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学习指导三:材料型选择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三:沧
人民版必修三:近代以来
必修三:马克思主义的诞
必修三:程朱理学的产生
新课程专题三:古代中国
许倬云《西周史》选载(
最新热门    
 
刘登三:人教版历史教材几点瑕疵

时间:2009-10-18 17:21:31  来源:刘登三
 

 

     刘登三: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几点瑕疵


《桃花源记》不是田园诗 《必修III》33页 [历史纵横]部分在提到陶渊明时说“东晋诗人陶渊明……用率真自然的笔调,朴实恬淡的风格,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田园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及诗序《桃花源记》尤为著名。“尤为著名”暗指《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及诗序《桃花源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田园诗,但《桃花源记》是散文,应该不是诗,更不会是田园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有这篇文章。历史教材的叙述最好和语文一致,编者可以删去“及诗序《桃花源记》”,也可以改为“他的散文也很著名,《桃花源记》流传甚广。”这样处理似乎更完美。

 

辛弃疾的《破阵子》词 《必修III》35页 “辛弃疾……作品以豪放为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语以寄》等,是其豪放词的代表作。”常见的中学语文教材上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词的名称都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少了一个“赋”字,且改“壮词”为“壮语”,又省去了“之”字,笔者认为语文教材中的表述更准确。

 

“欧洲”与“西欧” 《选修I》112页亚历山大二世画像下的介绍文字:“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年轻时广泛出游,到过欧洲……”。传统上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他的经济、政治中心都在其领土的欧洲部分,莫斯科、圣彼得堡都是欧洲城市,试想哪一位沙皇没到过欧洲?编者要强调亚历山大二世广泛出游,见多识广,“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在此把“欧洲”改为“西欧”便准确了。

 

一个引起误解的注释 《必修III》67页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相关内容叙述道“同时,各地出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也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开始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 。在同一页下就这句话给出的注释[1]中又说到“《新青年》从1920年9月1日出版的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理论刊物。”这一注释极易引起误解,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诞生的,《新青年》怎么可能在1920年成为党的理论刊物?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的教学参考书(2003)强调“1923年6月《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刊物,一直到1926年七月停刊;其间有几次休刊” (P140)。新教材编者的意思可能是说《新青年》从1920年9月1日出版的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理论刊物(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成立时的名称就叫共产党,但她实际上是党的早期组织),笔者认为教材中的这一注释没有必要,有了它反而容易引起误解,不如删去。

 

刘登三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68490/archives/2007/402555.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