超越那个时代的、科学的考古水平,对文物的保护也只能达到那个时期的水平。揭取壁画确实不利于文物的整体保护,但当时的考古学者基本都是这样做的。

  斯坦因1901年在新疆洛浦县西北的热瓦克遗址考察时,对热瓦克大佛寺进行了大规模发掘。为了加快进度,他雇佣了许多劳力,挥动铁铲不停地挖掘。在今天看来,这种挖掘方法与盗掘没有区别。而对于斯坦因来说,时间的限制、持续的大风、地下水的渗透、考古水平的限制,使他没有别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出土的雕像过于巨大而无法运走,斯坦因便将它们拍照、临摹、记录,重新埋回地下。他将一些小型的塑像带走,这些文物没有被换成金钱装进斯坦因的口袋,它们至今仍被完好地保存着。而那些被埋回地下的文物,后来被当地的寻宝者砸得粉碎。40年后,热瓦克的官员发掘了热瓦克佛寺,展出了文物,而这些文物最后下落不明。两者相比,后者对文物的破坏不是更为可耻吗?

  谈到破坏文物,就不得不再次谈到敦煌。当藏经洞的经卷终于得以运往京城时,灾难却再一次降临。用草席草草捆扎的经卷,被沿路的官员不断偷窃。到达京城后,又被主管的官员大量窃取。更为可耻的是,为了怕因经卷的件数缺少而暴露此事,他们将较长的经卷一撕为二来充数12。

  同是对文物的窃取,斯坦因所看中的是文物自身的历史及精神价值,他将敦煌文物放在了英国博物馆保存;而中国的这些官员,知道这些文物价值连城,是一种变相的黄金,要不失时机地捞一把。至于文物的精神价值、知识分子的良知、保护文化遗产等等,他们从没想过。

  文物被自己国家的人毁坏了,却没人指责他们的愚昧和贪婪,而只是把满腔怒火向斯坦因发泄。不自责而去指责他人,除了说明我们缺乏责任感之外,还能说明什么?

  此外,斯坦因的学术观点中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他是站在西方人
的立场上看待东方文化的,难免出现偏差。对于不正确的观点,理应进行批驳。尽管如此,斯坦因的探险精神与科学研究精神是十分值得称颂的。当中国的知识分子坐在书房里从事史料的考据工作时,斯坦因正在漫漫的黄沙中行进。如果没有斯坦因这样的探险家,尼雅可能会在沙漠中继续沉睡下去。以生命为代价来追求科学,不应该受到指责。

(三)对斯坦因充当英国间谍的分析

  20世纪初,英国在印度拥有高度统治权,并与俄国争夺在新疆的优势地位。英国的马继业和俄国的彼得罗夫斯基,分别是驻喀什的领事,他们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日以继夜地明争暗斗。斯坦因与马继业的关系十分亲密,他的考古工作得到了马继业的大力支持。因此,使人不得不怀疑他西域之行的目的。

  从主观上看,斯坦因所代表的确实是英国的利益。在他眼中,英国是伟大的“日不落帝国”,是文明而先进的;东方却是愚昧和落后的。英国政府支持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