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不具备
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拓宽理解古代文明的视角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
中国古代史动画地图集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
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
浅谈历史复习课教学方法
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
弱国无外交──中国与巴
最新热门    
 
浅谈中国民本主义演绎

时间:2012-11-22 12:07:44  来源:不详
家等思想被后世儒家大师不断改造加工,整容换骨,已是面目全非,其固有的民主精神和蕴含的民主意味沦丧、蜕变为愚弄百姓的把戏和专制君主的权术。就是以“明主”著称的唐太宗也认为:“民之生也,犹铄金在炉,方圆厚薄,陋熔制耳!是故世之善恶,俗之薄厚,皆在于君。”他从骨子里流露出对民众不屑一顾听任当权者摆布,无论“存百姓”语录唱多少遍也无实质性民主可言,其宗旨都是捍卫专制主义王权,将天下视为李氏宗族的私产。当然这跟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我们要具备历史的眼光,不能苛求古人。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明末清初,资金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传统农业社会出现危机,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即是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如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认为“天下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应该“公其是非于学校”,把学校作为议政机关,通过加强法治来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制;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反对君主专制的“独治”,主张吸收更多地主阶级[注: 地主阶级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凭借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封建社会中领主制经济下的一切大土地所有者,如封建领主亦称地主。]分子参政的“众治”。他们迎合时代要求,发扬民本传统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权观念,起到了民主启蒙作用,对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是对君主政治下君民关系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西方文明猛烈冲击下发生了急剧变化,先进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艰苦地反思和探索救亡图存、改造国家之道,重新审视传统民本思想,同时学习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制度,中国资产阶级形成了自己的民权思想。如维新派康有为强调当时中国应该通过资产阶级改良,由据乱世的君主专制进入升平世的君主立宪制[注: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更加激进,他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结合,认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揭露了君权神授的荒谬性和君权至尊的不合理性,还把伸民权与广民智联系起来;革命派陈天华宣传主权在民思想,打比方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水手……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他们换了,另用一班人,这才算尽了国民的责任”;黄兴指出“盖国家者,非一人独有之国家,乃人民共有之国家,以人民为国家主人,起而担负国家之重任”;孙中山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主张“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在此政权下,“凡为国民皆平等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这些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形成了“主权在民”的认识,反映了广大民众反对封建主义、争取民主自由权利的愿望,对推动近代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就社会现实情况看,依旧是统治者的独裁专制,“民主”仍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