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高考辅导怎样复习图表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材料分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评论型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最新热门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释试题

时间:2009-10-18 17:56:54  来源:佚名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释试题
fuzhizhang78

(四)图表分析
【基本要求】提供历史图表(表格、柱状图、饼状图等)要求根据图表简析相关问题。
【答题要领】按顺序读表,一一作答;不要把表格当数学;要横看纵比再综合。
【例题解析】
例1.2002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2题:
阅读下列材料。
    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我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业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银两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情况。(金额单位:万两)


注: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
问题:
(1)轮船招商局在上表所涉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怎样?(4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解析〗
    第一步:按顺序读表,可以看出,随着年度的推移,轮船招商局的资本、船只吨位逐年增长,运费收入也基本如此,借款数量急剧膨胀,利息负担也呈加重趋势。至于具体数字,不需要计算。
    第二步:全面看表,不放过材料中提供的任何信息。看图表前的介绍材料可知轮船招商局是官督商办企业,因此表中的“资本”是指“私人资本”,从表下的注释可知,借款主要是官款;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官款数额远大于私人资本。
    第三步:结合问题和教材上相关知识作答。
〖答案〗
(1)经营状况:一直在发展,轮船吨位增多,收入日增,私人资本不断增加,官款膨胀快于私人资本,利息负担加重等。
(2)作用:引进了先进交通工具,或刺激了私人资本投入,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略。
例2.(2001上海/32)阅读下列图表,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6分)

(1)这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导致乡民迁居谋生以及职业变化的两个基本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
    按顺序读表,可以看出乡民迁出人数逐渐增多,迁至他乡种田人数逐渐减少,迁至城镇和国外人数日益增多;全面读表,注意时间是1820到1939,地点为广东沿海;联系课本知识,明确1820到1939年基本上属于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广东沿海是受外国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根据问题和分值简要作答。
〖答案〗
(1)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2)传统农业(或自然经济、农业手工业、小农经济等)衰落。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或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门逐渐打开(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
(3)国内长期军阀混战,社会动乱;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例3.(2003上海33)
 
〖解析〗
    按顺序看表,可知1952到1957年工业、农业和工农业总产值都是逐渐增长;全面读表可知,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表中的数字中1956和1957两年远比1952的数字大,说明发展速度快,工业总产值增长远比农业总产值高,说明工业发展快于农业;联系课本知识,知道1952到1957年,在经济上,我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联系问题和分值,简要回答经济发展趋势,再结合这一时期在中共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有关举措回答四条发展的原因。
〖答案〗
(1)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发展快于农业(或工业化程度日益提高)。
(2)解放初期四大运动巩固政权,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造的实施,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苏联的援助等。
(五)情境分析
【基本要求】提供历史情境,要求辨析或简论有关问题。
【答题要领】看懂情境(时间、空间、人物),注意情境中的焦点。
【例题解析】
例1.(2002上海高考30题)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问题:
(1)这位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1分)
(2)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3分)
(3)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1分)
〖解析〗
    第一步:看懂情境,通过材料可知时间为“1814年”,空间为“意大利”,人物为“法国人”,结合材料进一步推论可知是“拿破仑的法国军队”,右侧拿破仑的插图可佐证。
    第二步:注意情境中的焦点,联系材料和课本知识可知这道题的焦点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
    第三步:针对问题,联系课本上的相关史实,结合分值作答。
〖答案〗
(1)拿破仑对外战争(或对意大利的战争)
(2)拿破仑战胜意大利后,破除封建制度,废除农民服徭役的陈规,推行《拿破仑法典》等。
(3)意大利摆脱了奴役。
例2.(2003上海31题)
 
〖解析〗
    首先看懂情境,可知时间为1913年,人物为宋教仁、袁世凯等;其次搞清情境的焦点是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然后,根据问题和分值,联系课本相关知识作答。另外要注意的是第(3)问其实是两个问题,切勿遗漏。
〖答案〗
    
例3. (2001上海/36)据统计: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1970年比1950年下降了4%,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在同时期上涨了44%。由于这种不等价交换,1960年到1972年发展中国家蒙受的损失总额达1034亿美元。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2分)
(2)发展中国家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行动?(3分)
〖解析〗
    首先根据情境可知,时间为二战后的50到70年代,空间为发展中国家;情境的焦点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情况;联系课本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是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这种旧秩序,作出了许多努力;联系问题和分值,简要作答。
〖答案〗
(1)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市场,使发展中国家蒙受损失;说明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
(2)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开展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对话,力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习题】
1.(98上海/38)国民革命运动时期,陈赓曾在战场上背负蒋介石脱离险境。1943年延安整风时,某人对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仗了吗?”陈赓答道:“如果当时蒋介石死了,不就成了革命烈士了吗?”请对他们的谈话作一简要评论。(6分)
    参考答案:某人的话是错误的,陈庚的话是正确的。国民革命运动时期,蒋介石是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和共产党一样是革命者,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才叛变革命。
2.(98上海/36)60年代中期,W“发现”了贺龙摄于30年代末的照片(见左图)说:“凭贺龙戴的这顶帽子,可以断定他是共产党队伍中的国民党人”。L听了却说:“为什么不能是国民党队伍中的共产党人呢?”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同意L的意见。30年代末,抗日战争爆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共再次合作,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因此,红军完全可能戴国民党军队的帽子,这并没有改变人民军队的性质。
3.(99/39)“文化大革命”中,J说,陶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经参加过国民党,要进行批判审查。陶铸当场回敬道,当时毛主席也参加了国民党......。请对上述争辩作一简要评论(4分)。
    参考答案:陶铸的回敬是正确的。国民革命时期,为了反抗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中共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陶铸参加国民党既是中共中央的决定,也是当时国共合作的需要。
(六)多元理解
【基本要求】提供史学界对重大事件的不同观点,学生可以同意任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据即可。
【答题要领】无论同意哪一种,都要注意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在论证这一种观点的正确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和错误之处。
【例题解析】
例1.2002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1题: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分)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4分)
〖解析〗
    该题实际上对明治维新的性质和形式给出了三个不同的观点,要求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同时还要说明其它两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即合理之处);答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加粗字,实际上点明了三种观点的主要不同;搞清“改革”、“革命”、“中兴”的在此处的基本含义。
    答题时首先必须先表明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然后说明理由,因为只有1分,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含义点到即可;第二问的答法和第一问类似,分别说明两种观点的理由即可。
〖答案〗
    同意“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理由: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例2.
 
〖解析〗
    随意选择一个人物,举出他在美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即可;然后对其它两个人物的贡献简要作答。
〖答案要点〗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美国的独立;
    杰斐逊:参与起草美国《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政府的统一。
例3.(松江2003/1)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百年史”;也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全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简要论证你的观点,并指出另一种观点的合理之处。(6分)
〖解析〗
    此题实际上是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传统观点强调了它的消极影响,其实客观上它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同意前者,则先答鸦片战争的消极影响,然后在指出另一观点的合理之处时,说明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反之亦然。
〖答案要点〗
    消极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在深受封建压迫的同时,又加上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负担加重,政治压迫更深。
    积极影响: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习题】
(1)有位史学家说,秦始皇是位伟大的军事家,凭他的雄才大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但他不懂政治,不会治天下,实行暴政,使秦朝短命而亡。你是否同意这位史学家的观点?请你根据史实评说。
(2)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指出:“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请你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谈谈对马克思这一观点的理解。
(3)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最后结果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所以说是胜利的;另一种认为: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说是失败的。你同意哪一种观点?或者你有什么新的见解,请用史实说明。
(4)几百年来对彼得一世评价众说纷纭。恩格斯说“彼得是真正的伟人”;彼得时代的农奴说“彼得是制造孤儿寡妇的沙皇”;而当有人要斯大林把彼得一世与列宁比较的时候,斯大林说“列宁是整个汪洋大海,而彼得大帝不过是沧海一粟”。你同意哪种说法?还是有你的不同看法?请加阐明。
(5)二战前,英国政府对希特勒态度不够强硬,历来受到指责,你认为英国政府有其它出路吗?
(6)对于罗斯福新政,有的赞誉,有的诋毁,有的认为既不能过分赞誉,又不能过分贬低,你赞同哪一种?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理由。
(七)双语简释
【基本要求】提供英语材料,要求学生解释其中的关键词或纠正错误。
【答题要领】注意寻找材料中与历史有关的词汇;注意熟悉世界史课本中提到的外国人名原文。
【例题解析】
    (2002上海高考)一部英文著作中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问题出在Kuang Hsu帝是谁。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2分)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4分)
〖解析〗
    这道题是历年来第一次出现的双语历史题,因此题目中的英文比较简单,对高三学生来说应该没有难度。另外,毕竟是考历史,而主要不是考英文,因此题目中的英文其实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材料,不是答题的关键。答题的关键在于谁可能阅读“郑观应”的著作,审题可知,阅读郑观应著作的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他一定是郑观应同时代(或之后)的皇帝;其二,他一定对郑观应的某些观点感兴趣;其三,该皇帝称呼的英文发音接近“Kuang Hsu”。具备这三项条件的人,只有“光绪帝”。至于第二问,主要是考察郑观应的思想主张,这里要注意题干上“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提示,等于点明了郑观应主张的积极影响。
〖答案〗
(1)“光绪”。郑观应与康熙帝处于不同时代(或于光绪帝处于同一时代)。
(2)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维新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宣传变法,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或实行君主立宪制,或兴西学),是早期资本家等。
【习题】
1. Open Door
     A policy promulgated by the USA in 1899 to ensure equal trading rights in China for all countries. Its own trade with China threatened by the growing influnence there of the other major powers, the USA sought and received the guarantee by Britain, France, Germany, Italy, and Japan of the maintenance of Chinese integrity.
     阅读以上材料,请对标题、历史背景、涉及国家、主要内容和影响作一简要说明。(5分)
参考答案:
标题:门户开放政策
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国家:美国向西方列强提出
内容:中国向全世界开放
影响: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美国在中国的势力开始增强。
2. 下面是美国历史上一个著名文件的题头部分,请判断它是什么文件,并根据所学知识,简介其主要内容(3分)。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July 4, 1776
In Congress, July 4, 1776,
THE UNANIMOUS DECLARATION OF THE THIRTEE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