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学习指导三:材料型选择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三:沧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设计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商业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政策专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单
李明赞:从历史教学的角
广雅:实验区高一历史必
高一历史必修2单元测验
最新热门    
 
必修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时间:2009-10-18 17:21:29  来源:本站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知道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基本主张,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知道《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主要内容,理解《共产党宣言》发表的重要意义。

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幸福呕心沥血的成果,它的诞生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所引用的材料,培养学生解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分析本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节与其他章节内容的联系、对比,提高学生分析、对比、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开始显示出其伟大的历史作用。而它的失败说明历史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青年时期都非常勤奋好学,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以此引导他们努力、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导语

本课的导语引用了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考试中所写的作文中的一句话,以此表明马克思从小就树立了为全人类的福利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伟大志向。正是有了这种伟大的志向,马克思才会刻苦勤奋地学习、工作,最终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子目内容

工人运动和空想社会主义  本目的重点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第一段指出工业化大生产给广大劳动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它是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相继爆发的根本原因。并说明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第二段表明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并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第三段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并指出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才是解决社会矛盾的真正良方。

《共产党宣言》  本目的重点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第一段叙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小就树立了为全人类的福址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并付之以辛勤的学习和工作。第二段《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及基本情况。第三段阐述了《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伟大历史意义。第四段阐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理论上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还积极投入到革命实践中去。

 

三、教学资料库

1、历史事实简介

(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9世纪30到40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发生了三大著名的工人运动。那就是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

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

1830年7月,法国工人阶级积极参加推翻波旁王朝的斗争,希望争得共和制度,获得政治权利,改善生活境遇。但“七月王朝”建立后,他们的处境反而更加恶化。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就是反抗这个统治的集中表现。

里昂是法国的纺织业中心,当时这里工场手工业占主要地位,同时存在着大量的家庭手工业。纺织工人多数是小作坊主和帮工,他们受工场主和包买商的双重剥削,生活极端贫穷,女工和童工更加悲惨。他们每天工作15-18小时,只得到15个苏的工资,仅相当于一磅面包的价格。

1831年5月9日,里昂工人曾多次要求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资。10月25日,劳资双方代表经过谈判议定了新的工资标准。但当6000多名工人到省长公署门前举行示威,要求里昂地方当局批准这个工资草案时,资本家却背弃诺言,反而停止向织工订货,威胁织工的生存。织工们忍无可忍,于是在11月21日清晨发动了起义。起义工人成立了一个工人委员会作为临时的指挥机构。工人们提出了“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表达了斗争的决心。他们手持长矛、腰刀、棍棒和步枪等简陋武器进行顽强战斗,夺取了敌军的大炮,攻占了国民军的营房和武器库。经过三天英勇奋战,到23 日,起义工人击败政府军,占领了里昂市,拘禁了市长(后又释放),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战斗一直持续到12月3日,资产阶级从巴黎调来6万名政府军,起义才被镇压下去。

1831年起义虽然失败了,却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劳动者只有组织起来,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才能改善自己的命运。”1834年2月初,政府逮捕工人互助会的领袖,3月25日颁布禁止工人集会结社的法令,引起了里昂工人的第二次起义。禁止工人结社法通过以后,里昂工人坚定地宣布:“决不在这样无理的桎梏下低头,集会决不停止。根据一项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即劳动谋生的权利,他们知道如何以一个自由人应有的一切权利来反对任何蛮横的企图,他们决不惜任何牺牲来保卫任何强权所不能夺取的这项权利。”4月9日,面对着1万名早有准备的反动军队,工人们在“统一委员会”的领导下发动了起义,浴血奋战了6天之久。在起义中,大批的妇女儿童惨遭杀害,数百名的工人伤亡。第二次里昂工人起义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工人们提出了争取民主共和国的要求,并在起义宣言中宣布:“我们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是我国的幸福,是未来的保证。”这次起义还波及到全国各地,在圣德田、阿尔布瓦、格勒诺布瓦、马赛和巴黎等城市,先后爆发了工人罢工和起义。

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它标志着法国工人阶级已经走上了独立的政治斗争的道路。马克思指出:“里昂的工人们以为自己追求的只是政治的目的,以为自己只是共和国的战士,可是实际上他们却是社会主义的战士。”

 

 

英国的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是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而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政治权利的一次重大斗争。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832年,英国工人曾在争取议会改革的运动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结果是工业资产阶级窃取了胜利果实,工人仍然处于无权的地位。资产阶级的欺骗促使工人阶级决心用自己的独立行动来争取政治权利。1836年6月,由木工洛维特等人创立的“伦敦工人协会”推动了运动的爆发,掀起了近代英国工人运动史上著名的宪章运动。宪章运动先后持续了十多年,出现了三次高潮。

1837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一个争取普选权的文件,提出了六点要求:(1)凡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有选举权;(2)选举采取秘密投票方式;(3)各选区一律平等;(4)取消候选人财产资格的限制;(5)议会每年改选;(6)议会议员支薪。这六点要求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它的斗争矛头指向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和法律。1838年5月8日,这个情愿书以法案的形式正式公布,被列为“人民宪章”。“宪章运动”从此开始。

“人民宪章”公布后,立即得到广大工人阶级的支持。1838年夏季,整个英国为之沸腾,各地纷纷召开群众大会,北方许多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等地的工人,晚上举行大规模的火炬游行,运动一开始就具有全国规模。1839年2月,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情愿书,要求政府进行改革,实现“人民宪章”。到5月,各地群众在情愿书上签名的达125万人。统治阶级先是企图分化革命力量,随后进行公开镇压。他们派出大批军警,禁止一切集会,逮捕运动领导人,并于7月12日否决了情愿书。工人们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全国各地举行示威游行;伯明翰工人发动起义,与警察进行激烈搏斗,从7月15日至17日控制了整个城市。这是“宪章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840年7月,宪章派在曼彻斯特召开了新的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宪章派协会”。这是一个被恩格斯称为“我们的时代的第一个政党”的全国性政治组织。它有一个执行部,领导人有奥康诺、哈尼和琼斯等人。到1842年,它建立了400多个地方组织,拥有5万名会员。1842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工商业倒闭,失业人数空前增加,同时农业歉收,发生了全国性的饥荒。这时宪章运动重新高涨起来。5月2日,宪章派向国会递交了第二次情愿书。在这次情愿书上,除坚持“人民宪章”的原有要求外,还进一步提出废除新济贫法,限制工作日,提高工资,实行政教分离,特别是提出消灭资产阶级和地主对机器、交通工具的独占,以及支持爱尔兰与英国分离等许多要求。这次签名的人数有330万人。国会再一次否决了情愿书。这时,宪章派已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实行了决裂,使运动成为纯粹无产阶级的运动。宪章派在各地举行抗议总罢工,曼彻斯特、兰开夏、约克郡、斯塔福德郡和威尔士等地工人积极投入斗争,不少地方工人与军警发生冲突,许多城市陷入瘫痪。9月,统治阶级出动大量军警进行武装镇压,逮捕了1500多名“宪章运动”的领导人和积极分子,封闭了进步报社,实行恐怖统治,结束了“宪章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1847年和1848年,在新的经济危机的侵袭下,加之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宪章运动再度高涨起来。格拉斯哥失业工人在“不给面包就革命”的口号下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军警的残酷镇压;统治阶级的暴行激起了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地工人的愤怒,他们掀起了抗暴斗争。1848年4月3日,宪章派在伦敦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于4月10日在伦敦召开群众大会并进行示威。资产阶级事先调集军队准备进行镇压。当浩浩荡荡的群众向国会进发的关键时刻,以奥康诺为首的宪章派领袖发生动摇,结果使运动半途而废。5月13日,政府下令解散宪章派组织,以后,宪章运动便逐步瓦解。

恩格斯对宪章运动给予高度的评价,他指出:“宪章主义是工人反抗资产阶级的集中表现。在工会的活动和罢工中,这种活动总是分散的;总是个别的工人或部分的工人和个别的资产者作斗争。即使斗争有时普遍化了,这多半也不是出于工人的自觉;当工人自觉地这样做的时候,这种自觉的基础就是宪章主义。在宪章主义旗帜下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是整个工人阶级,他们首先向资产阶级的政权进攻,向资产阶级用来保护自己的这道法律围墙进攻”。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9世纪30-40年代,德国无产阶级所受的政治经济压迫比英、法无产阶级更为严重。因此,从19世纪30年代末起,德国工人一投入斗争就表现出很大的革命性。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是这一时期德国无产阶级最突出的一次斗争。

西里西亚是德国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这里封建主义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交织在一起,工人阶级不仅要受到资本家和包买商的剥削,而且还要向地主缴纳贡赋和职业税,否则就不能进工场做工。他们的劳动条件及其恶劣,工资很低,过着牛马般的生活,许多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据官方透露,在起义前,当地36000名工人当中,就有几千人死于饥饿。40年代初,当地企业主为了同英国商品竞争,大量压低工资以减轻生产成本,使工人受到雪上加霜的打击。工人们对这种残酷剥削极为不满,他们编了歌曲《血腥的屠杀》,对剥削者进行血泪控诉。歌词说:“我们全都知道,什么是你们的欲望,剥掉穷人最后一件衬衣,掏光他们的心肝五脏……”。1844年6月4日,当纺织工人们唱着这支歌经过当地最大的工厂主茨文兹格尔的住宅时,遭到毒打和拘留。长期压抑在工人心中的怒火爆发了,他们当天就捣毁了茨文兹格尔的住宅,发动了起义。第二天,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3000名工人聚集在一起,烧毁资本家的账簿、契据和库房,捣毁工厂和机器,并同前来镇压的反动军队展开了搏斗。经过3天血战,到6月6日,普路士政府调来了大批增援部队,起义才被镇压下去。起义失败后,资产阶级对工人进行报复,大批工人被逮捕,有的被判刑,有的被鞭挞,有的被关押,受到野蛮的虐待。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带有较多的自发性,没有提出什么鲜明的政治要求;但它强烈地反应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制度,表明无产阶级正在觉醒。因此,马克思说这次斗争“毫不含糊、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它反对私有社会。”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进一步推动了德国的工人运动。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

1。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开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在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工人阶级所显示出来的巨大革命力量,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2。它证明了空想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障碍。空想社会主义者幻想通过和平的方式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是行不通的。因此,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

3。三大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不仅使无产阶级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空想社会主义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很不发展,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力量尚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就只能从头脑中空想出来。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的;他们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幻想通过和平途径实现社会改造;他们始终无法找到埋葬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社会力量。所以“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

圣西门

社会主义思想奠基人之一,19世纪初,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1760年10月17日,圣西门出生在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1779年曾参加北美殖民地反对美国的独立战争,从此时起,他逐步形成了改造人类社会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18世纪80年代法国革命爆发以后,圣西门曾积极投身于家乡的人民革命运动,宣传政治平等和自由的思想,要求废除贵族和僧侣的一切特权。为了表示对革命的决心,他自动放弃了自己的伯爵头衔。当时,随着资产阶级的深入发展,革命者采取了暴力方式,处死了国王,这时,不理解阶级斗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便脱离了革命的行列。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法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目睹资产阶级大发横财,而广大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剥削,圣西门坚定了自己的“改变人类命运”,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信念。

1802年,圣西门发表了处女作《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描述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轮廓。为了实践自己的理想,他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著书立说,为此,他花掉全部财产,而致一贫如洗。1808年,在他的以前的仆人迪亚尔的资助下,出版了《十九世纪科学著作导论》一书,进一步发挥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1813年,圣西门的《人类科学概论》和《论万有引力》两本书问世。在这本书中,阐述了他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的世界观,在他看来,每一种社会制度,在其产生时期,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进步。

1821年,圣西门出版了他的主要代表作《论失业制度》。1825年,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新基督教》,标志着其创立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最后完成。在这部著作中,圣西门写道,他渴望的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工人阶级,消灭贫困和增进“贫穷阶级”的物质文化福利。

圣西门一生渴望建立一个人人品德平等、幸福的社会,但他所渴望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阶级调和的原则基础上的,他认为未来社会改造的任务应由企业主、商人和银行家来承担,否认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的缔造者,反对用革命的手段来解决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他甚至请求统治阶级帮助他实现社会主义制度。

在哲学思想上,圣西门即有唯心主义,也有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他认为科学知识、道德和宗教的进步决定者社会的发展,同时他又承认所有制和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825年5月19日圣西门病逝。

 

 

傅立叶

19世纪初法国的伟大的思想家,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

1772年4月7日,傅立叶出生在法国贝桑松市的一个巨商家庭。中学毕业后,傅立叶来到里昂学习经商,从此店员工作几乎伴随他渡过了漫长的一生。

傅立叶勤奋好学,知识十分渊博。他个人的曲折经历和对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深刻观察,使他在90年代末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1803年,傅立叶在《里昂公报》上发表了重要的论文《全世界和谐》,标志着他的学说的基本观点已初步形成。在这篇文章中,傅立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制度,将被“和谐制度”取代。

1808年,傅立叶又发表了重要理论著作《关于四种运动和普遍命运的理论。关于发现的说明和解释》,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他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和揭露。

19世纪20年代,傅立叶的思想开始在法国社会底层引起人们的注意,赢得了一批信徒和拥护者。

1828年,傅立叶返回故乡,专事著书立说。翌年,他的主要代表作《新的工业世界和社会事业》问世。这一年他回到巴黎。1832年6月,傅立叶出版《法伦斯泰尔》杂志,1836年又出版《法郎吉》杂志,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

傅立叶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指出文明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是颠倒世界,是社会地狱”。他第一个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他同时又明确指出,文明制度最终必将被理想的未来社会,即他称之为“和谐制度”的社会所代替,在这个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将是协调无间的,是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

傅立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反对暴力革命,他不了解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把希望寄托在百万富翁身上,因此,他的社会主义理论只能是空想。

尽管如此,傅立叶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他的社会主义与欧文、圣西门的社会主义同为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将傅立叶誉为“社会主义的始祖”之一。

欧文

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杰出的思想家。

1771年5月14日,欧文出生于英国北威尔士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由于家境贫困,小学没有读完便开始当学徒谋生。欧文十分刻苦好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1787年,欧文来到英国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当学徒。1789年,他和朋友合办了一家小纺织厂,后自行经营。1791年,欧文应聘到一家大纺织厂认经理,他的管理才干得到充分发挥。

1799年,欧文与他后来的岳父合伙购买了一家大企业,在此基础上办起了新拉纳克工厂,欧文任经理。此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鼎盛期,一方面是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资产阶级财富的极度膨胀,另一方面是劳动人民惨遭剥削,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剧。欧文决心在自己的工厂进行改革社会不合理状况的试验。他的改革原则是既有利于工厂主,又有利于工人。他把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为10小时,禁止不满九岁的童工劳动,提高工人工资,工厂暂时停止工资照付。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设立工厂商店向工人出售比普通市场价格便宜的消费品,开办工厂子弟小学、幼儿园和托儿所,建立工人互助储金会。欧文的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工厂增加了利润,工人生活得到改善。

1812年,欧文为宣传自己的改革成就,发表了《关于新拉纳克工厂的报告》,引起欧洲社会的广泛关注。

此后,欧文为了争取议会制定工厂法和限制工作日的立法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815年他在《论工业制度的影响》一书中,呼吁制定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议会法案。经过不断努力,议会终于在1819年第一次通过了限制工厂中女工和童工劳动日的法案。

1817年,欧文在《致工业和劳动贫民救济协会委员会报告》中提出建立合作社来解决失业问题的主张。

1820年,欧文在《致拉纳克郡报告》中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改革社会的理想主张,这标志着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

为了用典型示范自己改造社会的计划是可行的,1824年欧文到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欧文的这些想法只能是幻想,行动的结局也必然是失败。

1829年欧文回到英国,适值英国工人运动处于高涨时期。他一方面在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一方面投身于蓬勃的工会运动。

1833年10月和1834年2月,欧文主持了英国工会和合作社的代表会议,成立了英国工会运动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总工会——“全国大统一工会”,并任联盟主席。但是后来由于欧文坚持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反对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他逐渐脱离了工会运动。

欧文的一生是一个伟大改革者和空想家的一生,他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制度,指出劳动人民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他幻想建立完美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反对通过暴力对社会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他同情工人阶级的处境,但不了解这个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尽管如此,欧文的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858年11月17日,欧文逝世,终年87岁。

 

(3)马克思

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马克思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家庭。1835年秋,在中学毕业试卷上,他说明了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的伟大抱负。同一年,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入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1841年,大学毕业后,接受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最后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1月马克思开始为科隆的《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进入该报当编辑。他发表了一系列抨击普鲁士专制统治和德意志的封建势力的论文,不久马克思被迫离开主编职位,后《莱茵报》也被查封。1843年马克思与燕妮·封·威斯特华结婚,婚后迁往巴黎。在巴黎,他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各国革命史,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著作里明确地、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动力和途径问题,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844年8月底─9月初,在巴黎与恩格斯会见,开始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共同进行斗争。1845年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前往布鲁塞尔。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想以此组织建立国际性的共产党,以便吸收各国先进分子。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俩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2月他们写成的纲领随即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1848年维也纳和柏林爆发革命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意志,在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指导了德国和欧洲革命,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1849年后定居伦敦。到伦敦后立即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系统地全面地总结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历史经验。1864年9月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通过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1867年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在这部巨著中,他阐明了剩余价值论,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1805年─1870年间。马克思几乎每天都同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通信,商讨各种政治、社会和自然科学问题。从1851年开始,他还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和英国及其他国家的一些报刊撰稿,其中包括对中国问题的评论。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建立,马克思高度评价这一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并给予热情的歌颂和支持,写出了《法兰西内战》一书,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1875年马克思抱病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机会主义给予了彻底的批判。

由于反动政府的迫害,极端贫困的生活以及繁重的工作,严重的损伤了马克思的健康。1883年3月14日下午,马克思因病与世长辞。后和他的夫人燕妮同葬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

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引了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进的道路。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是“科学巨匠”,“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马克思的名字将永垂史册。

 

 

 

(4)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市。中学时期,他被迫弃学从商,靠刻苦自学,而成为一位学识非常渊博的人。1841年,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他利用空暇时间去柏林大学听课,并积极参加青年黑格尔派小组的活动。1842年到曼彻斯特,他接触工人,观察工人的生活状况,和宪章运动的领导人建立联系,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逐渐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成为共产主义者。1844年8月,恩格斯由曼彻斯特返回德国。在巴黎,他与马克思进行了历史性的会见,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从此就开始了我们共同的工作。”1845年2月,马克思被逐出法国,迁居布鲁塞尔。同年4月,恩格斯也来到布鲁塞尔,同马克思比邻而居。同年5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出版,这本书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为工人阶级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提出了工人运动必须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重要原理。1847年,恩格斯和马克思参加了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篇“同盟”的宣言,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1848年,欧洲各国相继发生革命。1848年4月,恩格斯同马克思到科伦,创办了《新莱茵报》,许多社论、评论出于恩格斯手笔。5月19日,《新莱茵报》被迫停刊后,恩格斯参加了德国西部的人民武装起义,担任维利希志愿部队的副官。在作战中,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起义失败后,恩格斯辗转来到伦敦,与马克思一起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革命活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恩格斯为个人的经济所迫,同时也是为帮助正从事写作《资本论》的马克思,他不得不又到曼彻斯特他父亲的公司。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宣布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积极参与制定了国际活动的策略计划,并和马克思一起,同工人运动中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宗派,如改良主义、机会主义派等,进行了原则性的坚决斗争。恩格斯整理出版了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二、三两卷,为此,列宁引用一位社会民主党人的话说:他“替他的天才的朋友建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上,他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铭刻上了。”   

1876年至1878年,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系统地阐述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1873年5月,恩格斯开始撰写《自然辩证法》这一巨著,虽然未最后完成,但在保存下来的札记和片断中,深刻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迄今为止,人类对自然界辩证关系认识的科学总结。1883年,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实际上是国际工人运动的思想领袖和导师。他以自己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和渊博的知识,给全世界工人以热情的帮助和指导,成为“全世界觉悟工人所信任的国际伟人。”(倍倍尔语)1884年,恩格斯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90年代,在给各种活动家的书信里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1889年领导成立第二国际。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患食道癌去世。

 

(5)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把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形式;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共产党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在共产主义下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国家的消亡等等。这些原理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

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在欧洲诞生了。《共产党宣言》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的条件下产生的,《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前夕,资本主义的矛盾已经充分暴露,生产过剩的危机周期性发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从19世纪30年代起,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当时的工人运动没有科学共产主义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受空想共产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影响,这些工人运动都相继失败了。广大革命群众的革命实践证明:空想共产主义理论不能指导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能为无产阶级指明解放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从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写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本小册子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使命。同时,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行途径——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因此,《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用科学共产主义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

 

(6)正义者同盟

正义者同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它是1836年从德国流亡者同盟中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工人和手工业者在巴黎建立的秘密组织,主要领导人有卡尔·沙佩尔、亨利希·鲍威尔、约瑟夫·莫尔等。

该组织的纲领和章程有浓厚的空想和密谋性质。它主张以少数英雄人物的起义来推翻反动统治,直接在德国建立“共产主义”;口号是超阶级的“人人皆兄弟”。

1839年5月12日,同盟参加了布朗基领导的法国秘密革命团体“四季社”在巴黎发动的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领导人沙佩尔和鲍威尔等人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1840年,沙佩尔和鲍威尔在伦敦又把同盟恢复起来,并且在巴黎、瑞士和德国建立了支部。从此,同盟的领导重心从巴黎移到伦敦。当时参加同盟的除德国人以外,还有法国、英国、波兰、瑞士、俄国、匈牙利、捷克、荷兰和南斯拉夫人,使同盟逐渐具有国际性。

同盟的领导成员威廉·魏特林是1835年在巴黎参加流亡者同盟的,该同盟分裂后他参加了正义者同盟。1839年和1842年,魏特林先后发表了他的著作《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和谐与自由的保证》。这两本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著作成为正义者同盟纲领性的文件,对同盟发生了重大的作用,使它长期受到空想主义的不良影响。

 

(7)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第一个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

魏特林的空想的、平均共产主义观点及其密谋策略在正义者同盟中占统治地位。小资产阶级“真正社会主义”和蒲鲁东的阶级调和思想,对同盟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错误理论和策略,使多次起义失败,许多同盟领导人和成员通过实践,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希望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同盟进行改组。

1847年春,同盟派约瑟夫·莫尔正式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参加组织,并授权他们领导同盟的改组工作。同盟声明:确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共产主义的正确性,同意将这一理论作为同盟的指导思想。1847年6月,在伦敦举行了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大会。恩格斯代表巴黎支部,威·沃尔弗代表布鲁塞尔支部出席了大会,并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把“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口号。由恩格斯和沃尔弗等人起草的新章程明确规定:“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无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

1848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参加了大会并接受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他们起草的纲领发表了,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后,立即投身于1848年的欧洲革命运动。革命失败后,同盟的组织受到严重破坏,1852年11月同盟宣告解散。

恩格斯指出:“同盟却是一个极好的革命活动学校。”它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早期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一次伟大实践,也为第一国际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8)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

1863年7月,英国工人为了抗议沙皇俄国镇压波兰起义,声援波兰人民的正义斗争,在伦敦举行了群众大会。法国工人的代表也参加了这次会议。11月英国工人给法国工人发去了《呼吁书》,提出各国工人要加强团结,联合起来共同斗争,并建议召开一个有英、法、德、意、波兰等国工人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后来,法国工人派代表团并携带给英国工人的复信去伦敦。

1864年9月28日,英国工人为了欢迎法国工人代表团,在伦敦一所大厅圣马丁堂举行大会。法国的代表宣读他们的答复书,表达了国际工人应该团结一致的感情,并且呼吁:“全世界渴望自由的工人们!该轮到我们自己召开大会了。”参加大会的除英、法两国的工人代表外,还有德、意、波兰和爱尔兰等国的工人。马克思以德国工人代表的身份应激出席了大会。大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并选出一个临时委员会,负责制定这个组织的规章。被选入临时委员会的有英、法、德、意等国的工人代表,马克思作为德国工人的代表当选,实际上“一直被公认为该协会的领袖”,几乎国际所有的纲领性的文件和决议草案,都出自马克思之手或是体现了他的思想。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和通过了协会的名称为“国际工人协会”,简称“国际”。由于圣马丁堂大会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决议,选出了领导机构,所以被公认为第一国际(第二国际成立后,国际工人协会称为第一国际)的成立大会。

马克思受文件起草委员会的委托,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11月1日,已被确认为“国际”领导机构的临时委员会批准了这两个文件。临时委员会在1866年年底以前多半称中央委员会,以后按《共同章程》称总委员会。

 

2、图片说明

欧文理想中的公社模型

1819年英国通货膨胀、工资下降、工人失业等现象严重。由于欧文的努力,新拉纳克工厂的工资并未下降。于是,由拉纳克郡缙绅组成的一个报告委员会要求欧文提出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人失业和居民贫困的问题。欧文应邀在1820年写了《致拉纳克郡报告》。欧文在文中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协作社的主张,这标志着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该图为欧文在报告中设想的公社模型。

 

在欧文创办的生产合作社中使用的劳动券

1832年6月30日,欧文在《危机》杂志第15-16期上发表了名为《公平交易的交换银行是通过教育和劳动消除无知和贫困的协会》。欧文在文中对他设想在生产合作劳动设中使用的劳动卷作了详细的说明,建议代替现今的不完善的和不公正的价值尺度——金币、银币和银行券。该图便为欧文设想并在美国付以实际使用的劳动卷。

 

马克思像和恩格斯像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众多,本课精选这两张画像,并将它们并排在一起展现给学生,意在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建立者,他们都抱有“为了全人类的福利而奋斗终身”的伟大理想,并为此肩并肩地付诸于实践之中。图中,这两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双眼凝视着一个方向,那就是公正平等,所有人都能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1848年版的封面

《共产党宣言》1848年初版后,先后又出现过其它众多的版本,其中主要有1882年俄文版,1883年德文版,1888年英文版,1890年德文版,1892年波兰文版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图中即为《共产党宣言》1848年初版时的封面。

 

3、课堂训练释疑

看图学史   请你仔细观察上图,合理想像图中工人的生活境遇。

该图集中反应了当时工人们的普遍境遇。以当时的伦敦为例:就有住所的工人而言。家里没有任何家具,没有床,甚至连麦秸也没有;八十岁的老人都睡在光地板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脱衣服睡的。生活更凄惨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每天早晨起来就不知道下一夜将在什么地方度过。他们当中幸运的,能把一两个便士保存到天黑,就到一个一切大城市都有许多的所谓夜店里去,用这点钱在那里找到一个栖身之所。夜店里面从地下室到阁楼都摆满了床,每一间屋子里面有四张、五张、六张……,能容纳多少就睡多少,生病的和健康的,年老的和年轻的,男的和女的,喝醉的和清醒的,所有这些人都乱七八糟地睡在一起。而那些没钱住这种夜店的人,就只能睡在过道里,拱门下或随便什么地方。

 

小论坛  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与恩格斯哪些崇高品质?

(1)学习他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

(2)学习他们努力勤奋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精神。

(3)学习他们为了理想,不畏挫折,勇于实践的精神。

(4)学习他们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终身的伟大品质。

 

4、学术动态简介

 

四、教案选刊

(略)

 

五、参考资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