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吴云:“英国的历史课让
张凌云:高中历史教学中
陈冬云:Webquest应用于
最新热门    
 
万建云: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八大必备素养

时间:2009-10-18 17:18:57  来源:万建云
 

   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八大必备素养
                   万建云


摘要:教师素养是新课改能否顺利开展的关健。面对新课改,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以下八方面的素养:一、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三、扎实深厚的教研功底;四、开阔视野,广博的知识;五、掌握全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实践研究性学习;六、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八、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关健词:新课改,中学历史,教师素养

    教师的素养即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新课改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试点和推广阶段。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新课改能否成功,教师是关健。因而,以此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我参与新课改的实践,谈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必备的素养,供各同仁参考。

一、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最基本的条件。因而,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来讲,其必备的基本素养就应是爱岗敬业的精神。再有,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而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更利于教学引导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品行、情操的形成。因而,我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还必须具备以下职业道德:

1、坚强的政治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去熏陶、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树立报国之志,付诸报国之行。否则我们教师就无法胜任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

2、献身教育的人梯精神。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强列的时代责任感和职业奉献精神。要不为社会名利所动,安心教育,始终以自己先进思想和高度责任感,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力图诲人不倦,甘为人梯,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无怨无悔地传授给学生。

3、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时代性要求教师必须追求新知,开拓进取,具备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前列,引导学生去探索最新的未知领域及其规律,也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不为时代所抛弃,最终做到“教有所向,学有所用”。

4、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法治观念。社会在法制化,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以身作则,严格自律,不做违背党和国家利益的事,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坚决按教育政策办事等。

5、对学生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偏爱”,更不应是“溺爱”;而应面向全体学生,爱得严格、爱得深沉、爱得持久和无私。

 

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我以为,新课改下,历史教师应树立四大新理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在教学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而不是以自我、教材、教学进度、考试成绩为出发点。传统的历史教育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师充当了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选择者、学生成绩的评判者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和历史结论,不敢发表主见、质疑“权威”,长期下来,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创造性被消磨。而新课改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要“以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教学中教师应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不同层次的人才。四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思维等,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

三、 扎实深厚的教研功底

    具备渊博学识的要树立学者型教师容易使学生产生仰慕感,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导。学者型的教师不仅需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通晓教育教学业务;还应有自己的、并适合于所教学生的教学思路、教学风格。新课改也要求教师由传授型向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特色型转变,把自己造就成一种创新型、全能型教师。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系统掌握史学理论、厚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理论的前提下,还应注意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以为,历史教师在专业理论修养方面必须具有:贯通古今中外的通史知识结构;鉴别和运用史料的能力;主要的分类史(如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科技史、军事史、民族史、国际关系史等)知识;关心历史教学和研究的动态,及时掌握最新信息,更新知识;养成跑博物馆、名胜古迹的习惯等。

 

四、开阔视野,广博的知识

    教师的功底决定了教学的深度和力度,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的广度也决定了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开阔与否。因而,历史教师在充实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如教师在平时可适当注意学习文物考古知识、古汉语、外语、地理学、经济学、法律学等,主动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自然交叉和综合,成为复合型教师。当然还要关心时事,了解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让学生感觉“老气横气”,而更具有时代的活力和气息,也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五、掌握全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践研究性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历史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还应积极参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摈弃强行灌输——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建立积极引导——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一、由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的为中心的转变。其二、由重分数、重“结果”向重能力、重“过程”转变。其三、由传统教学中侧重于“教师→学生”单向信息交流向师生双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其四、由重“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个性发展是历史教改的核心,历史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力争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当然,与此同时,我们教师还要有宽容精神。教师只有对学生一些不合教师本意或教材原有观点、方法的选择实行宽容,学生才会感到教师对自己挑战精神、争辩胆识的一种鼓励,从而树立起敢于质疑、善于求异的信心,发展和升华自己的创造素质,也才能最终科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正常有效地开展。

 

六、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通常来讲,历史课程的信息资源物化为六类:历史教材、图书馆资料、地方性历史课程、历史图片音像资料、历史遗迹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网络信息资源。显然,前五种资源是传统的历史课程信息资源,也是历史教师相对熟练的历史课程信息资源。而网络信息资源才是最具革命性、时代性的,因其资源充足、应用便捷,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也就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也就是说,如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分析、理解、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历史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已是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比如,在在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利于在网络,通过WebQuest主页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习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传授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对各种实物、模型、图像等的阐释来进行的。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其它形式都是辅助手段。历史教师掌握、运用语言技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目的任务完成的质量。教学实践表明,精心设计的、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教师语言,能把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形象地再现于学生的脑际;能把模糊的事理讲得条理清晰,能把枯燥的知识讲得具体、生动;能把静态的现象讲活。从而有利于启发学生去思索、探求,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的质量。

八、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教育的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如何有效处理人际关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的问题。在学校,存在着教师除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在社会,还应存在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关系。因而,作为教师而言,必须具有有效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学中,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状况。著名的“课堂中的皮格马里翁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种高期望时,学生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实际上,这里发生作用的本质,就是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良时,则学生往往会有一些逆反心理产生,从而对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抵制或拒绝,这必然影响到教育教学的直接效果和长远效果。

参考文献: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万建云 王萍.历史备考中的六字要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