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
彩图说明──图13  纳粹
图11  纳粹集中营
图10  纳粹分子强迫犹太
纳粹党为什么疯狂迫害犹
纳粹为什么迫害犹太人
纳粹为什么迫害犹太人
纳粹为什么迫害犹太人
最新热门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体及其对德国后希特勒时代的治国构想

时间:2009-7-24 13:58:29  来源:不详
这样的过程能达到一定的发展,则共同的政治机构也可以成立,如欧洲经济部、欧洲外交部及欧洲共同防御武力。在此计划中,歌德勒强调,欧洲各国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能结合为欧洲联盟。在国际事务上,歌德勒也欢迎在美国布瑞藤伍兹(Bretton-Woods)于1944年召开的货币与财经会议中成立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es Waehrungsfond or IMF)与世界银行的决议,并表示德国将参与合作 。[22](P239)
  1944年,歌德勒又撰写了一篇名为<道路>(Der Weg)的文章,充份显示出歌德勒对过去 观念的转变。文中,歌德勒对过去帝国时代、威玛共和时代及第三帝国时代作了一个简 介,一方面显示出了他与俾斯麦时代政策的疏离,另一方面对威玛共和时代提出了较正 面的评价。至于对第三帝国时代,除了批判希特勒的战争政策外,也修正了他自己于19 40年前后在<目标>一文中所呈现的霸权心态,并批评德国自私的强权政策及所采取的暴 行及犯罪行为,更强调,想将德国的未来建立在其它民族的不幸、被压抑及被歧视的基 础上是完全错误的想法。(注:道路一文收入Wilhelm Ritter von Schramm(ed.),Beck  und Goerdeler.Gemeinschaftsdokumente fuer den Frieden 1941-1944.此处参阅Ger  van Roon,Widerstand im Dritten Reich,p.136.)歌德勒于<道路>一文中对自己过去思 维方式的调整,不仅使该团体能与德国其它反抗团体的思潮结合,也更能为其它反抗团 体所接受。
      四、结论
  希特勒由1933年1月30日上任,到1934年8月,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便完全按他自己的意旨,将民主多元的威玛共和国转变成一党专政,完全依领袖意旨行事的所谓“领袖国 家”。(注:有关第三帝国成立初期全国一致化的推动及建立绝对的领导请参阅拙著<希 特勒主导下的纳粹运动与第三帝国>,《西洋史集刊》第六期,台南国立成功大学历史 学系,1995年,页34-44。)
  在那样一个被政府从上至下全盘掌控的政治环境里,有组织的团体如政党、工会及其 它社会团体都已经被瓦解,因此要进行有形的反抗,其活动空间被压缩得极为有限,德 国共产党及社会民主党在第三帝国初期所进行的较大规模之地下反抗活动到了1935/193 6年,盖世太保组织已近完成后,两党的地下组织都相继被破获,数以千计的领导型人 物及大批组织及工会成员被逮捕并送入了集中营。此后就不得不放弃高危险性的活动, 转而在同志间从事一些彼此联系以坚定意志的静态工作。(注:有关共产党及社民党的 反抗活动请参阅拙著<左翼政党及劳工组织的反纳粹运动及其面临的困境>,《西洋史集 刊》第八期。台南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随着纳粹政权的趋于稳固,掌控 力量加强,民间零星的反抗势力,特别是那些属市民阶级与传统的菁英份子,只能与军 方反抗阵营合作,试图依赖军中反抗势力进行军事政变,而不可能期望产生有广大民间 力量支持的,类似革命的行动。这也是为甚么第三帝国时代各类反抗势力最后都汇集到 1944年7月20日由军方所发动的暗杀领袖及企图政变的行动中。
  歌德勒团体便是一个被史学家定位为由民族主义保守派的传统菁英份子组成的反抗团 体,他们仍缅怀德意志帝国时代的菁英统治传统,无法接受威玛共和时代的“群众民主 ”与“党派政治”,再加上期望德国能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以恢复德意志民族的尊严 ,因此当纳粹党于1933年掌权时,他们都曾是新政权的支持者,希望透过他们的参与及 努力可以将纳粹党的一些极端思维去除,并将新政权带往他们所期待的政治轨道上。然 而,当他们窥透了希特勒政权以牺牲国民整体经济的方式建军,甚至不惜以德意志民族 整体的命运为赌注,以达成希特勒的外交政策计划时,他们才逐渐成为纳粹政权的积极 反对者。


  歌德勒及该团体的核心成员虽尚未脱离大德意志帝国的思想,也无法忍受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束缚,但是不同于希特勒与纳粹主义之处,在于他们的民族主义思想还是有限制的,他们已放弃了以战争来达成政治目标的想法,所希望的是修改凡尔赛条约以恢复德意志民族的光荣,并进一步重建、稳固及扩张德国在中欧的领导地位。这些想法也多次出现在歌德勒团体透过中介人士传递给英国政府的信函中。
  由于歌德勒团体的成员部分曾在政府机关担任首长,或在军中担任要职,部分则担任过国会议员或工会领袖,因此透过他们各自的人脉关系,一方面在国内联系、整合各方的反抗势力,另一方面试着透过中介人士或直接与外国联系,试图向战时的敌国传递一项讯息,即德国并非如纳粹党的宣传机器所展示的形象那样,全国人民都一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