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qtxwzzsl:《内战烽火》
qtxwzzsl:我眼中的武则
qtxwzzsl:初中历史教学
最新热门    
 
qtxwzzsl: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教学

时间:2009-10-18 17:14:19  来源:qtxwzzsl
 
 

qtxwzzsl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109740/index.shtml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以“问题”为基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是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式。本文试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问题意识”的提出

(一)教学是寻找问题的答案还是发现和研究更多的问题?

笔者曾在历史教学采用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这种教学指导思想可以描述为: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此思维得到发展,科学精神同时也得以培养。然而,问题出现了:

笔者在高一年级两个班级讲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使用的是同样的教案,教学目标一致,创设的问题情景也相似,都是以课堂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先在甲班开始教学。随着讨论深入,学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有些超出了教师备课范围,确实令人“难以招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学生似乎受到了刺激,问题越提越多,内容变得越来越怪,情绪也越发高涨。可以想象,这是一堂问题繁多,很多问题又不能解决的“问题课”。

课后,笔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查阅资料,做了详实的解答准备。为“防范”在乙班教学时再现此类突发事件,笔者将可能引发学生漫无边际提问的环节统统删去,并精心设计了可按教师意图讨论的系列思考题,用以诱导“偏离主题”发言的学生能“迷途知返”,回到“正题”上来。这一招果然奏效,教师提出预设问题“先发制人”,接着引导学生找到答案。学生似乎想说什么,但未能如愿。就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各种问题的答案皆接近教材上所给的参考答案。课堂气氛沉稳而有序。即使在气氛活跃的网络教学“二战在线”自由讨论时,学生也能自觉引用教材的观点和语言来回答教师设计的讨论题。不难看出,乙班的这堂课圆满达成了教学目标。

一周后的历史课上,笔者提出“你在学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的复习题之后,乙班学生先是一脸茫然,然后有人翻阅教材,有人冥思苦想,显然都在认真回忆教师曾是怎么说的。而甲班学生的行为则相反:在听懂问题后,他们立即兴奋起来,纷纷踊跃起身,七嘴八舌畅述心得。其观点有认同教师的,更有冲突的,也有随大流的。

甲乙两班的教学程序如下:

甲班 教师:提出问题 → 学生:发现更多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乙班 教师:提出问题 → 学生:解答了问题接受答案,回想答案

从两个班教学过程中看,学生获取学习信息量的多寡是不言而喻的,利用信息进行科学创新精神的态度也截然不同。造成两班学生萌发问题意识差异性的显性因子,当然是教师备课;在乙班上课内容准备得太详细,而在甲班却是不够充分。教师没有预计到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的各种思维发散途径,也不可能预设问题的答案,这是扩大这种差异性的隐性因子。而恰恰是这点客观上为学生发现更多新问题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换言之,如果我们采取引导学生获取预设答案的教学行为,学生则易于模仿反馈同等量的记忆或回忆信息,这是简单的拷贝,毫无新意;相反,我们不给现成的答案,学生就会自己获取更多寻找新答案的有效信息。

为了证明这一点,笔者在甲、乙两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教师备课:

甲、乙两班教案相同之处是: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情境的设计,编制供学生用的“自学提纲”(包括识记知识、历史阐释能力要求、思考题等)。不同之处是:甲班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为了使学生发现更多的新问题。乙班的则是引导学生获得问题的答案。

 

 

教学策略:

①问题的设计:在新课教学开始阶段,甲班启用起始性问题,常涉及教学重点。这些问题仅做备用,数量一般不超过3个,所有问题都不拟定“参考答案”,仅确定几个“关键词”。在乙班则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套思考题,或是与之相关的学科思维能力训练方案以及回答预设题的要点(答案)。

②学习材料:在甲班提供的与教材观点相左的课外有关材料显然多于乙班,并且提供参考书目。向乙班学生提供的课外有关材料仅以补充说明教材的为主。

③教学方法:在甲班采用自由讨论,相互辩论和师生共同答疑等互动型教学方法。在乙班则沿袭“我问你答”接受型的讲授与训练。

④评价方式:甲班不随堂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乙班在课内做同步练习,而后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作出形成性评价。

教学过程:

甲班

步骤1 教师:(提供问题情景)

A. 指导学生以“自学提纲”为导向,阅读教材,阅读课外有关材料,同时记下疑问。

B.请学生先提出阅读中的疑问,然后归纳出若干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C.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要求:①注意教材编者是怎样解答你的问题;②谈谈你对编者论述的看法或评价,鼓励质疑。

步骤2 学生:就阅读教材中的共同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气氛与平时一样,无特殊变化)

学生甲:用有别于教材专题描述性语言来陈述己见,否定编者的论述,对教材的知识点乃至方法论等提出质疑。

学生乙:部分接受编者的观点,对某些论述提出不同看法。

学生丙:同意编者的观点,但仍有某些疑问。

学生丁:用教材中的知识、观点来回答同学的疑问。

(此时常会出现争论,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教师:既不提供问题的答案,也不否定现成的答案,只是针对学生提出的某些概念性术语予以说明或解释;对学生在课堂争论时出现的事实和信息的偏差作出必要的指导或纠正;介绍相关学科研究的新观点、新资料。必要时故意疏忽解答问题的某些要素,露个破绽,引诱学生加深探索,鼓励独立解决问题。

步骤3 生/师:作课堂知识小结,归纳大家争论的问题及其焦点。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资料,查阅途径等。而后,师生确定下节课讨论的问题,或是把它选为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内容。

乙班

步骤1 教师:提供问题情景。

A.指导学生以“自学提纲”为导向,边阅读教材,边记下疑问。

B.请学生先提出疑问,然后归纳出若干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C.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教材有关章节,注重编者的叙述。

步骤2 学生:对编者的论述提出质疑。

步骤3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中选择与备课预设相似的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向预设答案迈进。

步骤4 教师:作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讲评作业,以参考答案为标准评价学生作业。)

一个学期后,笔者对甲、乙两班学生学习行为作了观察,调查情况统计如下:

教学实验分析:

①采用从问题到问题的教学策略的甲班,学生的外显行为表现为“问题成堆”,对问题的敏感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渴望程度与冲动情绪尤为明显。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出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这正好为不断解决和研究问题提供了丰富源泉和不竭动力。

②采用从问题到答案教学策略的乙班,学生的外显行为表现为“问题都解决”了。他们惯于接受教材或老师的观点,学习规范复述或解答教师和教材提出的思考题,满足于掌握性学习评价。不难看出,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科学创新精神,获取的仅仅是现成知识,或者说是公认的人类间接知识。

③教学实验表明,我们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会直接影响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发展。

什么是“问题意识”?我们怎样才能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怎样才能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将知识转化为探究问题的科学素养?简单说来,问题意识是人们对未知客观事物做出的自觉的心理反映,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其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探究。从理论上讲,“问题意识”的求异特质与科学精神的自由探索和怀疑批判紧密相通。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讲,“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逻辑起点。它与人的智力水平、文化程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却与人的教育影响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中经常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科学创新精神的原动力,同时也是提高科学素养的切入点。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教学过程究竟是寻找现成答案的解析过程,还是发现更多新问题的研究过程,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探讨与深思。

(二)提出和解决问题等同于“问题意识”吗?

我们将发现更多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创设鼓励学生提问的教学环境,这只是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下意识表现,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的问题意识都会得到发展。笔者在甲班作了三个月的实验后,对以下情况统计(见表)。

类别

A类

B类

C类

2001年4月

18

23

6

2001年5月

11

28

8

2001年6月

5

32

10

行为

经常质疑(每堂课至少提出一次疑问) 有时提出问题,提问次数越来越少 不参与(基本上不提问,也不参与讨论)

态度

积极性高 兴趣不大,希望老师讲解 不喜欢

统计结果出乎笔者意料。从上述统计数字看,学生提问的人数呈减少趋势。笔者对甲班A类5位始终保持提问热情的学生作了调查。调查发现,从外因来看,这些学生从最初参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讨论时,都受到过老师和同学普遍的认同与欣赏,他们提出的问题从开始的层出不穷,一直到后来的纲举目张,经历了问题意识的升华阶段。正如其中一位学生所言:“每节课都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关键是找最重要的。”他们不仅寻觅热点上的问题,更注意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基本特征,史实结论的合理性。他们善于运用知识经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从内因来看,他们对问题理性的思考与探究正是提高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调查表明:我们不仅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景,更重要的是运用教育新理念,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创造和谐教学气氛。“问题意识”不只是能提出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揭示问题的本质。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和强化“问题意识”的关键。提升“问题意识”的科学内涵,使之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科学素养。

统计结果显示甲班学生提问人数呈减少趋势。笔者结合问卷调查,找学生个别了解,发现影响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困难因素是:

学生方面:a.提出的问题太多,不知道解决哪个问题好。b.提出的问题,讨论了半天也无法解决,最后还是要听老师的。C.老师讲的一些方法在解答问题中有时用不上,自己又看不出问题。

教师方面:a.观念问题:老想着完成认知目标,传授的应是准确的知识(答案)。b顾虑重重:教学过程中怕学生提得问题太离谱,影响尊严;怕学生提得问题太多,影响教学进度;怕学生答得不全面,不准确。C. 使用不当的策略。

可以说,甲班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呈下降趋势,至少部分原因来自教师创设“问题教学”的语境相似,思路变化不大,使用“创设问题”的相似教学环境,并采用的是同一指导策略。这样,就或多或少阻碍了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开拓与发展。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我认为:

(一)教师的观念

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包括不迷信权威、自由探索、怀疑和批判精神,不断进取创新,对科技的了解等。步入科学殿堂的台阶是研究和解决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新观念。

历史教学活动一项基本任务是,利用或创设“问题意识”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激发认知需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而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民主宽容的态度是实现这两个条件的前提。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学习者个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习活动中发展的,“问题意识”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构建才能发展,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教师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也消除了学生过分依赖别人帮助的幻想。

(二)教学策略

第一阶段:培养发现问题的习惯。

第一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讲,学生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认知冲突与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对高中学生来说,用符号(文字材料)的方式创设冲突情景是常用的教学方式。我们把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看做学习过程的开始。学习材料主要是教材和与教材内容相关课外阅读材料。一般来说,阅读教材可以引起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直接的认知冲突。课外材料信息量大,其中某些观点常与教材相左,论证的方法也呈多样性。此时,我们除了对学生作阅读方法指导外,还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对材料观点、结论、论证方式的概括与提炼,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例如,笔者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关于19世纪末美国提出对华政策“门户开放”政策的教学时,向学生提供两份课外学习材料:“2001年中美关系大事记”和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节选)。

第二步:鼓励学生质疑与设疑。学生在接收新信息时,我们要引导他们对信息中的观点、结论、方法大胆地提出质疑。鼓励质疑和设疑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它能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增进自觉产生新认知需求,为解决问题、探究新问题做好了准备。

学生在接收新信息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而表现出困惑不解。此时,需要指导他们集中和筛选问题,逐步明确问题的指向,形成有研究价值的主要问题。

这些指导旨在培养学生在输入新信息时养成储存有效信息的潜意识,并自动对它们进行扫描与跟踪,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只要学习者能得心应手生成和处理信息,并生成更多有效问题,同时,懂得如何避开无效信息的纠缠,那么,学生从“问题意识”中激发出来的科学精神要远比从“以单一问题去引导学生寻找一个或若干个答案”的“答案意识”中所获取的要强得多。学习者懂得如何避开问题,恰好说明他们知道怎样探究问题。“笑而不答心自闲”就是这个道理。鼓励学生质疑与设疑,正是培养学生在输出信息时养成思考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形成渗透式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独立获取知识,促进知识迁移,为研究问题做好准备。仍以“19世纪末美国提出对华政策‘门户开放’政策的教学”为例。当笔者向学生提供两篇课外学习资料后,学生注意力立即转向文章。在安静阅读之后,文章引发了学生众多问题。经过讨论和集中筛选,确定了几个主要问题,如“从‘门户开放政策’到‘撞机事件’看美国对华政策”“谈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等。

第二阶段:在研究、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

第一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发现问题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对问题多做假设性回答。做法是:①鼓励学生提出假设与做出假设性的回答。尽管学生做出的假设性回答大都来自原认知结构,在很多情况下带有猜测成分,教师还是要允许他们大胆发表。正是在这一论证假设的过程中,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假设及其答案都会自动被淘汰,大大降低了其中的无效信息。②引导学生归纳假设,鼓励删除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的假设。

第二步:引导学生努力求证,发现新问题确定假设之后就进入了求证阶段(学习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通过求证获取科学结论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新问题的过程。此时,教师要千方百计要让学生已被激发的学习兴趣能持续下去,要始终把指导重点放在促进学生自觉认知,促使需求处于渴望状态之中。具体的指导是:①拓宽问题。拓宽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例如,笔者在关于19世纪末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教学时,可将问题拓宽为: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输出开始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美国为什么提出适应商品输出的门户开放政策?②把问题分解为更多的子问题。例如,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可从事实与情况“是什么”的角度分解为:何时提出,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等(陈述性知识)。又可从原则、途径、手段等的“为什么”、“怎么样”进行分解。例如:比较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和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的异同(程序性知识)。当然,也可从意义与价值的角度来划分,例如:比较近代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当今美国的对华政策,其中说明了什么问题(评价性知识)。③重新排列组合,得出更新的问题。例如,概述自鸦片战争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及主要活动,并分析其中的相同点。④扩大或缩小问题。例如,试分析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必然性(从背景角度设问,缩小问题)。从中国近代史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看美国自独立以来对外政策的演变(扩大问题)。⑤联想与关联问题。例如: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和美国对美洲的门罗主义;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和美国对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等。⑥延缓评价问题。教师不要学生急于评价自己对问题求证的结果,尤其不要急于作出否定性的评价,应注重信息量的积累。学生正是在量变的学习积累中,才有可能探索和发现更新的问题,才有可能思考研究问题,才有可能逐步接近事物的本质。

在这个“重过程”的学习中,教师最基本做法是:自始至终引导学生不断向自己提问,由问题生成更多的新问题。让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前学会删除本该不成问题的问题,学会如何升华实质性问题。这样可以使假设由原来模糊和笼统逐渐变得清晰与明朗,使学习和思维的指向更加确定。与此同时,学生在获得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之后,再去发现新问题,修正原有的假设……循环往复,不断发展自己。学生个体通过“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使原先获取知识的方式“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批判的、自觉探索问题的较高科学素养。

三、结 论

“问题意识”并不是简单提出和解决问题,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它是科学创新精神的原动力。其实质是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跨学科研究课题,在历史学科中如何进行深入探索很值得研究。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是提高“问题意识”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形成渗透式思考问题的科学研究品质,养成自主研究的学习品质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抓住内化学习者科学精神的各个重要环节,掌握教学策略,不失时机进行实践与探索。只有学习者高度重视科学创新的整个学习过程,才有可能逐步形成独立获取知识,促进知识迁移能力,初步奠定具有个性特点独立研究问题的科学精神。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