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吴云:“英国的历史课让
万建云:新课改背景下中
陈冬云:Webquest应用于
最新热门    
 
张凌云: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十大关系

时间:2009-10-18 17:17:30  来源:张凌云
 

张凌云:简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十大关系

    桐乡市高级中学 

     近几年来,高考历史学科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中学历史教师尤其是高三历史教师的压力相当大。多年的实践下来,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把重点放在改进教学上,变压力为动力,着重处理好这样十个方面的关系。

一、  师与生的关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相应也很大,任课教师如果仍板着面孔教书、板着面孔回答问题,不仅是不合时宜的,会使学生觉得老师“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从而“望而生畏”,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更遑论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了。如果把学习当成一桩“苦差事”、为了会考、高考而学习的时候,我觉得高中历史教学的一大半已失败了。高中学生心理相对成熟,渴望理解沟通,在历史课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应该更多,除了上课时用幽默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手段、丰富的知识、及时的鼓励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外,课后和颜悦色、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为重要,如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等。高中教师更应该从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间去,充分体现情感教学的原则,拉近师生关系,充满关爱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教与学的关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过去教师教学往往只注意自身职业的前一字“教”,但是所谓教学相长,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对待自己的学生不该企求用说教方式来达到目的,而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思考时间来躬行实践,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因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而学生受年龄等的限制,认识水平还达不到老师那一步,老师须助学、引导,将系统的书本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恰当裁剪、组织、改造和创新,化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攻重点能举一反三,破难点能搭桥引渡,而要做到这样,“首先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1]由上观之,从教的一面说,高中教学中教要“适度”,讲要“双(多)向”,要变“满堂灌”为“半堂灌”( 根据心理学有关理论,课堂上学生的最佳注意力只有20分钟左右),“一言堂”为“群言堂”。从学的一面说 ,教者要教会学生学习,学者首先要学会如何学习。从高一开始教师要教学生“会阅读”─—通过阅读理清教材的线索和基本知识结构;“会整理”——将每次试卷、每本笔记、每张卡片、每份表格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尤其是建立错题库;“会思考”——要善于从课本字里行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寻求问题的答案、运用观点等的能力;“会运用”——在练习、考试中能有较强理解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还可进行角色转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根据教学相长原理,师与生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或许教师教学、解题中有忽略的地方,学生的发现往往能补其缺漏,教师通过不耻下“闻”,充实完善了教学,师生双双受益,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渔”是重在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  分与合的关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长期以来,课程的综合和学科的分割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教育界。分科教学是人类对世界事物进行认识的必然选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而且在当代学术中,综合化、整体化过程占优势,呈现出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新特点。从2000年开始在部分省份试行3 + 综合考试。文科的综合由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组成,从试题综合性程度看,有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随着高考试题不断加强综合性,高中历史教师要认清形势,不要盲目搞综合,仍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学科的基础知识上,提高学生的单科综合分析能力,再去加强与政、地学科的联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把突出主干知识,实现整体教育,适当联系社会生活和时政热点作为基础和前提,把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运用材料以及比较分析水平作为重点,把发展多角度的多维思维作为能力培养方向,把提高理论水平视为指导和灵魂。因此,作为历史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上,首先应该“始于足下”,从历史教育的自身的特点去实践,去开拓和把握。

 

 

     四、知与能的关系——“千丈之峭,基于簣土”

传统教学重知轻能,近年来高考思维能力考查力度逐步加大,无疑能力培养应作为复习教学的重点。对于历史学科能力,“高考注重考查学习历史的潜能,即辨析史料的能力、理论阐释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辨析史料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就地取材,用足用活课本上的材料,或将教材有关表述还原成材料,在此基础上向书外拓展,扩大材料的采编量,努力做到每节课都有材料展现给学生,长此以往,熟能生巧,量变会引起质变,学生辨析能力自然会提高;其次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不在无关紧要处特别是古文中个别冷僻字词上纠缠,将有效信息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特别是阶级分析和发展变化等观点,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练就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根据心理学原理,中学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很希望在学习中面对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学生能推导解决的内容教师决不越俎代疱,而是创设“愤”、“悱”情境,必要时点拨导之,对学生的真知灼见、别有一番见地的观点予以充分肯定,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思考,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尤其注重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强调动笔前理清思路;其次要文字通顺,表达概要简洁;再次要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地表述 。强调能力培养,决不意味着削弱基础知识的教学,几乎每道能力题都考查相应的知识。从逻辑上看,知识的存在和增长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某种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前提,双基不夯实,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五、定与活的关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考改变步伐的加大,很多教师感觉越来越不适应,这除了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等外,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所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并无好坏之分、优劣之别,然而不同班级不同环境使用的功效确有不同。从高中教学的实效性来看,要多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少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多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少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少用报告式的教学方法。应指出的是每种教学方法都会因时、因地、因人产生不同的效果,如谈话法可以在复习课时运用,因为学生认知识结构中已融合了教材的知识结构。而像新课就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宜。教师不能固步自封、“敝帚自珍”老用那一套程式,也不应囿于一己之偏见,划地为牢、排斥其他,而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酿出香甜的蜂蜜, 形成既相对稳定又能灵活变化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源头活水” 。

    六、聚与散的关系——“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聚”这里指聚合思维,“散”指发散思维。以学生考试总是按教材表述按设问要求答题,思考高出教材内容的问题时,由于思维含量大,单纯按教材某一方面的表述难以考虑周全,这时就需要将思维发散开,换位思考,保持思维的流畅,坚信此处无通途,自有奔流处,一旦跳出狭隘的思维圈子,顿觉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学生一旦从“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就会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触,老师从一个角度点拨一下,他就会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找出与之联系的方面或论证的观点来。 如郑和下西洋为何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产生深远的影响?教材没有这方面的直接表述,学生的思维一打开,教师只要提示可以就中外史一些方面进行比较,学生便能找出很多理由,像郑和航行主要目的不在开辟国际市场,未能有力地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等。发散式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平时对教材多进行变通,提醒学生不要拘泥于教材表述,而应在教材阐述基础上时时予以发展、充实、创新。另一方面,在思考问题时则要瞄准和围绕设问回答,需要进行集中式思维,即聚合思维,将思维的神经聚合到设问上,“劲”往那一问上使,排除杂念,而将多端多向的思维集中在一起,紧扣题意,完成答题。

 

 

七、  纲与目的关系——“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并掌握运用的前提。对高三学生来说,必须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独木桥引上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道上来,并抓住理解的本质——认识和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由此加深认识以形成知识的体系,进而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所谓“纲张目举”,“纲”就是教材的主线。所谓基础的历史知识,主要是指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的系统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而言,包括中外历史的具体的系统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而不是课本知识的全部。强调基础知识,必须同知识结构相结合,理解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解决在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日后课堂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2]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意义还“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要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 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3]彼此联系的知识构成历史的整体,我们要认识历史的整体性,有大历史观,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外引内联、开拓前进,这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已融入世界历史发展的体系,看待这段历史,必须要眼睛向外、拓宽思路。整体性原则并不是将个体看成凝固不动的,知识可迁移,与其他知识衔接,从而实现了活化。“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掌握整个知识结构的脉络和正确的历史观,才能不被“浮云遮眼”,做到纲举目张。

    八、热与冷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热”是指与“过去的现实”密切相关的现实社会问题。过去高考尽量回避“热点”,而文科综合考试“当前可以做到的是通过国际国内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现象,或近现代中国及世界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来分析判断是非”。[4]诸如台湾问题,沿海经济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环境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等热点问题均要引起重视。就其考查的形式,一是显型的,考查与其有直接联系的;一是隐形的,考查历史上可以找到的同类内 容。高考除了考查学科知识、方法、能力、思想外,还要考查学科意识,让学生将现实与历史自觉联系起来,并从历史角度去评价、去认识,让人感觉历史并不久远、历史学的研究对现实发展有很大作用,从而保持史学旺盛的生命力。同时,高考力求通过“考试育人”反拨引导中学的“教书育人”,并藉此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考察其学用一致的智能。教师要辩证地看“热点”,既不要猜题压宝、亦步亦趋,也不要不闻不问地埋头拉车,而是在众多热点问题面前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另外,高考有时还有一种现象,有些问题“ 热”得太火爆时,往往当年避开,而等“冷却”以后再考。不管怎样,我们要在高三历史复习乃至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历史问题与现实生活问题结合起来,注意把历史知识用于指导现实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而深刻理解历史问题。

九、讲与练的关系——“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到会考、高考就加班加点地讲,题海战术是一些教师沿袭多年的教学模式,它使得学生平时难以有时间将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最后疲惫不堪地进入考场。前面提到,一堂课学生最佳注意力保持在20分钟左右,教师要选择精当的内容讲,不要“炒冷饭”,而应深化学生的认知。而节省的时间则可通过训练的方式将易分散的注意力集中,“练 ”不仅限于书面表达,可以是口头的,尽量在课后不留“硬”性作业,通过精讲活练,达到当堂学习当堂巩固的良好效果。当然,课后辅之以极少量的练习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但必须与讲、批、评等结合 起来,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同时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真正发挥其正面效应 。除此之外,大单元结束也可测试,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要注重实际效果,起到点拨的作用,才能成为讲的有益的补充。

十、史与论的关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

给学生划杠杆、背课本曾是一些老师常用的方法,其结果学生答题堆砌史实,论证苍白无力。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永不满足”的思维品格,在“知其所以然”方面和教材意犹未尽处探究,使教材内容在其胸中站得稳、立得住,宏观内容更搏大,微观内容亦丰满。其次,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举行历史基本理论的专题讲座,教学中有机渗透马克思主义观点。只有运用理论观察分析历史问题,才能站得高、看得透,高屋建瓴地进行科学正确的分析。如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类似事件:中国两次帝制复辟失败,法国波旁王朝两次复辟统治很快结束,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也只经历两任国王的很短统治。列宁曾说:“把世界历史设想成一帆风顺的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向后作巨大的跳跃,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结合列宁这一论述,对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及革命后的曲折性与历史倒退也就很容易理解:旧的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 ,时刻想夺回昔日的天堂,革命力量稍有不慎,他们便有了可乘之机,但机会即使被其抓住了,也不可能再原封不动地照旧统治了,更何况革命力量很快便会清醒,最终将封建政治势力赶出历史舞台。从众多历史事件、现象中,我们就能揭示出历史的趋势总的是发展的同时又是变化的。再次,教师要有典型示范,范例尽可能与高考题难度接近,分析答案构成,探寻为何这般论证?运用了哪些理论观点?同时进行各类题目的训练,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论证能力培养重在平时,应强调以史带论,论从史出, 寓论于史,要把理论建立于史实之上 ,又要“青出于蓝”。

     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其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需要花大气力去理顺,拙文试图从高中历史教学角度提出解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十个关系,择其要而述之,难免会出现偏颇,提请同道行家斧正。

 

 

[1]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第28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81年版  

[2]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第32页,文化教育出版社82版

 

[3]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第32页,文化教育出版社82版

 

[4] 转引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10月“综合科目(文)考试的特点——何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