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夏爱武:《“一国两制”
汪德武:细节拓展在历史
夏爱武:祖国统一大业教
戴超武以新近解密的多国
最新热门    
 
马宏武:素质教育呼唤教材改革

时间:2009-10-18 17:23:36  来源:马宏武
 

马宏武:素质教育呼唤教材改革


    高中历史教材,对清末民初(1895—1924年)三十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有着重的叙述,尤其对影响这段中国政局变故的重要历史人物都有明确的定论。如对慈禧和袁世凯的定论是专制、腐败、残暴无情;“卖国贼”则是李鸿章的专利。看了央视热播的反映同时代社会政治生活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以后,使人耳目一新。它打破了中学课本给人的既定思维,“颠倒”了人们对以上人物的固定印象。如李鸿章被“改邪归正”,变成一个人性化的让人深表同情和理解的正面人物;慈禧不再是面目可憎、阴毒无情的糟女人,而是优秀的政治家和有了一些人情味的老佛爷;袁世凯也有了一些为官的政绩;孙中山也不再是十全十美的伟大人物,而是一个平民化的而且又有缺点的一代伟人。


    到底是中学教材没有真正客观地反映这段历史,还是《走向共和》加入了太多主观因素?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认为:《走向共和》还原了历史的真实状态,没有拔高一个好人,也没有贬低一个坏人(《V州日报》2003年4月25日第8版《〈走向共和〉反角拒绝“脸谱化”》)。的确,《走向共和》以其独特的人文视角,还原厚重的历史,让人深思,给人启迪。

    笔者执教中学历史二十多年,从教了近百遍的历史教科书中从来没有得到如此的深思和启迪。那么,我们一年又一年毕业的中学生,又能从这样的历史教材中得到什么呢?看来,我们需重新审视历史教材。在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改革历史教材,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它关乎未来中国公民人文素养提高的大事。


    时下的历史教学,教师没劲,学生厌学,课堂气氛沉闷,陷入严重尴尬局面,历史教育出现危机。究其原因,历史教材滞后于时代发展,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恢复高考制度二十多年来,中学历史课本变动过数次,每次变动,都有令人满意之处。但就体例、范式、内容来说,并未突破原先的框架,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总的来说,现行历史教材,僵化、教条、呆板、陈旧,滞后于教育的发展,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就体例讲,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属于通史体裁。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写了一大堆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思想文化史等等,真可谓多而全。就范式讲,教材编写采用的是“革命范式”这一理论体系。这种范式将“阶级斗争”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把本来活生生的历史图景抽解为几条干巴巴的红线或黑线,被幻化为几个或高或低的台阶让人去理解。事件被概念化,人物被脸谱化了。所使用的语言,也一律是四平八稳和貌似权威,让人大倒胃口。就具体内容来说,教材淡化过程,注重前因后果,特别是对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多是现成说教式的结论。总之,长期以来我们的课本是重政治,轻人文;重阶级分析,轻生产力分析;重知识结构,轻情趣描述……这种陈旧的风格,已经严重制约了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历史教材是教师实施历史教育教学的依据,是学生接受历史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载体。要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首先要有好的教材。但如今的中学历史教材,除了如前所述的缺陷外,还有枯燥、乏味;政治味太浓;少有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和叙述;脱离生活,与现实割裂等不足,难以凭此达到历史教育之目的。


    历史本来丰富多彩,包含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各类鲜活而又个性突出的人物;也包含有绘画、服饰、建筑等精彩内容。可教材主干内容的编写摸式是史实加结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大多都是所谓的历史定论。有些定论高深莫测,概念化、教条化、成人化,对于涉世未深、生活积累和社会阅历极浅的中学生,根本理解不了,更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任何教育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使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感兴趣。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十几岁的青少年,最易于接受情感性的知识,最易于被生动的、妙趣横生的故事所吸引。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都能把《史记》写得兴趣昂然,以至于现代人把《史记》的某些片段作为范文,编登在语文课本或有关书目中供人们研读欣赏。发展到现在,我们的历史教材无情地删除了那些极富感染力的细节内容,而呈现出的是枯燥、乏味之框架知识,这怎么能吸引学生主动地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历史教材并未反映社会历史的多样性,而是政治史占主角,假大空的政治说教太多。以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为例,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现代史,几乎成了中共党史。中共党史固然重要,应当着重体现。但这远不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全部,还有更丰富、更生动的内容。而教材以意识形态为过滤器,把生动连续的历史割裂成死板的政治事件碎片。又如世界近现代史,为了增强学生对资本主义的憎恨,高中教材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叙述,通篇渗透着两个字———“罪恶”。而对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却讳莫如深。历史教学毕竟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教育,过分强调政治性,是非3片面的,不但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也不符合中学生接受历史事物的心理要求,也就更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


    翻开高中几大本历史教材看看,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等,内容够多了,体系够完备了。可就是没有几个鲜活的人物,更谈不上发掘历史人物的精神和人格了。凡课本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对其他内容的陪衬,人物活动的叙述也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一笔带过,且人物个个都极具脸谱化。好,是绝对的好,坏,是一切都坏。如前所述,教材对李鸿章的评价,通篇教材给人的印象只有一个:卖国贼。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是“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这一评价绝对不是说李鸿章一无是处吧!客观地讲,在当时的背景下,李鸿章已初具世界意识和革新思想,敢于直面世界潮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李鸿章“忍辱负重”,他对自己在外交方面所做的事情很无奈,也只能恨“弱国无外交”。但这却不被后人所理解。教材用今人的观点,过于苛责历史人物。其实,历史上许多对青少年有极具感染力和教育价值的人物,在课本中只是出现一个名字或根本就没提及,而许多可有可无的内容却占据了教材的篇幅。这是对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首都师大教授赵亚夫先生对历史教材不关注“人”的现象也深表不满:“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说到司马迁只有一本书,一句话的印象;谈到张骞、苏武不过陪衬丝绸之路而已……”历史是人活动的历史。历史教材不刻画、挖掘人物,学生也就不能真正理解历史,更不能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完善自己。

 


    现实性是历史学的功能性特点之一。而中学历史教材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此特点,即与社会现实割裂,是“死”史。中国封建社会存在两千多年,堪称世界之最。《中国古代史》用90%的篇幅来叙述之。学生学过后对于社会现实中大量存在着的封建毒素,如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等级观念、任人唯亲;老百姓中存在的封建迷信、缺乏民主和法制意识等却熟视无睹,更谈不上自觉抵制了。甚至有些学生也沾染上了某些封建毒素。课堂上学了封建社会的历史,放下课本走出教室,不知道什么是封建残余,甚至受封建毒素侵蚀却浑然不觉,这不是学生的悲哀,责任在教材与现实割裂。“史无前例”时期,个人崇拜盛行,现代迷信猖獗,视领袖为“红太阳、大救星”,百姓每日必三呼“万寿无疆”。这实质上是中国长期受封建统治影响,传统的明君圣主崇拜演化来的领袖迷信,是封建主义泛滥的表现。翻开课本《“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章看看,连个“封建”二字都没提及。要使十年“文革”之悲剧不再重演,就必须深刻认识其发生的原因,就不能割断历史。而这样的教材,怎么能引导学生从“文革”的悲剧中汲取教训,自觉地抵制封建思想的侵蚀?历史是现实的留影,现实是历史的折射。现实中的一切重大事件,都能在历史上找到根源和出处。如前所述,“文革”中现代迷信泛滥,可以从封建社会忠君思想中找到答案;“9.11”事件和目前的伊拉克战争等等,都可以从“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充当国际警察的历史沿革中得到解释。“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材与现实割裂,难使学生“明智”,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学好似不食人间烟火,对现实生活不发生作用,这样的教材还有多大价值?我们的历史教材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历史教材的编写质量,至关成长中一代新人的人文历史素养,还可能影响未来民族人格的塑造,事体非小。因此,我们呼唤像电视剧《走向共和》一样,既真实生动、又有内涵丰富之细节内容的历史教材出现,以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作者简介】马宏武,男,1954年生,河南巩义第五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