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王家范:大一统并非自古
最新热门    
 
王家范:感受历史智慧是一种愉悦

时间:2009-10-18 17:25:23  来源:王家范
 感受历史智慧是一种愉悦
                 ——初中历史教材改革管见

              华东师大版初中实验教材副主编 王家范

  新世纪刚开头,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就传出喜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工程正式启动,由三家出版社分别发行的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也已经在若干地区开始试教。笔者有幸参与华东师大版新教材的编写,多有获益。兹略陈所感,参以己见,期与同行切磋研讨。
一、由“快乐足球”想到历史学习
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同行,多年来一直为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而苦恼。最近香港商务印书馆对香港地区历史教育作了一次书面普查,发现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的程度,与大陆同病相怜,比例高达80%以上。教材枯燥乏味,考试苦于死记硬背,同样被学生列为普遍感到“厌烦”的两大目标。
  此时,我想到了米卢。是他给中国足球带来一种新的精神,一种新的气息,用米卢自己的话,那就是“足球应该享受快乐”。这一“快乐哲学”确实成功地引导中国的足球运动员走出了计较输赢、患得患失的怪圈,从玩味足球智慧里寻得快乐,学会了把足球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由此联想,历史课也可以成为一种智慧性的学习活动吗?学生从中可以寻得快乐吗?可以吸引他们化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生,现实是正在流动着的人生。人的天性里总保留着一分追寻过去历史的好奇,希望知往动来。通古今之变:明了我们来自何方,现实是如何从过去发展过来的,又将走向何方?如此等等。历史饱含着“寻根意识”的内涵,从这一意义说,我们就处在历史之中,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
  历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既富有民族兴亡盛衰的戏剧性,又饱含荣辱廉耻各有其道的人生哲理。且不说古老的用具、服装、艺术、风俗会给我们一种好奇,不同个性、不同利益倾向的人群,竞技于同一时间、空间,由相生相克的无数情感、利益激荡出来的历史事件,不更像是一幕幕活的戏剧?它跌宕起伏,富有情节,耐人寻味,也寓有许多发人深思的悬念。
如此生动具体的历史,怎么一写到教科书上,却会变得不能被阅读者感知和玩味,找寻不到学习的乐趣呢?所幸我们终于找到了病症所在。教材的“繁、难、多、旧”,无疑是首先要为造成这种万马齐喑局面负疚告罪的。
这一点,据我所知,在中学历史教学界众口一词,绝无异议。因此,这次“实验教材”的启动,也正是经由中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千呼万唤始出来”,来之非易。新编教材必须对准上述四种病症,敢动手术,猛下治药,为新世纪中学历史教学增添盎然生机,寻回本应该属于中学历史课引人人胜的魅力。
  “繁、难、多、旧”的病根在哪里?追究教育史,还是从苏式教育体系过来的一套,强调历史学科体系,强调“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始终不敢把过繁过多的知识点削减下来。凝固的“学科体系”几乎成了紧箍咒,历朝历帝,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四大板块,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四大样式,什么也不能短缺,以致面面俱到,琐琐屑屑,不仅使中学教材变成了大学教材的“压缩饼干”,而且势必蜻蜓点水,语焉不详,比大学教材更概念化和教条化。如此中学教材,根本就不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方式,也脱离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如课程地位、课时限制等)。结果,每堂课有那么多知识点,概念多于史实,老师上都上不下来,更不用说讲活、讲透。学生呢,胜不胜记。不堪重压,产生逆反心理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以不无刻薄地说,这“繁、难、多、旧”,实际上是让教师和学生戴着镣铐跳舞,按着单调乏味的节奏操练,怎么会感到快乐呢?
化“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其中“简”是改革的首要突破口。只有大大压缩知识点,压缩教学内容,从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公民思想教育目标的高度,大胆去难、去繁,尽量减少头绪、突出重点(主题),决心把课本的字数压下来,才能突出重围,开出新天地。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第一册,根据《课程标准》,知识点比旧教材压缩近2/5,总字数约为64000字,属于考查内容仅为31000字。我觉得,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有希望把老师和学生从教学的烦琐哲学中解放出来。

二、如何让历史变得可以体验和回味
华东师大版《历史》第二册“宋代社会生活”里有一段小字,出自宋人笔记所载,颇能解答前面提出的疑问:当时街巷里的家长如被纠缠得紧,就塞给孩子一点钱,让他去听“说史”。三国故事最受欢迎,听到刘备失败,就有人蹙眉头流眼泪的,听到曹操被打败,就欢庆畅快,喜形于色。开封府属下有个村民人戏场看戏,回来的路上见到一箍桶匠,拿起他的桶戴在头上,模仿戏中人物造型问:“我比刘先主如何?”气恼之下,箍桶匠以谋逆罪将这人告官,虽然后来以村民无知而不予追究,但由此可知当时演剧之深人民众和通俗感人。
历史是由时、地、人三要素构成的活的人生戏剧,感性、形象本应是它深入民众、通俗感人的艺术魅力所在。香港商务印书馆的调查中,就有一项记录,有相当多的被调查者表明: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想想有多少历史小说、戏剧、影视抢走了历史教育普及的对象,真令我们这些历史教育工作者不禁为之汗颜!
我们可以为各种“戏说”、“歪说”的历史小说、戏剧、影视感到不满甚至愤慨,然而不能不由此反省,是什么原因,使“正宗”的历史与青少年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公众隔离,竟人为地筑起了一堵不能沟通的围墙?我们能从上述广受欢迎的成功事例中学到什么?
概念化的历史决不是历史的“正宗”。我国史家的开山祖司马迁就不是这样。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千古以来传诵不绝,就在于它能出神入化地将历史演绎得栩栩如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寓理于事,理由事出,“太史公曰”则有画龙点睛之妙,无需唠叨不停地尽说些陈词滥调,却能强烈地震撼人心,陶冶我中华民族的人格和民族精神,起潜移默化人心的作用。现代史学作品中也不是没有能传承其传统而获取成功的,例如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就受到广泛好评。
我坚信初中历史教学如能找回《史记》传统,以事说史,以史说理,一定能博得成长中的青少年喜爱,能从中获取体验和回味历史的智慧快乐。问题的关键在于教材如何能恰当选材、巧妙剪裁,分清轻重缓急,将力气用到刀口上。很明显,事事具体而微,课时不允许,实际也做不到,因此少而精,真是教材编写的一门值得研讨的大学问,编写者非殚思亟虑不能办。
此次新教材编写,“简、易、少”实际只是改革的起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假若说,“简、易、少”像是解毒祛病,“少而精”则是强身固本的功效,是治本的。这就要求教材篇幅固然省简了,但内容并不流于单薄贫弱,而且还要在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教师教活、学生学活方面使劲用力,使新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既能寓教于史,体现时代精神和世纪风貌;又能寓教于乐,博得学生喜爱,可以体验和回味,使师生对历史的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各有用武之地。
新教材的编写,脚本是预先规定好的(严格遵照《课程标准》),因此编写者更像是电影剧本导演,既要编好分镜头剧本,要对挑选“演员”与“演员”的角色定位作重新处理,善于调度必要的道具、场景等等硬件方面的要素;更要匠心别具地设计如何渲染、烘托气氛,创造跌宕起伏的情节,出主题、出效果。不同的导演由于对同一主题理解的不同,必有不同的处理风格,是一次再创造;同样,教师在使用课本、实施教学时,仍然会进行再创造。教学艺术需要多样化的个性魅力。正如哲人所言:“天下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具有个性的东西,往往能引人人胜,因为它具有生命不愿类同、生活不甘苟且的活力。
我认为,要做到少而精,有两个基本点必须坚持,这是对知识点、史实取舍抉择的依据。
一是立足“公民教育”的基点,突出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从历史学习中自己去体验如何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以及如何学习。必须摒弃把中学历史教学等同于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只能服从义务制中学教育是国家公民教育的全局,依据上述目标设计少而精的内容,并善于利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特点,减少同类重复,力避烦琐哲学。
二是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表达形式的创新。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避免概念化,力求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饶有兴味、深入浅出的叙述,调动图文并茂的三维立体手段,激发和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热情,引导他们自我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历史认识过程,将思想教育的内容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认识。
这里我特别想说说历史图片和影视形像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历史学家常常感慨历史总是“一次性”的,不可能重演,也不能像物理、化学可以在实验里重新复制。这完全是从历史哲学的高度上去说的。假若回到历史编纂或历史教学的角度,设法让人回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之中,能感受当时的历史的气氛,就非常重要。“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每个亲自到名胜古迹旅游参观的人,都能体验到这份书本上得不到的喜悦。我曾经有机会亲临山海关,过去尽管研究过明末李自成起义,然而来到崇山逶迤、绝壁仞立的实境之中,放眼环海背山的开阔地带,突见两山相峙间有一狭窄通道,立刻领悟战争系于须臾之间的那种神秘和紧张,山海关之战的激烈,就变得可以体验、可以感知的了。
形象是一种感知,它的优点是有形、有像(如有声,则更精彩了),可以立体呈现,让人可以触摸、玩味,因此历史图片、历史影视就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当我们为某位历史人物的高风亮节、奇行卓识所感动,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愿望:如能一睹人物风采,该是多好!再如古代城市的繁华,已成“旧梦”,然而一幅《清明上河图》长卷却满足了我们“重游开封”的渴求。要知道,这可是多少文字都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啊!此时,真的在某种程度上使阅读者如同走进了宋代历史之中,有宋一代的历史特点,就成为可以感知和体验的形象,其乐无穷。
此次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新教材把图文并茂、版面活泼,作为教材呈现方式寻求有所突破的一项努力,应该说是费了不少心血。第一册教材共精选照片、图像及示意图2O4幅,地图13幅,各类表格10幅。所有图像、表格都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意在增加历史的直观性和历史审美情趣,使全书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反复体味、思考的情趣。照片、图像、地图都力求原汁原味,多数选自古典名作或精美的实物摄影,地图注意保持古地名、古水名,尽量不采用现代人所绘图像或素描。对有些文物摄影、图像还附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容。图像烘托课文,课文与图像相得益彰,以期激发初中年级学生阅读课本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鉴于有些学校已经具备电脑教学或投影教学的条件,教材还特别推荐了一些可以下载复制历史图片或影视资料的网站。这些网站,涵盖了海峡两岸一些著名网站,因为编写者早经长期使用,选择很有针对性,图像、影视的效果应该说都比较理想。
三、拥抱现实,贴近生活,放飞历史
历史学不应该仅仅是少数历史家自得其乐、孤芳自赏的象牙之塔。历史学家有责任将知
识社会化,设法让历史长上翅膀,“飞人寻常百姓家”,成为陶冶性情、提高民族素质、塑造完美人格,实现社会道德教化功能的重要环节。作为国家公民教育重要一环的初中义务教育,更是实施历史教化功能的广阔舞台。
中学历史教育绝非可有可无。它的成败,势将关系到一代成长中的新人知识底蕴的丰厚与否,中华民族的文化能否传承发展,从而也可能深远影响到未来民族发展的前途。前贤如钱穆、陈寅恪先生,甚至将国史提到“国魂”的高度,申言:“国史亡,国将无魂”。据我所知,就像历史非常短的美国,却极端重视国史教育,连大学理工科学生也都得必修历史课程,发人深思。
这里,我绝没有贬低或者抹杀诸如资料发掘、训诂考据、辨伪纠谬等历史学职业化的手段,历史家也完全应该各有自己研究的特长和风格。然而,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毕竟是史学的最高意境。英国历史家卡尔则在名为《历史是什么》的演讲里说:“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法国年鉴学派更有历史学必须“拥抱现实生活”之说。事实不正是这样吗?已经过去的历史,人和事不胜其多;什么事被重新提起,被重新研究解释,都是经过史学家精心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多半出于现在与过去对话的需要,有感而发。
上面的话题正是针对旧的初中历史教材“繁、难、多、旧”的第四个字说的。所谓“旧”,固然有许多过时的史观、史识未被及时更正,但更紧要的是,教学内容不能跟踪时代发展的脉动,陈旧滞后,缺乏新鲜的现实感,亟须革新。
因此,革旧更新,是此次教材改革的又一重要目标。过去的教材几十年不变,内容陈旧,以致有学生尖刻地讽刺“史学”为“死学”。起死回生之术是有的,那就是教材出新,就必须使教学内容能够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编写者应该追踪历史学最新的发展,善于利用已有的史学研究新成果,及时吸纳那些能够为我所用的史实,不断更新丰富教材内容。
所谓“放飞历史”,不过是极其形容而已,它大约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教材叙述、解说历史必须具有时代感,能够引起处在现实生活之中的青少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互动,引起心灵的共鸣和回响;二是教材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提供给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体验、思考历史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让历史活在学生心中。
爱国主义教育如无丰厚的历史底蕴作铺垫,就不可能以情动人、根深蒂固。初中历史课的一个重要使命,便是让学生通过历史教育,能够亲自体验国情,明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是怎样发展过来的,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宝贵财富在哪里。例如我们国家虽然有“两千年大一统”的历史,其弊可知,但这决非是中国历史的全部。在远古以至上古时代,我国各区域文化如“满天星斗”,多姿多彩;唯其因多样化的区域文化相互接触、相互融合,有容乃大,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才积累酝酿出被称为世界“轴心时代”的几大代表性文明之一。这种“综多为一”、“多元一体”的新史识,既是近凹年史前史、上古史研究,特别是史前考古发现方面的重大突破,更是时代发展所需的新的精神境界。再进一步说,即使在“大一统”的两千年里,中国历史每有重大的进步,都是与地区的发展、民族的融合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没有了“多”的活力,就不可能丰富和发展。最明显的便是大唐开放活泼的气象,它来源于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民族融合和南方经济的上升。特别是前者,东汉末、两晋的世族统治表明它的统治素质和统治能力已经磨损殆尽,如无富有进取精神的少数民族输入新鲜血液,能在大唐时期别开惊天动地的盛世气象吗?两晋南北朝时处乱世,政权众多、更迭频变,如旧教材那样一一交代,既繁又多。华东师大版新教材对此则以政局变动的态势图简练几笔走过,然而着重在这一历史联系和因果问题上下工夫,并画龙点睛地在“导言”里作出提示,比较艺术地体现了教材革新的意图。
再如《中国历史》第三册,华东师大教材编写组确定的编写指导思想,便是努力体现百年变革的风貌,突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近代中国的110年里,围绕反帝反封建和中国独立富强的主题,斗争不绝,变革不断,一个浪潮接一个浪潮,鲜明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强烈变革精神。在教材编写中力图能生动展现出这些变革的时代风貌,以及各个变革环节之间的历史继承、扬弃、发展的内在历史因果关系。例如在叙述中国人民反对历次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力求以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轨迹,另一方面我们又尽可能言简意赅地交代两次鸦片战争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潮、“洋务运动”兴起的因果联系,甲午战败与变法改良、共和革命兴起的因果联系,也包括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历史曲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因果联系,抗日战争与战后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因果联系等等,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时代精神,从历史事实中体会“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历史真理。
与此同时,透过历史的通感,让学生从近代中国演变发展脉络中深切体会,“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正确历史选择。近代中国的历史行程是曲折而艰辛,又总是冲破阴霾迎着困难而前进的。认识世界,寻求新的科学知识,探索新的社会变革理论,在革新会、促进近代化方面所作出的每一步努力都留下了历史进步的成果。但从斗争——失败——再斗争中,中华民族也逐步领悟到学习世界人类进步的成果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合,中国为独立自主、实现现代化进行的探索必须与中国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在教材中既注意充分展示近代志士仁人如何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开始,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艰难摸索救国之路的历史行程(洋务办工业、维新求政改、共和废帝制、北伐讨军阀、抗日救亡图存等等),对每一个站在当时时代潮流前列的历史人物、思想文化观念予以历史的肯定和褒扬,同时也从历史变革的角度展示新陈代谢的规律,总结过往那些过渡性环节的历史局限和教训,让学生从一再失败的历史悲怆里体验为什么我们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及其社会改革的主张,领悟“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真理。
新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提供给他们亲自体验、思考历史的思维空间,也是此次改革的一大特色。华东师大版新教材每册都设计有四堂左右的“探究活动课”,在课文里还设计了包含有课堂讨论与小讨论、阅读与思考、制作与试验、换算年代、参观访问以及身边的历史、课外学史等多种栏目的“练习与思考”,意在以灵活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创造能力,为师生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鼓励发散式的创造思维,是设计练习思考和探究活动的终极目标。因此,活动样式固然应该多样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才是灵魂、才是真谛。华东师大版教材在讲述大禹治水故事时,出了一道思考题:鲧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了,其子禹改用“疏”大获成功。试问: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堵”都不可取?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让学生议论,“堵”和“疏”各有什么功能?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年代里,形而上学猖獗,非此即彼,要么绝对肯定、要么绝对否定,其害无穷,吃亏不小。通过这一阅读思考,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辩证分析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我想,学生从这种思维活动里所得到的,不正是一种智慧训练的愉悦吗?
假若哲学是叫人学会智慧,文学催人产生激情,那么史学就应该兼具哲学和文学的长处,融而为一。史学产生的是一种大时间观,一种大局观,充满智慧性的思考。试想,学过历史,世界上什么事都过目过,喜剧、悲剧、闹剧、丑剧……什么人都见识过,君子小人、忠良奸佞、书生政客、游侠流氓……你说,能不从中产生智慧,能不有助于应世处事、待人接物,文质彬彬、斐然有道吗?我的老师,陈旭麓先生说到中国百年历史的坎坷,有下面一段议论:“历史是年代的积累,历史的辩证法是从时间上展开的:地质年代以亿万年计,人类历史以百万年计,文明历史以几千年计,近代中国只是世界一角的110年历史,110年相当于一个长寿老人的一生,与亿万年比不过一瞬,与百万年比不过万分之一,放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才可说得上一小段。”这就叫做智慧!110年弹指一挥,不才走了一小段路程,三峡还没有走完,完全不必沮丧叹息;过了三峡,不就天地开阔,浩浩荡荡之势就在眼前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