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xzc 老师的读书笔记(一
xzc老师的读书笔记(二
最新热门    
 
xzc: 前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时间:2009-10-18 17:17:36  来源:xzc
 

2003年第9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刊有陈登军先生《试论前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一文,作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特别是学生头脑中的各种前概念”,“对于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为学生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这种把历史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值得学习,唯作者在文中对前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向,进而以偏概全,易对读者产生一定误导。因此,笔者试就前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正确理解前概念的影响

陈先生在文章起首就介绍了前概念,对此,笔者并无异议,从中可以看出:前概念与正确的科学概念之间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并无冲突;一是大相径庭。但陈先生在文中一再说:“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学生头脑中的各种前概念,搞清他们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其特征,”“纠正学生的前概念,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明显,他对前概念的理解偏向于后种现象。难道未经科学证明的看法和思维方式都是错的吗?依陈先生的逻辑,学生昨天“纠正”了前概念,形成了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到了今天,他们再学习新知识时,昨天所形成的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又是前概念,又变成未经科学证明而是错的了?这未免是自相矛盾。其实陈先生自己也承认“学生获得的一些感性认识,有些是正确的,”“这些正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掌握新知识”,但在具体阐释时还是不自觉的犯了偏向性错误,这倒正符合他自己在文章中得到的“晕轮效应”,即在知觉过程中将知觉对象部分不加分析扩大到其他方面的一种心理现象。

笔者以为,陈先生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向,原因可能是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论不太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而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皮亚杰的理论对当今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同化和顺应的统一是知识建构的具体体现。看来陈先生是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顺应过程而忽视了同化过程。而建构主义认为:顺应要以同化为前提,离开了顺应的一面,同化也很难真正完成,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深刻理解学习的实质。虽然陈先生在文中引用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观点,但给笔者的感觉是“六经注我”式的点缀,而且陈先生对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也缺乏全面的了解。奥苏贝尔认为:学习者必须在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有关的观念作为新知识的固定点(同化点),这样才能将新知识的意义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同时原有认知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他提出的下位学习的同化模式中,有一种形式是派生类属,即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奥苏贝尔从没有认为前概念就是错误的。

研究前概念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对学生学习过程将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历史教学。

二、前概念在教学中的意义

1、建构与环境。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能传递,只能由个体学习者构建起来。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此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写情境下的学习过程。据此,前概念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就显得非常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有自己的经验世界,有自己的巨大潜能,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试想,一个看过《三国演义》的学生和一个未看过《三国演义》的学生共同学习东汉末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哪个会学得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所以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不同的学生学习东汉末和三国时期的历史,有的会喜欢诸葛亮,有的则会喜欢孙权或其他人,这就是前概念在影响着他们产生不同的偏向。作为教师,既然不能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就应该成为学生知识建构活动的促进者,这就必须注意到学生的前概念因素。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此“材”中应该也包含了前概念因素。所以现代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多样化的、多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合作互动的、开放的、生态型的学习组织形式与相应的文化。

2、兴利与除弊。前概念对学生知识建构的影响存在着利弊两种,但陈先生仅强调了其中“弊”的一面,忽视了“利”的一面。以《三国演义》而论,同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恰刊载有《〈三国演义〉“虚构”知多少》一文,其中提到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将此书内容概括为“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虽是概数,但对学生学习东汉末和三国时期的历史总有帮助吧。所以作为教师关键是要作好对学生前概念的兴利除弊工作,使学生在学习中完成同化和顺应的作用。兴利就是要让学生前概念中对知识建构有利的一面充分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关键是引导,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从而更好的产生理解,完成知识的建构。如讲东汉末军阀割据状况,联系《三国演义》内容,由于学生对东汉政府的软弱无力是深有印象,对地方军阀的混战及其危害也是深有感触,这就达到了新课程要求学生感知历史的要求。除弊就是要消除学生前概念中不利于新知识建构的内容,此一过程实际上仍是一种知识的建构,只不过是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而与新知识进行建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关键是疏导,不能以权威的姿态强迫学生接受新的内容,而是进行充分的说理。如对《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内容当然可用正史《三国志》来进行比较得出,只是对初中生来说不现实,但有时也有其他的方法,比如其中有关羽千里走单骑投奔刘备的情节,从许都出发,西北至东岭关,到洛阳,然后东走汜水关,再南下到荥阳,至滑州,并敷衍出“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其实只要拿地图一看就明了,这样的路线完全违背当时的地理情况,分明直线可以到达,又何必在河洛平原上饶个大圈子呢?明显是虚构情节。这正说明了顺应要以同化为前提,还是利用了学生的前概念,通过说理,使学生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

 

 

3、课内与课外。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历史教学具有广博性的特点,学生不在课外占有一定历史资料是不可能在课上“动”起来的,即难以完成预期的知识建构的目标。学生在走进课堂时,在课外形成的认知结构也是前概念,但此前概念的影响有利弊两种,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课外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从教师课堂教学来看,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的积累程度,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急功近利的搞大跨越,以高中课程取代初中课程;也不能无谓的搞重复,抹杀学生的兴趣;同时必须对学生课外的阅读进行指导,尽可能的减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负面影响的前概念,形成对课堂教学有利的前概念,这样有助于提高效果。从学生课外学习来看,一是要有选择的广泛阅读,积累丰富的历史知识;二是要养成一定的辨别能力,能主动的抵制一些虚构历史的影响;三是进行及时的预复习,使课堂内外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有一定的拓展、迁移。

对前概念进行研究在教学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充分关注到学生的状况,符合目前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历史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一种尝试。笔者不才,虽斗胆就此问题与陈先生商榷,其实自己在教育心理学方面也是门外汉,是与否,还是得求教于方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