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一历史必修2单元测验试题

时间:2009-10-18 17:52:07  来源:佚名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三、四单元测验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B、余粮征集是征集农民手中一切粮食

C、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D、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2、“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 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在 (   )

A、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B、有限度地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C、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D、依靠工农及其他劳动阶级,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4、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   都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

C、  都曾经产生了积极作用

D、  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5、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客观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②国内经济文化落后    ③集中发展重工业

④斯大林个人独断专行    ⑤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6、斯大林经济体制在所有制形式方面的特点是(   )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单一的公有制                          D、私人和公有制项混合

7、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   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  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8、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球,最重要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美国是头号大国

C、世界市场的作用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9、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来势猛经济危机烈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10、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调整了财政金融体系

C、对工业加强了技术指导

D、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11、如果1930年从中国洛阳出发,前往美国、加拿大、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

A、  中国:“白骨遍田野”“千里无人烟”

B、  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C、  加拿大:人民要求脱离英国的呼声高涨

D、  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12、二战后,发达国家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方式主要有(   )

①实行国有化  ②制定经济计划   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④利用政策调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关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B、  缓解了社会矛盾

C、  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  扩大了社会消费

14、20世纪50~6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的推动

B、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系列改良和调整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国内环境安定,工人运动处于低潮

D、国际环境相对稳定,各国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15、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点是(   )

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16、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同点是(   )

A、  导致了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

B、  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

C、  经济改革的效果不大

D、  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17、从建国到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

A、  由经济残破到国民经济的恢复

B、  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C、  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D、  由农业国到工业国

18、1956年到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

A、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B、前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

C、前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

D、前期有问题,后期逐渐纠正

19、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开始于(   )

A、  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8年

20、“一体两翼”是指(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总路线                D、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21、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主要是(   )

A、过分追求高指标                    B、片面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C、过分追求公有化的程度              D、是八大的决策导致的

22、大跃进运动失误的思想根源是(   )

A、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高速度

B、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客观规律

C、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D、违背了经济应综合平衡的原则

2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25、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主要是由于(   )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的冤假错案

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   )

①都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要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具有一定继承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7、、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  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28、“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是指(   )

A、农村的土地改革

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C、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D、农村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29、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不正确的是(   )

A、  农村改革的进行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

B、  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D、  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开始的

3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1、在对外开放中,广东、福建走在前列,其有利条件不包括(   )

A、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带来的优惠政策             B、两省靠近港澳台

C、两省的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D、两省的华侨众多

32、我国对外开放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B、引进外资,加快发展步伐

C、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

33、“引进来”战略引进的东西不包括(   )

A、资金  B、先进技术和设备  C、先进的管理经验  D、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34、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

B、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

35、下列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符合中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标志着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C、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D、使我国所有企业面临竞争和被淘汰的命运

3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

A、多极化趋势             B、全球一体化趋势

C、区域集团化趋势         D、单极化趋势

37、20多年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包括:(   )

①我国GDP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位列第一  ②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迅速发展  ③中国步入互联网时代    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发生巨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8、GDP是指(   )

A、外汇收入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D、黄金储蓄总值

39、下列对GDP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是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计算的

B、包括在市场上出售的一切物品和劳务

C、只计算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环节

D、是一个国家之内的,包括外国人暂时在中国工作和开办企业所生产的的价值

40、“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拜金主义盛行                          B、人们的生活安全日益收到人们的关注

C、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和快捷              D、社会风气日下

41、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体现了哪国的意志(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4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崩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雅尔塔体系从建立到崩溃                B、世界金融秩序从稳定到混乱

C、美国经济实力由盛转衰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繁荣到衰退

43、美国财政部长曾得意的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此有关的历史现象主要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建立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44、欧共体发展到欧盟,其发展之处包括(   )

①成员国数目增加 ②一体化领域由经济开始转向政治 ③货币一体化 ④改变了世界格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5、亚太经合组织简称(   )

A、APEC          B、  NAFTA         C、  EUPO          D、UFO

46、1989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3年欧盟建立。这些事实表明(   )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

B、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47、对经济全球化的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B、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区域集团化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48、1997年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发展成为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国际金融市场

B、泰国“泡沫经济”的破灭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

49、当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其主要原因是(   )

A、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国际经济旧秩序已经不存在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区域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50、面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

A、闭关锁国      B、完全开放      C、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D、只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放

二、  材料分析题(13分)

5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发表在何时?当时美国面临什么状况?

(2)材料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材料二中“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

(3)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4)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52、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也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

(2)材料二所属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三、  问答题(16分)

53、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1)俄国、美国、中国“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主要特点?结果和影响如何?

(3)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