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广东实验中学初二历史期
广东历史状元谈复习备考
广东中学科组历史现状调
广东普宁二中高一历史期
广东教研室示范历史必修
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模块I
广东揭阳一中高一考试历
广东中山市必修二经济史
广东省教研室历史必修3
06年广东高三综合能力测
最新热门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历史模拟

时间:2009-10-18 17:49:32  来源:佚名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卷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能反映战国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史实是
    A.《考工记》的出现           B.各国普遍实行税制改革
    C.许多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D.东南西北四方的特产都可以在中原地区买到
    2.秦能够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C.人民渴望统一,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
    D.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以及将领的英勇作战
    3.贞观二年,唐太宗说:“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 D.以农为本,统治者不要随意发动战争和征发徭役
    4.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设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B.废除分封制
    C.建立新的官制,分散地方官权限          D.解除中央统兵大将的兵权
    5.下列小说中,以揭露科举制度腐败为主要思想内容的是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儒林外史》

 


    6.1860年,正当太平军进攻上进攻上海时,英法美撕下“中立”伪装,协助清政府对付太平天国。其动机是
    A.以妥协姿态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    B.镇压太平天国换取新的侵略权益
    C.维护清朝统治尽快兑现既得利益    D.与清政府利益一致履行国际义务
    7.1895年,张之洞加入强学会,1898年,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这种现象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救亡图存的要求              D.康有为的宣传
    8.1908年,由英商投资的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开通了。右图是当时通车的照片。关于这些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
    B.中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
    9.近代史上,对儒家思想冲击最大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理论依据是
    A.坚持抗日战争的持久战           B.坚持人民战争路线
    C.坚持避实击虚、诱敌深入的原则   D.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是
    A.三大战役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B.准备发动对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C.准备进行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2.新中国成立初,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党和政府引导农民成立互助合作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农村建立了农业合作社。农村互助合作组和农业合作社的根本区别在于
    A.生产力水平不同              B.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同
    C.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同        D.农业生产的核算单位不同
    13.建国初期,政府为确立工人阶级领导地位和恢复发展生产,决定在工矿企业中
    A.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B.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C.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D.精简管理机构
    14.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项目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B.党和政府把工业发展放在一切工作首位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5.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功绩在于
    A.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B.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
    C.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D.全面总结客观评价了建国以来重大历史问题

 


    16.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B.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解放
    17.《宅地法》的实施,对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A.使美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西部        B.加速了西部的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
    C.种植园经济被小农经济所取代        D.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
    18.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扩张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使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9.19世纪末英俄签署协议,针对的是
    A.美日同盟          B.德奥同盟        C.德日同盟       D.德意同盟


    20.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①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 ②优胜劣汰思想影响了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③进化论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 ④促进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萌发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罗斯福新政中具有救济性质的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                D.兴办公共工程
    22.二战前夕,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事件是
    A.对西班牙实施“不干涉”政策          B.策划慕尼黑阴谋
    C.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                D.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23.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 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24.二战结束后不久,两国在二战中建立的同盟关系很快破裂,主要由于  ① 意识形态的矛盾  ②国家利益的矛盾  ③美苏争夺殖民地的矛盾  ④美苏争霸局面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依据国情制定和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C.石油工业迅速发展        D.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共39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该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
    材料二:章帝不欲废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时军司马班超留……绥集诸国。……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 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出前世所不至,山经所不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以上材料均摘自《后汉书•西域传》
回答:
    ①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从汉武帝到汉宣帝时期,西汉与西域的关系?(3分)

 


    ②到王莽时期,西域与内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4分)

 


    ③指出班超出使西域的主要历史功绩。(5分)

 

 

    27.读下列材料
   “茶叶向英国的出口从19世纪30年代的三千万镑上升到80年代一亿五千万镑的顶点,但是此后由于19世纪中期从中国移植到印度和锡兰的茶叶开始占据英国市场而下降了。中国未能使茶叶工业现代化,印度茶叶是在由资本投资建造大种植园中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印度茶叶是在严格分级并免纳出口税,中国茶叶则是从小规模个体农民那里收集来的,暴发户商人并不保证茶叶的质量不掺假,而且茶叶转运和出口都要交税。
中国最著名的产品丝绸在1900年后也开始出现同样的衰退,因为在欧洲和日本由于养蚕科学防疫、缫丝机械化和现代市场组织生产出更高质量的标准化产品。清政府无力执行其他国家的政府正在执行的商业领导和管理职责。
(中国)棉纱的进口来自印度,从1870年到1890年增加了20倍。这是因为机器纺纱大约是手工纺纱量的八十倍,……这样,国外进口的廉价棉纱削弱了当地中国人的棉纱工业,但中国的棉纺织业在许多年里仍像以前一样用安在农户家中的手摇织机进行生产。”
引自《中国•传统与变革》
请回答:
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当时中外贸易变化的主要趋势和导致上述趋势的原因。(9分)

 


②通过以上分析,你得出什么认识?(4分)

 

 

 


    28.阅读下列有关英国近代政体确立过程的材料
    材料一: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通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以上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回答:
① 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5分)

 


②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6分)

 

 

③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三、回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0分、第30题13分、第31题13分,共计36分。
    29.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新形势。联系所学的世界史,分析这种局面是形成的原因,据此指出西学东渐产生的影响。(10分)

 

 

    30. 孙中山为什么能够重新解释三民主义?(5分)新三民主义有哪些重大发展?(3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5分)

 

 


    31.概述二战后至7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影响,并说明至20世纪末西欧发展的趋势。(1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D 6.C 7.C 8.D 9.D 10.B 11.A
12.B 13.A 14.C 15.D 16.C 17.B 18.C 19.B 20.A 21. D 22.B
23. D 24. B 25.B
二、材料解析题
26.①西域服从西汉;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派官员管理西域。(3分)②西域反叛王莽统治,与中原断绝关系,匈奴又控制西域。(3分)原因:王莽政权压迫西域各族王侯。(1分)③功绩:帮助西域各族摆脱束缚和奴役;恢复了西域都护;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为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探索。(5分)
27.①趋势:自19世纪后期以来茶叶和丝绸出口量下降,棉纱的进口大量增加。原因:第一,国外茶叶采取工业化生产,享有免税待遇,管理科学、严格;中国不法商人为牟利而惨假,影响中国茶叶市场信誉;(4分)第二,国外的丝绸生产技术和市场管理先进,产品更具有竞争力(2分);国外棉纱的生产效率高,价格低廉;清政府不能履行对外贸易的领导和管理职能。(3分)第三,外国对华贸易有不平等条约保护。(2分)
②认识:一个国家的贸易发展必须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组织管理为基础。(2分)在对外贸易中要发挥政府的作用。(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同样给分)
28.①经历了共和国时期的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三个阶段。(3分)国家政权所属问题。(2分)
②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尚不成熟;(2分)英国有尊重议会的历史传统,崇尚中庸;(2分)共和国试验和“复辟解决”相继失败,“光荣革命”成功。(2分)
③认识:一种新的政体的确立要经历曲折和反复;(1分)一定的政治体制最终能否确立主要取决于国情(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
三、问答题
29.新航路开辟提供交通条件;西方耶酥会传教士希望向中国传教;传教士带来一些西方的科学技术;中国出现一些愿意接受西方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8分)西方科学技术东传,给我国传统科学技术带来新因素。(2分)
30.①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重新加紧了对中国的压迫,在列强的策划下,军阀混战,“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二七”大罢工后,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加快了同国民党的合作;孙中山在遭到多次失败后,深感国民党应当进行改组,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建议。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5分)②重大发展: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节制资本;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4分)③主要影响: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兴起;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人民群众受到了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5分)
31.原因:二战后至50年代初,西欧国家凭借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经济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2分)50年代于70年代,各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采取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各国间的经济联系。(5分)
影响:开始为摆脱美的控制,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在政治上,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促使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崩溃;政治上,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极大冲击着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4分)
趋势:西欧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1分)西欧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其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随着西欧力量的加强,它正在形成为世界的一极。(1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