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杨志才 陈国兵:浅议高
杨志才:生动的历史与历
杨志才:人民版必修I教
 博物馆文化 的再认识/
最新热门    
 
杨志才:“史学争鸣”与历史课程建设

时间:2009-10-18 17:16:45  来源:杨志才
 

史学争鸣写进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科学性和授课策略

 

【摘  要】人民版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将有史学争议的问题明确地写在教科书中,并通过显著的栏目表现出来,这是教科书编写过程中的重大探索。这一做法是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如何恰当地实施教学?这是本文探索的焦点。

 

【关键词】“史学争鸣”  中学历史教科书   科学性   授课策略

 

由于世界观、方法论的差异,史学家对相同的史实常常会得出不同的史学见解。过去,中学历史教科书在编写常常把某种主流观点采信为定论,这是有悖于科学精神的。人民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次正视这种史学分歧的存在,以求实的眼光审视和取舍这些素材,以“史学争鸣”栏目专题介绍史学界的分歧和争论,开了史学争议进入教科书之先河。这是历史教材编写思想的创新,是教材建设走向科学和规范的体现。那么,这种新举措是否必要,是否具有科学性?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处理这部分知识?带着这个崭新的话题,笔者做了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史学争议的问题写进教科书的必要性和科学性问题

1、必要性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的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健康,要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价值观,要求改变过去让学生成为知识容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鉴于这一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很多的历史的描述是一种尽可能客观、合理的推理和解释。教材讲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作者认识中的历史。”实验教科书在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面对的是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因此,充分尊重当前史学界的前沿观点和对焦点问题的分歧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罩在教科书上的神秘光环逐渐褪去,人们更加理智地将教科书定位为一种最常用的学习材料。过去,人们的观念中一直坚持教科书中的知识和观点必须是科学上已经形成定论的真理性的知识,认为尚有争议的知识不应该进入教科书。这种观念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学历史教学一直推行一种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惟本主义”教育观,这种寄存于应试教育氛围中的教育模式把教科书里的知识当成真理顶礼膜拜。整合教材、精讲教材、考查教材知识点几乎成为课堂教学和历史教学评价的全部内容,因此也造成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所持观点的严重依赖,这就使教科书的编写者在知识的定位和选择上不敢涉及存在争议的史学问题。其实,由于史学本身的人文科学特征和新的研究手段的涌现,许多我们过去认定为是真理性的知识正在接受着史学界质疑和拷问,若是将这些问题都拒绝于教科书之外,那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本没有任何思想的文字空壳。因此,必须打破传统教材观对教科书编写的思想束缚,在历史教科书中适当而科学地介绍当前史学研究的一些争论。例如,对于两次工业革命的评价,旧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一直关注其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积极意义和影响。其实,对于一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工业革命成果,人们越来越清楚它正在暴露出来的巨大的负面效应。作为历史教科书应该把人类的认识和担忧准确地表达出来,教会学生从历史和文明发展地角度去反思重大的历史。人民版教科书以“史学争鸣”列出来自史学界的两种不同的呼声,教育效果极其明显。

 

 

 

2、科学性

 

一种创新和探索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把属于史学研究的学术争论写进高中生的历史教科书是否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是否有成人化的嫌疑,是否能对中学历史教育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这是关系到教材改革前途的重大问题。目前,对人民版实验教科书的这一改革,一线教师并未引起强烈的关注,目前的教材研究专论中也鲜有提及,是否出于对这一现象的实用性和科学性的怀疑呢?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首先对实验教科书中这种新的形式进行定位。从在课程资源中的地位来看,“史学争鸣”只是教材正文内容的“辅读内容”,不属于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范畴,仅是服务于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内容上看,它与史学研究有本质差异,仅仅是介绍史学界在某个问题上的争议,简要介绍争议的核心内容,只是个摘要和书签,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因此,是完全建立在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之上的,符合中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和学习心理。

 

其次,从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心理和兴趣指向来分析,将带有史学争鸣的问题写进教科书,适当提及人们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的“谜团”,对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作为人文学科,历史教材知识的可读性强,除非历史背景、语言和文字的障碍,中学生一般都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基本的历史史实脉络和史学道理,因此,如果历史教科书仅仅停留在简单史实和观点的介绍,历史教学仅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和讲解,学生是难以形成足够的探究兴趣的。过去,我们化很多时间讨论的“历史知识人人喜欢,历史学科统治力不强”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从学习者的角度去看,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教科书本身探究性资源缺乏、互动性太弱造成的。中学生的求知欲强,求异心理突出,一般不满足于固定结论的说教。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科书编写必须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样才会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朱汉国先生在谈及人民版实验教科书编写原则的时候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原则,注重与学术发展的联系,做到有利于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养成。何成刚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应该时刻留意编写内容的研究动态。如果教科书一味追求史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很容易导致历史教科书观点取舍的保守和滞后。任世江先生说,中学历史教科书要重史实就必须研究和权衡学术成果,力求传达历史的真相。基于这些观点,把有史学争议的问题写进教科书是一种符合当前课程改革趋势和学生能力发展趋势的科学探索。

 

 

 

二、“史学争鸣”栏目的总体特征和存在的不足

 

1、总体特征

 

人民版实验教科书必修(一)至(三)“史学争鸣”栏目共选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学术争议17处。从总体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结构简约,叙述形式多样

 

基于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教科书对知识的概括性要求,“史学争鸣”内容的叙述结构较为简洁,一般只涉及分歧的主题和简要的观点。在17处引述的“争鸣”中,表述的方式并不一样,有对争鸣双方观点的陈述,例如东西方史学界对“冷战”根源的争论;也有通过设问的方式展示多方的分歧,例如对于美国联邦宪法的不同看法等。

 

(2)、表述语言富于启发和引导

 

正是出于对争议问题的关注,同时为了突出教科书与学习者的互动性,教科书对争论观点的导出和争论观点的叙述都很讲究启发和引导,诸如“谁打败了日本?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说理由”等。

 

(3)、有明显的人文教育选材倾向

 

出于突出情感价值观培养的时代要求,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在选用史学争议时,注重对应关注人类发展的重大主题,注意讨论影响文明进程的重要历史,注重影响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史实,如民族抗争、民主法制、文明进程、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等。教育意义深远,价值很高。

 

2、存在的不足和改善建议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作为重要创新的栏目,“史学争鸣”在格式和内容选择及表述上还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教材对“史学争鸣”内容的选择还不够慎重,且缺乏整体把握。从而造成教材资源空间的浪费和对教科书论述主题的冲击,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必修二126页所引用的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18年执政的评价与课文正文部分的表述观点基本一致,而且引述部分没有任何争鸣的内容,但却以“史学争鸣”出现,似乎欠妥。必修二第7页,关于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明显属于史学界的争议,但教材并未将这方面内容纳入“史学争鸣”,令人费解。建议在教材修订的过程中删除与正文内容重复的部分,如果属于资料补充的内容,建议以“资料卡片”的形式重新进行编写。

 

第二,教材在“史学争鸣”和教材正文的关系上处理欠妥。作为辅读材料,“史学争鸣”只应该补充介绍与正文所述理论的不同史学观点,不应该割裂正文和“史学争鸣”的关系,更不应该通过“史学争鸣”的方式替代本应该在正文中加以介绍的重要知识。例如,再如,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这是课程标准中重要知识,教科书在正文叙述中未作任何陈述,仅仅在“史学争鸣”中提及史学界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时间和能不能自行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争论和分歧,这显然是不够慎重的。

 

 

 

第三、教材在栏目名称的设置上不够精致,名称使用不够统一。在人民版教材中,辅助材料分为“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学习思考”和“史学争鸣”四种形式,在三本必修教材共17处有关史学争议的素材中有14处列为“史学争鸣”,还有3处列为“史家争鸣”。笔者通过对所选择内容的分析,17处“争鸣”当属一种性质的内容,并无本质区别。如果没有本质区别,还是统一为好。

第四,“史学争鸣”在叙述的严谨性方面还不够成熟。既是史学争鸣,争鸣的各方虽不要求一一列出,但最起码交代观点的大致来源。否则,没有根据地漫谈对学生的严谨的学习品质的养成是没有好处的。例如“有人认为……有人认为……”,这样的叙述终究有点随意,与教科书的严谨和精致相去甚远。还有一些类似的表述,此处不作详细列举。

 

四、“史学争鸣”的授课原则和策略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是课程资源的第三次扩张,是对教科书编写思想、体例的又一次创作。教材编写者的教育意图的实现完全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和演绎,无论教材的涉及理念如何先进,构思如何严谨,离开教师的有效设计和重新创作,其设计的效能就无法体现出来。在“史学争鸣”栏目的理解和使用过程中,我们觉得用好这个资源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或策略。

 

1、摆正教材辅读材料的课堂地位

 

对“史学争鸣”这种“辅读内容”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服务于课堂主干知识的教学,一定要符合学情的需要,不可“喧宾夺主”,也不可“无病呻吟”。另外,由于所授内容为有史学争议的问题,因此,教师对这一问题要加强研究,切不可随意发挥,使教学活动失去科学性。

 

2、注重对“史学争鸣”素材的遴选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从教教材往用教材方向转变。因此,对教材中的素材用还是不用,用多还是用少,一定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史学争鸣”是个全新角度的教材信息资源。教材的编者选用这些素材是出于对课程标准的阐释的需要。教师必须确切地考虑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何学生的心理、思维特征和对知识需求的选择性。争论的是什么,学生了解它有何用,若是有用,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以“郡县制”为例,课标的要求是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我们关注秦朝郡县制的推行,注意力应该集中在郡县制的运作方式和产生的影响。至于当时设多少郡,有哪些郡,关于郡的记录还有哪些争议,显然已经远离了必修教材的视野。再如,关于罗马法的主要成就,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内容。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了解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和对人类的贡献,至于罗马法的成就究竟在哪个领域,我认为没有任何这方面知识基础的高中生没有涉足的必要。

 

3、注重对“史学争鸣”内容的研究

 

教材的编写知识提供了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它仅仅是一个平面化的媒体。而教师必须去面对具有复杂内心和各种志趣爱好的学生。学术研究可以有争论,但学生还是希望能从自己的老师那里得到属老师的见解。因此,对于这些有史学争议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做一个“搬运工”,更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学习这些争论,然后根据自己的见解,给出一个自己的选择和倾向,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在复杂现象面前的取舍意识和能力。以“美国联邦宪法是不是一部革命性宪法”这个争论为例,我在参看了大量史学研究著作之后认为,在18世纪的美国产生这样一个崇尚民主、尊重自由,充分关注人性的宪法,这是生活在专制与独裁黑暗中的人们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伟大创造,是美利坚人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其首创精神应该值得肯定。

 

 

 

4、注重对“史学争鸣”的用法设计

 

疑问是一种资源,没有疑问的学习是没有前途的。史学界的学术争议尽管远离高中生的实际学习,但是争议给学生们带来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求知精神非常宝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无视这一栏目的存在一定要用足教科书的这一资源,巧妙设计,要避免对“史学争鸣”进行报告式的陈述。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设置情景导引教学。在历史课堂中悬念和争议是两个最能扣击学生心灵的法宝。聪明的教师决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史学争鸣”是一处很好进行利用的素材。例如,在学习“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们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要不要废除君主”这一争论设计成一段导语,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和我国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论点,提出“是不是一定要废除国王才能解决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呢?”,以此设问导入新授,并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整理形成报告的方式自行解决这一疑惑,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2)设疑开展研究性学习。既然是史学界争议的观点,分歧是其中最主要的信息,也是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在学习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时,巧妙地运用争议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很有价值。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很多,最贴切的做法就是分组讨论学习法和辩论法。例如,“谁打败了日本?”我们在讲授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正是大规模开展几年抗战60周年的时候,学生接触的抗战史料丰富,感触很深,有发表自己见解的强烈欲望。我们以此素材展开活动,效果非常好。

 

    上述见解仅仅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谬误和疏漏之处难免,请专家同仁们斧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