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龚奇柱:历史课程改革与
龚奇柱:树立历史教学的
最新热门    
 
龚奇柱:对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9-10-18 17:19:54  来源:龚奇柱
 

对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报 告 要 点)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龚奇柱

 

一、以改革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

●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增强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教材多样化,完善国家对基础教育教材评审制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具体要求。

●***在第三次全教会上,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提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的特殊使命,指出“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传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他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

●2001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并对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改革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

2、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进一步确立了历史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贯彻“先立后破”,实现了由大纲教材向课标教材的平稳过渡。

●制订了课标,编写了新教材,统一基本要求下的教材多样化方针开始得以落实。

●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历史课堂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历史课改有力地促进了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历史教学研究活泼,出现了一批理论成果,推动着历史课改的深入发展。

同上一轮历史课改相比,新一轮历史课改的视野更宽广(国际视野、中国国情;建立在调查研究、经验研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不限于义务教育,还包括了高中在内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的改革;更加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加重视课程改革的实施,把改革落实到课堂。无论在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上,这次改革都超过了前次。

3、历史课改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有待进一步成熟(课程的体例结构,主题与时序,教材多样化与教材特色)。

●理想的教材选用原则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长官意志。

●历史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的偏差(或穿新鞋走老路,或形式上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实验培训不完全到位,真正把握课标、教材精神的教师的比例还不大。

●实验研究相对薄弱,实验经验总结、推广不够。

●历史师资队伍薄弱,与课改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形成矛盾(课堂教学的改革、高中选修课的开设。)

●高中课改的初衷正在被异化(包括研究性学习都被纳入应试轨道,一位校长说:高中的一切改革,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底线——不降低升学率为原则。)

●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历史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更步履艰难。

●历史课改的专业队伍还没有完全形成合力,一些地区历史教研员的地位被忽视,作用未充分发挥。

这些情况说明,新课程追求的理想目标同现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同志说,新课程设计的许多理念和蓝图,实施于一人、一校、一地不难,甚至可以总结一篇经验。但要大面积推广,困难就大了。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在大面积推广的前提下新课程该怎么办。

4、直面困难,理性审视,积极推进历史课程改革

●要有改革的精神。

●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进行理性的思考。

●历史课改需要有不同观点的碰撞,需要学界朋友间的友好切磋,但这一切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

二、正确处理历史课改中的一些关系

1、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的历史课改是贯彻教育的“三个面向”和更好地适应“普九”、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背景下进行的。经过那次课改,调整了课程结构,初步实现了历史课程的多元化(综合课、活动课、选修课);增加了历史课在课程中的比例,初中增开了世界史和乡土史,高中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在“一纲多本”教材改革方针指导下,全国统一规划了八套教材,初步实现了历史教材多样化;在教材审查制度上实现了由国定制向国审制转变,建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在课程实施中,强调了“三新”培训,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开始重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各地都出现了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成功的历史教学案例。上海等地一批成功的历史教学模式的创建,北京朱尔澄等老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经验,对推动历史教学改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新一轮课改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在上一轮课改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的,无疑有一个继承问题。新课改并非完全反传统。要继承过去好的传统(新教材中采用大小字相间、每课有导语,这是继承上次课改成果)。

●国外历史教育中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经验,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值得我们借鉴。

●继承、借鉴代替不了创新。创新是历史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和历史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新一轮课改针对包括历史课程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在知识传授、学科本位、书本知识、接受学习、课程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课程管理集中状况等方面存在的“过于注重”或“过于强调”,力图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

●就历史教学的某一种方法而言,也有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历史课的讲授法,至今仍是重要方法之一。著名特级教师时宗本、陈毓秀是熟练使用讲授法的大师,他们的讲课能拨动学生心弦,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使学生在接受信息中引起心理变化、情绪变化和感受生成。如果说课堂上的讨论、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的话,那么,好的讲授引起的师生心灵的碰撞则是课堂教学中的“精神互动”、“心理互动”。讲授法要继承,但讲授法要改革,要研究与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的关系,要研究怎样讲得更有启发性,怎样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怎样实现真正的“精神互动”。

2、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新一轮课改没有否定要注重书本知识和知识传授,只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的倾向。提出三维目标,并不等于淡化基础知识。

●许多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认为,“让学生积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中学历史教材“应充分容纳历史知识,真正把历史知识当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宝贵资源”。

●我们一方面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地位,另一方面,要用新的视野去审视历史知识,要区别哪些是最基本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要懂得用什么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重基础并不等于让学生死记硬背、重复训练。

3、历史课标、历史教材、历史教学的关系

●历史课标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它提出的是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最基本的课程目标。它对历史教材的编写和历史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历史教材编写要依据课标而不囿于课标。要根据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确定课程内容,并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再创造。

●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创造性的、批判性的使用教材,在把握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筛选、重组,灵活地组织教学。××版历史教材《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一课写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三个子目,教材编写遵循的逻辑顺序是原因——结果。一位教师认为,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先从现象入手,透过现象再看事物本质,于是,教师调整了教学顺序,先通过新旧对比,生动地讲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再让学生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变化的原因,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民族区域制度的实行”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历史教师还要善于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

4、理念的前瞻性与现实可能性的关系

●坚定课改信念,努力朝着历史课标要求的目标前进。

●从国情、区情、校情、历史学科的实际地位和教师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待课改的有关要求,如教材中设计的一些活动,特别是主题活动的要求,历史教学评价中的“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学生自我评价法”等并不是每所学校都可行。川教版课标历史教材每课后的“心得与凝问”栏目,城市一些学校学生使用很好,但农村学校对此栏目的使用却多为空白。

●不宜“四面出击”,一个时期集中解决一、两个历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三、修订历史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历史教材质量

1、修订历史课标,完善历史课标

●要根据四年来的课改实践,在多方听取、认真研究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意见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如主题内容的构建怎样更科学,怎样更好地反映历史内容的时序性,体现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

●课标要为编写不同风格的历史教科书留出更大的空间。现行课标对教科书的内容和体例实际都作了严格的限制。在内容上,课标指出:“《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并使之与内容标准所要求的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在编写体例上,课标一方面说“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以利于历史教科书建设朝着丰富性和可选择性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又指出,“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更好的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改变‘难、繁、偏、旧’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既然如此,于是各个版本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主题呈现方式。

●对课标地位、作用的提法宜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一致。《纲要》提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称“《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一位课程论专家在文章中称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启发性的”。

2、打造教材编写队伍,不断提高教材质量

●历史课程改革给历史教材编写队伍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颁布的有关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查规定中,明确规定了教材编者的条件,即不但要有学科的专业素养,还应懂教育心理学,了解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熟悉中小学该门学科的教学。一位著名课程论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课程教材编审队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教科书设计理念、设计技术和评价尺度非常落后”。“一些教材编写组原本就没有教材编写的专业素质”,“又迫于时间压力,无暇顾及教材品质”。现在全国有200多套中小学教材,其中初中历史8套,高中历史4套。我们的历史教材和历史教材编写队伍有无这位专家批评的情况,是值得深思和警醒的。

●历史教材编者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教材编写组应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要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专家学者和一线的历史教师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

●历史教材的多样化不是多套(本)化,“多样”指教材特色的多样。各套历史教材都应具有自身的特色。

特色是先进课程理念的具体表现。

●历史教材的修订要根据一线教师提出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处理好主题与时序的关系,使教材反映历史发展的自身逻辑;处理好教材的前沿性与科学性的关系;要认真研究如何使历史教材不仅符合学科体系的逻辑,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逻辑,符合包括体例结构系统、文字系统、视觉符号系统、练习系统在内的编写逻辑。“十年磨一剑”。历史教材要想经过实验不被“淘汰”、“封杀”,惟有精雕细刻、不断打磨。作为一名历史教材编者,深感任重道远。

四、聚焦历史课堂,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1、课堂教学是历史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

●历史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要通过历史课堂。

●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实现。

2、依靠改革,走出历史学科困境

●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的照本宣科、灌输知识、机械训练和学生的死记硬背,严重影响了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历史课和历史教师的形象,影响了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师的地位。只有依靠改革,历史教学、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师才能走出困境。今年《历史教学》的3-5期,连续发表了山东青岛市历史教研员陆安同志三篇文章,读后深受启发。青岛通过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使“缺乏功利驱动的历史课”走出了困境,使多年被冷落的历史教师找回了“失落已久的职业自豪和创造自信”。青岛的经验值得研究。

●就全国多数地区和学校的历史教学而言,当前应有针对性的集中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要变“记忆型”的历史教学为“思维型”的历史教学,变传递历史知识为中心为以对话为中心,让学生喜欢历史课,让历史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二是要克服历史课满堂问答、学生小组讨论频繁的形式主义倾向,使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历史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并不等于学生主动参与。不具开放性、挑战性、探索性的简单问题也让学生小组讨论,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给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历史教师要围绕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科研理论、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修提高,要重视以教学案例为载体进行教学反思,这种反思不仅有对教学中闪耀着新教学理念的精彩片断的回顾和成功经验的总结,更有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剖析,它有利于将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成为教育智慧。最近某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及点评》,每课教案都设置了“教学后记”,“后记”包括对教学目标定位的反思、对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问题的反思、对身边历史课程资源利用的反思,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反思。这种批判性的反思,无疑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加强历史校本教研,要善于把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把问题变成课题,通过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将问题解决。

五、重视历史课程实验的总结,认真研究问题,推广实验的经验和成果

1、搞好实验总结是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历史课程专业人员和实验教师的共同任务

2、要搞好阶段实验总结和实验周期总结

●历史教师可围绕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情况进行总结。

●历史课程专业人员可侧重围绕历史课程、历史教材的适应性进行总结。

●教研部门可侧重围绕新课改中的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总结。

●要关注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的阶段实验总结,认真分析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要充分利用先行实验地区的历史课改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六、整合历史课改专业队伍的力量,尤其要充分发挥历史教研员在课改中的作用

1、整合历史课改专业队伍的力量

●广大历史教师是历史课改的主力。

●历史课改的专业队伍除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外,还包括历史课程编制的专业人员、教材审查专家、高校历史课程研究专家、历史教研专家、出版社和历史教学传媒的专家。上述专家在各自的工作(研究)领域,对历史课程改革都有着重要作用。

●要提倡上述几支专业队伍人员的相互对话。如教材审查委员可以面对面的评审,并针对教材审查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编者进行培训。建议上级***门举办专门的培训班,请高校历史课程专家为历史教材的编写人员讲授教材的编制技术。

2、要充分发挥教研员在课改中的作用

●课改前期,国家较多的依靠高校的课改专家,因为他们有较高的课程理论素养,视野开阔,便于为有关课改的方针、政策提供理论支撑,这是应当的。但在历史课改进入全面推广的今天,广大历史教师面临着如何操作的问题。要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除继续发挥高校专家的重要作用外,还离不开各级教研机构和历史教研员的具体指导。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在教研员的三项任务中,研究是第一位的。只有在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即专业引领作用,也才能真正满足教师的需要,为教师服好务。这是教研员职业特点决定的。

●教研员要引领教师研究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学科教育发展的趋势,研究不断更新的教育思想,研究课程标准和区域内使用的多种版本的历史教材。教研员不仅在职业道德上,还要在学识、研究上成为教师的榜样。教研员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能力结构,这种能力包括历史教研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在新一轮课改中,历史教研员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或直接参与课标制定的研究,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的编写;或与历史教师一起研究怎样调整、重构、改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怎样对这些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拓展、整合,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怎样把理想的课程形态、文本的课程形态变成实践的课程形态和经验的课程形态。这都加大了教研员的研究责任。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也进一步加大了教研员的责任。“专家引领”离不开教研员,“同伴交流”离不开教研员,“教学反思”更离不开教研员的指导。在指导教学反思中,教研员要帮助教师强化反思意识、知道反思内容、掌握反思策略,帮助教师带着问题研究(行动研究),帮助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历史教学实践,使教学行为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区县一级的一般性历史备课活动减少了,要求历史教研员工作要更深入,要求教研员在同教师的对话中,对教学中的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总之,在历史课改深入进行的背景下,教研职能在转变,教研员的角色在重新定位。每位教研员都可在课改中大显身手。

同志们,去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年会的总结发言中,我曾提出七个课改中的问题供大家研讨。今天我的发言,算是对其中一些问题的自问自答,作为历史教材编写队伍和历史教研、历史教育科研队伍中的一名老兵,深感理论十分肤浅。仅凭着直觉、自身的经历和学习体会,对新一轮历史课改说了一些看法,抛砖引玉,请批评指正。谢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