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高考辅导怎样复习图表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材料分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评论型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最新热门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择试题

时间:2009-10-18 17:56:54  来源:陈培
 

谢松成:如何解答高考历史选择题 
 
  选择题在高考历史试卷中约占有50%的分值,担负着除文字表达之外所有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考查任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尤其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掌握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休解答高考历史选择题谈几点自己的意见,以供同学们在复习中参考。
  

一、 认真审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任何一道历史试题的构成,至少要有三个要素,即①该题的求答内容;②该题的求答
  对象,即求答内容的属体;③解答该题的方式提示。

  [例1]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此题中的“原因”就是求答内容,“戊戌变法失败”就是求答对象,它是“原因”的属
  体,而“有哪些”则是解答方式的提示语,即列举叙述式。
  历史选择题的构成,与其它历史试题一样,也必须具有这三种构题要素。不过,由于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它必须将正确答案列出来与干扰项混编以供选择,所以它的基本结构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①题干;②备选项(常设四项),其中包括求答内容的正确答案。在组合式、排列式选择题中,备选取项还包括了它们所含的具体内容要点。因此,其题干的表述形式往往不采用[例1]那种直接提问式,而采用不完整的表述式或不完整的否定式。

  [例2]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 维新派力量软弱
  B. 顽固派势力强大
  C. 光绪帝没有实权
  D. 英俄日支持慈禧
  显然,这种不完整表述式或不完整否定式的题干,并不是完整的试题;但若将其与所列的四个备选项联系起来作一个整体看待,那么,它仍然包含有历史试题的三大构成要素,只不过其提示语隐化在备选项中。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在选择题的构成中,除了上述三大要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限制条件,我们习惯上称它为限制语,如“根本”、“直接”、“主要”、“主观”、“客观”等等。限制语既可限制求答内容,也可限制求答对象。
  为了说明限制语在题干中的指向作用,我们不妨再看一道例题:

  [例3] 历史上侵略过我国的国家有
  A. 英国
  B. 美国
  C. 荷兰
  D. 俄国
  按题干要求,A、B、C、D四项均为应选项。但如果将题中的时间限制语改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么,A、B两项则应排除;如果在求答内容“国家”的前面再加一个限制条件“资本主义”,将题干变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侵略过我国的资本主义国家有”,那么,D项也在排除之列了,因为俄国在1840年以前还没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由此可见,解答历史选择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定
  准解题思路。审题的任务,不仅要找准题目的求答内容和求答对象,而且要明确所有的限制条件,以掌握题目考查的指向和设计的意图。审题的过程,也是理清解题思路的过程。事实上,有很多选择题只要明确了题意,答案也就出来了。
  考生在选择题的审题过程中发生的失误, 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 题干中限制条件较多,考生容易顾此失彼。

  [例4]1937年,国民党军队英勇阻击侵略我国华北日军的主要战役发生在
  A. 平型关
  B. 太原
  C. 忻口
  D. 台儿庄
  此题要求回答的虽然只是一次主要战役的发生地,但题干中却列出了时间(1937年)、
  抗战军队(国民党军队)、战役特点(英勇阻击)、抗击对象(日军)、地域(华北)等五个限制条件。如果对这五个限制条件中的某一个有所忽视,就会作出错误判断。

  2. 题干中有容易被混同的概念,考生如果对这些历史概念不清晰,则很容易张冠李戴,
  造成失误。

  [例4]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的原因有
  A. 控制北洋新军
  B. 立宪派的支持
  C. 帝国主义的扶植
  D. 革命党人的妥协
  这是1998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39题。据统计,当年有80%的考生答错了此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将“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这样两个在时间上和性质上完全不同的历史概念混为一谈。从近些年的高考阅卷情况看,这类张冠李戴的现象还较为严重,如将“新文化”与“新文学”混同,将“解放初期”与“解放以来”混同等。

  3. 题干中有比较隐蔽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在这方面思考不周的考生,往往发现不了这些暗藏的“陷阱”。

  [例6]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和德国十一月革命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革命是在世界大战中爆发的
  B. 首都工人和士兵都在推翻旧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 都推翻了专制政权
  D. 都建立了新的全国性政权
  这是1999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33题。题干的表述看似平实,实际上全题隐含有下列要还求:①区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②掌握德国十一革命的起止时间;③明确以德国右翼社会民主党人为首的共和国政府与十一月革命的关系。据江苏省58915份试卷统计,此题得分率为15%,有31.81%的考生错选了A项,45.42%的考生错选了D项。估计其他省市的统计也大致如此。为什么有如此多的考生失误?究其原因就是审题时思虑不周,忽视题目的隐性要求。如错选A项者是忽视了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时世界大战尚未结束;错误D项者是忽略了在德国十一月革命中建立的以右翼社会民主党人为首的共和国政府是一个不同于旧的德意志帝国的“新的全国性政权”。教材中说的“德国十一月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指的就是这个共和国。
  为了减少这种失误,审题时,一定要联系备选项的表述来确定题目的立意和考查的指向。
  

4. 粗心大意,将题干设计的否定形式误为肯定形式。上述[例6]的得分率只有15%,就包含这种失误的因素。
  

二、 区别相关概念,定准解题思路
  这里讲的相关概念,主要指两类:①容易混同的历史概念,如“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租借地”与“割占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新文学”等等。审题中若对题目中出现的这类历史概念区分不清,很容易犯张冠李戴的毛病,这在上文中已经阐明。②近些年高考选择题中频繁出现的一些特定概念,并不完全是一个审题问题。正确理解和严格区分这些特定概念,本身就是一种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上的分析辨别能力,是一种需要经过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结合实例的训练才能获得的阐释能力。
  在近些年的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由于强调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因而要求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原因、意义、影响、实质以及历史行为的目的、结果之类的试题大量增加,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上述若干特定概念在题干中频频出现。这些特定概念,其设问指向是各不相同的,在题干中,它们实际上起着指示解题思路的作用。
  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为例。“原因”有一因和多因之分,多因又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之分。甚至在主要原因中还可分出最主要的原因或“决定性因素”来。对于这些相关概念的内涵,如果没有准确清楚的认识,不能区别对待,肯定会出现严重失识。
  一般说来,历史事件、历史现角发生的原因,都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在这诸多原因中,历史发展的客观因素(一般指历史条件)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人们促成事物发生的主观努力)则是主观原因。而“主要原因”则同“主观原因”大相径庭,它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这种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有时候还不止一种,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又可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众多原因中,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至于“根本原因”,那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趋势。尽管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都反映了人们的历史认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根本原因”反映的则是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例如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的分析,就应该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旧式农民起义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理论高度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透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根本原因提示的是事物的实质。“直接原因”是指事件发生的直接因互,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的现象,比如西安事变的直接原因是张、杨不愿打内战,要求抗日,与坚持内战剿共的蒋介石发生了矛盾,而事变的根本原因则是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选择题除了问原因之外,问目的、结果、影响之类的也比较多。审题时,同样要注意区别与它们同类的相关概念的内涵。如对“目的”、“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结果”、“主要结果”、“最重要的成果”;“影响”、“直接影响”、“重大影响”等等,都要注重严加区别。以目的类为例:“目的”是指当时人们在进行某一历史活动时想要达到的境地或希图得到的结果。目的或目标可能是多样性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主要目的”。目的还有近期和长远之分,一般将近期而明显的目的称为“直接目的”,将终极的、实质性的目的称为“根本目的”。例如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其直接目的是分割王国的封地,而根本目的则是解决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问题,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分析根本目的要求作深入的理性思考,因为它往往反映了我们的历史认识,提示的是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
  

三、 细审备选项表述,排除各种干扰
  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排除迷惑性干扰项的方法。
  1. 词语含义比较法。凡属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或对历史事实正确表述的试题,
  设计者惯用的迷惑考生的手法,就是在备选项的遣词造句上做手脚,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鱼目混珠,或以本代末。例如将半坡氏族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主导作用”改成“妇女掌握统治权力”(1995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21题)、将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变成“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1997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31题)、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按农村人口”平分土地换成“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及将“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改为“废除土地私有制”(1999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18题)等等。这些偷换概念的杰作,都是设计得有意设置的“陷阱”,考生只有仔细辨识有关词语的含义,才可鉴别其正误。
  还有一种情况,几个备选项中相对的修饰语有明显差别。考生只需将几个相对的修饰
  语的含义作仔细比较,正误便一目了然。如1999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29题:

  [例7]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和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都属于
  A. 突发性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B. 自觉性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
  C. 有纲领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D. 有准备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
  此题要求从斗争形式上找出两次起义的共同点。四个备选项表述的不同之处,一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根据两次起义的斗争内容,“经济斗争”显然不合事实,据此可以先筛掉B、D两项;二是A、C两项相对的两个修饰语,“突发性”和“有纲领”,考生只要将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加以比较,再对照两次起义的忠实,立即就可鉴别出A项是正确选项。
  2. 包容对象检验法。凡属比较两个以上的历史现象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的试题,设计者
  往往采取以异代同或以同代异的表述方法进行干扰。据此,考生可用内容对象检验法来排除干扰,即在求同时,检验备选项内容是否包容了全部比较对象;而在求异时,则检验备选项的内容是否不包括某一现象。如1999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36题:
  

[例8]本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共同点是
  A. 起因于国内爆发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B. 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
  C. 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 迫于国内外压力半途而废
  此题中的四个备选项,B项明显不符合实情,其余三项中,A项不能包容南斯拉夫的
  国内情况,D项不能包容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实际,因此,A、B、D三项都不成为四国改革的共同点。前面[例6]中的A、B、D项,都包容了题干的两个比较对象(俄国十月革命和德国十一月革命),所以A、B、D项均是两者的“共同点”。当然,这个检验法的运用,必须以对关史实全面准确的掌握为基础。
  3. 时间空间定位法。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史实的考查。而史
  实总是与一定的时间、空间相关联的。因此命题者为了提高能力考查力度,常在时空的定位上进行干扰,或颠倒因果,或移花接木。如1997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32题将“预备立宪”的一种结果移作“清末新政”的一种结果、1995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26题将三大战役的胜利作为促使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原因等等。对于这种干扰项,有效的识别办法就是抓住相关史实的时空关系进行定位鉴别。如1999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

  [例9]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 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此题用时间定位法,可迅速作出选择。因为题中第②项的内容只可能发生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最早也得在1957年,而第一部《中华人民人和国宪法》通过的时间是1954年,所以,凡有②的各项(A、C、D)都是错误的。
  这种时间空间定位法,在解答排列组合式选择题时,特别有效。因为排列组合式选择
  题的基本特点就是要求将有关史实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加以排列组合。考生若采用时空定位法,并运用“先头后尾再中间”的方式筛选,则能迅速而准确地确定正确的选项。
  4. 基本观点分析法。凡题干要求与备选项内容存在着程度关系的选择题(即最佳选择
  题),其备选项的表述必然存在主次、轻重、大小、深浅或整体与局部等程度差异。这种差异,只有通过深入的分析、比较,才能鉴别。而且,这种最佳选择题主要担负考查“历史阐释”能力的任务,试题设计的理论含量普遍比较高,因而考生对备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时,还必须运用相应的史学理论或基本观点。例如鉴别一场社会革命或变革的根本原因,就要运用生产务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对具体的革命运动的根源作出分析;而鉴别一项重大措施的主要目的,则要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并联系具体措施的内容及其出台的背景,分析施政者企图达到的主要目标或结果。例如1997年全国普通高考历史试卷第19题:
  

[例10]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A. 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
  B. 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
  C.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D. 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此题的四个备选项都能表明17世纪英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其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哪一项呢?这就需要运用有关生产关系的理论去识别四个备选取项中谁是经济因素,谁是政治因素。因为确认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最重要的依据是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使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依据这个标准,B项无疑是最佳选项。这类选择题的典型例题很多,考生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加体会,达到熟练地运用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目的。
  5. 提取信息推断法。对于主要考查材料处理能力的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运用这种方法。
  因为材料型选择题的构题方式,一般是将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置于题干之中,并根据所引材料的内容设计设问。这就决定了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获取所引材料蕴含着的有效信息。
  

[例11]《史记》载:汉高祖曾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并且重税困辱他们。孝惠、高后时,仍不准市井之子孙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期实行的是
  A. 休养生息的政策
  B. 禁止经商的政策
  C. 歧视商人的政策
  D. 打击商业的政策
  根据所引材料内容,A项易于排除,材料本身也没有B项的意思。难于判断的是C项和D项。如果细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困辱他们”、“不准市井之子孙仕宦为吏”等,那么,就会明白这一政策针对的是“商人”而不是“商业”。
  在结束本文的时候,我还要强调两点:第一,鉴别备选项正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往往解一道题要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考生应灵活掌握。第二、答好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前提是准确、全面、牢固地掌握所学全部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的阶段特征、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才是答好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根本所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