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钟嵘诗品集释》述评

时间:2009-7-24 13:58:20  来源:不详
仅如此,《集释》还多次引述冯振等人及陈石遗《诗学概论》、叶瑛《谢灵运文学》、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等著作的相关说法,更丰富了《集释》的内容。而有的如《钟记室诗品评议》、《诗品参平》、《诗品约注》等,系未刊稿,则赖此书以存。《诗品下》“梁晋陵令孙察”,陈《注》、古《笺》、许《疏》于孙察皆不能按。《集释》引《约注》:“《梁书•孙谦传》:‘从子廉,历御史中丞、晋陵、吴兴太守。’孙廉当即孙察。《梁书》为唐姚思廉撰,思廉为陈吏部尚书姚察之子,思廉避父讳。廉、察义近,故易作廉。李延寿《南史》又因姚书而作廉也。”此注虽非定谳,却聊胜于无,可备一说。考姚思廉所撰之《梁书》确有避父讳“察”字之处。《梁书•刘孝绰传》“先圣以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云:“二语见《论语》(按:《卫灵公》篇),两察字各本皆作监,此姚思廉避家讳改。今改回。”即是其证。按:严可均《全上古三代三国六朝文•全梁文》所录的出自姚思廉《梁书》的刘孝绰之《谢东宫表》中的两察字仍作监字,亦可证中华书局《校勘记》说之确。又陈垣《史讳举例》第十一《避讳改经传文例》亦云:“《梁书•刘孝绰传》‘众恶之,必监焉;众好之,必监渝。’此引《论语》,改察为监,姚思廉避其家讳也。”以被例此,姚思廉于孙察也当避家讳而改字了。古代避讳,或用音同、音近字代所讳字,或以同义、近义字代所讳字。姚思廉为避父讳而改“察”为“监”或“廉”,即用后者。“监”有“察”义。《方言》十二、《国语•周语》“使监谤者”及“后稷监之”。韦昭《注》、《汉书•韦玄成传》:“天子我监。”颜师古《注》皆云:“监,察也。”“廉”,亦可训“察”。《管子•正世》:“人君不廉树而变。”房玄龄《注》、《汉书•何武传》:“武使从事廉得其罪。”颜师古《注》、《后汉书•鲁恭传》:“亲往廉之。”《第五种传》:“廉察灾害。”《杨彪传》:“使廉知其状。”《华佗传》:“使人廉之。”李贤《注》皆云:“廉,察也。”又姚思廉在《梁书》中为避父讳,有时改察为监,有时又改察为廉,究其改字不一之由,盖由语言环境不同而有异也。说《梁书》之孙廉即《诗品》之孙察,还因二人之事迹颇有同者。以仕履言,《诗品》之孙察曾任晋陵令,而《梁书》之孙廉亦曾为晋陵大守;以出身言,《诗品》云孙察“最幽微”,陈学士《吟窗杂录本》作“孤微”,显指门第寒微,出身低贱;《梁书》谓孙廉之家亦甚孤贫,其从父孙谦曾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见《梁书•孙谦传》)。由此可知,《集释》引录《约注》(未刊稿,已佚)孙察即孙廉之说,不为无据。孙廉生平,《南史•孙谦传》比《梁书》所载为详,但末列孙廉子嗣。孙廉有子曰孙抱,事见《南史•文学•卞彬传》。孙廉籍里、时代,亦可略考。《卞彬传》云:“(孙)抱,东莞人,父(孙)廉。”只言郡望。而《梁书•孙谦传》云:“孙谦,东莞莒人也。”言及县籍。则孙廉当和孙谦一样,皆为东莞莒人。永嘉之乱,向南迁移,客居历阳。孙廉卒年,殆和沈约差不多,约在梁天监十二年(513年)左右。


  不过,《集释》在引录这些未刊稿时,由于未作说明是未刊稿,故使后人产生误会,以为确有此书出版。如陈直《诗品约注》,当时仅是手稿而被《集释》引录,后来因为兵乱,连手稿也散佚了。可是,后来的一些著作如台湾省汪中《诗品注》(台湾正中书局1969年初版)、梅运生《钟嵘和诗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萧华荣《诗品注译》(与周伟民《文赋注译》合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曹旭《钟嵘诗品研究综述》(《文史知识》1989年第11期)、《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等,即因《集释》的引录而误认陈直有《诗品约注》付梓。另外,如黄侃未刊稿《诗品讲疏》也只散见于《文心雕龙札记》和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中。《集释》引录《讲疏》语时未说明其所从出,不合引录规范。此外,书目还对颜之推的时代作了误录。
  《集释》自按注语,亦颇有创见。今举数例。
  (一)《诗品下》评阮禹、欧阳建等七人诗有云:“元瑜、坚石七君诗,并平典,不失古体。大检似,而二君为优矣。”对评语中的“大检似”,陈《注》云;“余藏明抄本《诗品》,‘大检似’作‘大抵相似’”;古《笺》、许《疏》无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