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凤凰号”重走郑和下西
火凤凰博客:从历史教材
最新热门    
 
火凤凰博客:对文革调查的研究

时间:2009-10-18 17:05:35  来源:本站
 

对文革调查的研究

——继我校高一年级学生2005年文革调查问卷表收集整理之后的初步分析

 

 

文革对当时人们的影响

 

素材:

 

影响

采访信息

内容

文革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高一(2)班

王珊珊

我印象最深的就有三件事:第一件,我有两个邻居,平时关系都不错,那天一个邻居家的女主人带着另一个邻居家的孩子玩,就教孩子喊口号:打倒反革命,毛主席万岁!但话说多了舌头打了绕,竟喊成打毛主席,孩子的母亲为了表示对毛主席的忠诚,立即向上面汇报,为此这个喊口号的邻居只为了一句话换来了九年囚刑;第二件:有一个农民上街买毛主席石膏像,农民嘛,都挑担子,他就把毛主席相挂在担子上一根绳子上,走路上就有人喊,他给毛主席上吊,这不二话没说,就把他关了起来;第三件嘛,当时东风象征着共产主义,西风象征着资本主义,所以成天喊着东风压倒西风,可是那天一个煤窑工人看着火头说了一句:今天刮西风了,很正常的一句话,一年四季哪没有刮西风的时候呢,却白白被人当成反革命,这以后的日子就惨了。

高一(3)班

张颖慧

问:“就您所看到的,文化大革命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工厂关门不做了,学校不上课了,学生都去当了红卫兵,乘汽车到北京看毛主席了。电也限用了,很不方便。你外婆生你妈那天夜里,两派打起来,工厂全部停产,你外婆在纺织厂上夜班,躲在地下室不敢出来,你妈就在那儿出生的。”

高一(3)班

盛雁行

访者: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什么映像深刻的事?

徐:当时所有人都知道不可以什么什么,教条很多,很严的。

访者:比如?

徐:不可以崇洋媚外,不可以学英语,用英语。我们做医生的写处方不可以用英语,比如阿司匹林,不可以这样写,要写它的中文名字。

高一(3)班

冯明予

那时候我爸爸上学的条件怎么样?

很差啊,那时候教室比较差,但是老师就更少了,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那时候他们和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么?

大概就是要多很多劳动,少很多作业了。对了,那时他们常常写批判稿,什么“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之类的。另外,他们的课外文化活动很少。

高一(4)班

张在为

更为可笑的是,饭店门口,能看见门口摆出了两个大红的木牌,分别写着“革命饭菜名”和“通告”。那“革命饭菜名”下面列着几十种饭菜,一看就知道还是过去买了几十年的炒芹菜、炸丸子之类,但革命职工们为了表示革命,却硬要把名字加上革命名词:红卫鱼、无畏丸子、延安芹菜、胜利排骨、造反虾仁、革命肉片、北京豆芽、红卫兵汤、红色炸肉、红卫香菇、韶山萝卜、大众包子之类。

 

高一(5)班

华阳

在采访的期间,母亲还告诉了我不少关于她生活的细节。比如在那几年,有一个好处就是坐火车不要付钱,因为大家是无产阶级。每天早上起床之后,都要跳“忠守舞”,歌唱表示对毛主席热爱的歌曲,像是把毛主席当作神一样供奉。她还哼了几句给我听,确实很有不太同于现在这个时代的特点。她说,大概在69-70年的时候,部分工厂恢复运行。她进厂工作(那时她17岁),干车工活。第一年的工资是每月14元,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平折算,相当于现在的每月400-500元。一个月她一个人普通生活的费用大概8块左右。然后每年逐渐加4-5元。

 

高一(6)班

李桑桑

 

女儿:文革对老百姓有何影响?

爸爸:由于文革的发生,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几乎停止不前,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逐年下降,物资供应严重不足,普通百姓的基本生活要凭各类票证购买,粮票、布票、糖票、肉票、煤票等充斥于百姓生活之中,物资匮乏极其严重。

高一(7)班

牛乙非

问:文革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全国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没有法律,大家的生活很没有安全感,说不定说错一句话、写错一个字都有可能成为“现行反革命”。人们成天忙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批“走资派”、“打倒反动权威”、“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没有人再敢抓生产,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什么物资都紧张,都要票。城里人还好一点,农村干一天活只能拿到几角钱甚至几分钱,一年忙下来还欠生产队钱,有不少地方还出现了集体要饭的情况。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文化上极度贫乏,电影、戏剧除了8个样板戏,十年基本上只能看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文学名著基本上都是“大毒草”,百花齐放成了一句空话。成天喊着解放全人类,最后自己都解放不了,日子越过越差。

高一(8)班

王茜妮

问:文革对于您当时的生活具体有什么影响?

答:那就说说我姐吧。她比我大了17岁,当时靠她管着我们家几个孩子。她只上了一年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她却能把《毛主席语录》背得一字不差。总是把“毛主席说……”挂在嘴边。还特别喜欢唱红色歌曲,象《北京的金山上》……当时上山下乡,早请示晚汇报,吃饭,劳动前都要把毛主席的话说上几变。

高一(8班

姜锐

姜锐:很想知道文革期间你们的文艺生活形式。

姜万康:主要就是以下这么几种:电影、出版书籍、文艺演出都是比较传统的,就起档次来看,形式也不算少,但每个形式的种类都特别少。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按说应该有很丰富的内容,但在那个时候都变成了“大毒草”,不让出版,不让借阅。

姜锐:听说文革期间几亿人民只有几部样板戏可以看,是不是有这回事?

姜万康:是的。当时有七亿多人口,也就是那么7,8种样

 

 

 

 

 

板戏准许演出。例如:《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因为就是这么几部,父母亲奖励小孩往往是说:“奖励你再看一次红灯记。”由于看的太多,大多数人都把台词背下来了。所以走在大街小巷,经常听到有人演唱样板戏!可见,当时的文学作品是多么匮乏,现在琳琅满目的文学做品,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高一(13)班

陆瑶

虽然文革给一部分投机取巧的人带来了利益,但对于国民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文革带给我最深重的影响就是学习。那时候学习简直就是废掉了,课最多时也只是上午两堂课,下午两堂课。当时有一个“张铁生事件”,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叫张铁生的人凭了一手的老茧,交了白卷就上了大学。于是那时,学校不敢抓学习,学生不懂也就不学习,老师们就出去搞阶级斗争,乱的一团糟!

高一(14)班

吕超然

附1968爸爸写给我的爷爷的一封信

最高指示

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爸爸你好,让我们共同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祝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

爸爸你在工厂很忙吧?你什么时间回来。

我和妹妹想你,妈妈也想你。我在家学写语录,学唱革命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长大做毛主席的红小兵。我吃饭时领妹妹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你给我写信告诉我几天回来。

向林副主席学习,向解放军学习,向工人学习。

让我们高呼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儿子

高一(13)班

李云瑶

那时的教师都在干些什么?

那时的教师都不上课了,天天开大会,不是批斗人,就是被人批斗。很多老师都被带上了右派的帽子。有些老师便受不了了,也有些老师觉得无所谓,照样快快乐乐地过自己的生活,毕竟这一切多会过去。也有老师在此期间专心读书,文革后便被保送出国了。

高一(14)班

李心彤

那时每个人都要背诵《毛主席语录》,大学里英语系的学生还要背诵英文版的。如果直呼领袖的名字是会被同学报告的,有个小孩子和朋友闹矛盾,说了一句:小毛,我不和你玩了。结果他的父母就都被抓了起来。对于初期的人斗人,基本没有什么印象。最多就是到了文革后期,每到夏天晚上在外乘凉,会听到长辈对初期人斗人的回忆,那时有很多斗人的计俩,例如:让被批斗的人站在菱角壳上挑粪,把猫放进人的衣服里直到被抓的浑身是血。

高一(13)班

李海骋

问:您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历的或者看见的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答: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历的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好像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天,我爸爸下班时从工厂带回一本《红旗杂志》,杂志封面上有毛主席像,我当时拿过来准备看,由于不小心,钢笔墨水滴在《红旗杂志》的封面上,用手抹了一下,封面毛主席像上留下了墨水印,当时我也没在意。第二天,爸爸上班时把《红旗杂志》带回到工厂。但下午学校来人找我谈话,问我关于那本《红旗杂志》封面的毛主席像上墨水印的事。问是不是我做的,为什么做。当时我一听就哭了,慢慢地向学校领导汇报不小心把钢笔墨水滴在《红旗杂志》的封面上的过程。事后,听爸爸说他当天在单位也被保卫科叫过去做过笔录,我的妹妹也同样被学校领导问过话。其实,这只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人们很崇拜领袖,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也无限上纲,小事变大事,生活中的小事很有可能变为政治上的大事。

文革对人们思想上(诚信)的影响

被采访者:父亲

年龄:43

民族:汉

党派:共产党

职业:公司职员

文化程度:大学

采访者:郑忱

在文革过程中导致了“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恶劣后果。

被采访者:陆优群

年龄:45

性别:女

民族:汉

党派:无

职业:无职员

文化程度:中学

采访者:梅菲 7

可谁知在落实时这种思想失了真,很多人利用文革公报私仇,人人都害怕被别人举报揭发,于是反过来先检举揭发别人。整个社会的风气逐渐变坏,儒家仁爱思想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充斥着猜疑和不信任,在当时,亲情和爱情显得格外脆弱。我认为文革是一场失败的运动,它使中国的道德标准全面颠覆,“诚信”这个词失去了分量。这或许也是导致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声誉不是非常高的原因之一。

采访人:邵梦虞

被采访人:父亲

问:您认为文革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答:文革破坏了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各种礼仪、美德都丧失殆尽,这造成了现在社会的信仰危机,诚信的缺失,这又产生了诸如腐败现象、功利主义等等。可以说如果再出现一次文革就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毁灭。

被采访者:杨叔子  年龄:43

性别:男

民族:汉

党派:共产党

职业:教授

文化程度:大学

采访者:许霄玮

十年浩劫文革留下的影响,不仅仅是政治损失、经济损失或者其他方面的损失,最重要的是人格的扭曲,传统文化的破坏,对社会风气的破坏,一直影响到现在。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光荣,什么是不对的,都搞不清楚,不讲假话成不了大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

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心理影响之一,就是对人的极端不信任。这道沉重的心理阴影,至今还影响着人们与他人的交往,影响着人的自我发展。

姓名:许超

年龄:52

民族:汉

党派:共产党职业:工人

文化程度:本科

文革对人最起码的人性摧残太严重了

文革对人们思想上(胆小怕事)的影响

受访者:薛颖梅

年龄:41岁      性别:女            民族:汉

党派:无

职业:会计师           文化程度:中专 采访者:葛菁璐

就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全家变得做事谨小甚微。一听到什么风吹草动,就胆战心惊,生怕他人又说自己坏话。

姓名:张续勋     年龄:74         性别:男                            民族:汉                党派:共产党

职业:退休干部   文化程度:小学

采访者:张夏骏

问:在那个时期,人的精神信仰被扭曲,听说人活得很小心,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那时做人要很小心,我明知毛主席犯了错,但是就是不能说,一点都不能有沾边,要是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而且会死得很惨。没有人会为你申冤,那时,人们开始有性格和人格的转变,有人会害人,无中生有,把一个什么也没做的人活活搞死,我的战友就是这样的一个受害者。而且这和封建的惩罚制度没什么区别,还要株连到好多亲戚朋友。爷爷也是很幸运的,没有被株连到。否则我现在就不在了。哈哈!我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好恐怖的特殊年代,好人不得好死,小人升官,世道反过来了。啊!真是中国历史的“黑洞”,把人吸进去,折磨人。

文化大革命对青少年尤其是我们这一带的影响

高一(7)班

王功

“一个就是文革期间没好好读书,另外,文革期间十年没有高考,一下子恢复高考,老三届参加高考竞争十分激烈,导致应届生难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一(8)班

查婷俊

“那时候提倡上山下乡,我也就跟着下农村,错过了学习的好机会,以至于一直没有机会考大学。”

高一(5)班

赵惠俊

“初中毕业后本想上高中,可是学校停课,家里姊妹多,又要响应‘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就下乡到了东辛农场,你四姨妈也是到了农场当了教师,你妈妈年龄小,并没搭上那班‘车’。还是后来文革以后,我才自考了中专。”

高一(5)班

古骊翔

“还是因为出身成分的原因,你舅舅和你妈妈都只是初中毕业。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啊。如果没有这场动乱,我们全家的生活都会比现在要好得多,我们的国家也将是另外一番景象。没有这一场文化大革命该有多好啊!……但十几年的时光逝去了就永远再不能挽回了,就我们的家庭而言,耽误的可是两代人啊!想想都让人觉得寒心啊!”

高一(5)班

于露

“我觉得文革全是白搞。最遗憾是没读书。后来也有考试,大多是工农兵大学生。里面多数是连队干部,现在没知识没学历,下岗的也是我们。”

高一(9)班

秦舒雅

“文革也使教育上留下了一大片空白,学校都陷入了批师道尊严、批白专、开展“红专” 大辩论的混乱无序状态,认真教学的老师和成绩优秀的学生遭批斗、受压制。课停了,班也不上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全终止了,学校变成了红宝书、红语录、忠字舞的红海洋;琅琅的读书声听不见了,取而带之的是高音喇叭里的激昂的革命歌曲、革命语录,还有成天充斥耳际的各路造反派组织之间嚣叫漫骂争斗。”

杨雨菡

“思想奴役断送了师生情谊,甚至亲情……由于加入了不同的派别,弄得形同陌路人,甚至还大打出手。”

郑忱

“在文革过程中导致了‘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恶劣后果。人们长期处于个人崇拜的惯性当中,不受控制地传播各种言论,这样逐渐销蚀他们的政治自我意识与独立思想人格。”

张寻

“经历过文革的她胆小怕事、处世谨慎,惟恐因为不慎给家人或周围的人带来不幸。对于新生事物的出现反映强烈,惟恐出现第二次文革。文革给她带来的阴影终生难忘,至今想来心有余悸。”

梅菲

“可谁知在落实时这种思想失了真,很多人利用文革公报私仇,人人都害怕被别人举报揭发,于是反过来先检举揭发别人。整个社会的风气逐渐变坏,儒家仁爱思想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充斥着猜疑和不信任,在当时,亲情和爱情显得格外脆弱。我认为文革是一场失败的运动,它使中国的道德标准全面颠覆,‘诚信’这个词失去了分量。这或许也是导致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声誉不是非常高的原因之一。”

 

 

 

感想:

 

一.文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文革是一场群体无意识的思想骚乱,是对所有价值准则与道德标准的除根运动,是中华民族思维与心理的集体变形。文革可以说是毛主席的一次失误,然而这次失误被人所利用,所以才发展到那种情况,我觉得,这些人尤其是利用了人民对毛主席的愚忠。中央号召一出,人们看不到事实的真相,自然就跟从了,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疯狂的地步,进而做出了各种疯狂的,非正常的举动,从而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了原本正常的生活。

 

学生一个个不去读书,学工学农,还闹全国大串连,那时红卫兵坐火车不要钱,到了别的地方还有专门的人接待,学生都跑出去玩了,还有老师也跟着,一个个全国各地走,根本不谈什么学习。要不然就学工学农,到地里去劳动,要不然就去工厂做工,整个一代人就这样被耽误下来。农民也不种地了,整天在公社里无事可做,工人更不做工,开着卡车出去批斗厂长,人们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而对那些因犯下所谓政治错误而遭到批斗的人们而言,他们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很多人的结局都是家破人亡,对他们个人或对他们的家庭而言,他们的生活都在这场“十年浩劫”中被彻底摧毁了。(在这些被打倒的人中又包括一大批老一辈的革命家和学者,他们被打倒,就针对当时国家各方面所需的进步而言又是一次无可估量的损失。)这就是文革在当时人们家庭生活上的影响,或者称其为负面影响,因为这些影响都直接导致社会进程中的极大退步,文化大革命不仅是对全中国人民正常生活的破坏,同样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10年之内,很多国家都借此时间发展起来了,而文革对当时乃至现在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文革”已经过去三十年了,面对这惨痛的历史,谁也不想再让它发生一次。为了防止它死灰复燃,我们只能铭记这段历史,完善民主法制建设。而对于我们未经历过“文革”的人来说,我们只能去挖掘当时的现状,事例与个人经历,多去了解。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必须坚持祖国利益至上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盲目冲动,随波逐流;以学为主,立足校园,走向社会。

 

二.文革对人思想上的影响

 

文革无疑助长了人们做事不诚信的作风,人们逐渐形成了"不说谎就是笨蛋"的思想,造成现在的社会中诚信显然没有金钱、分数重要,诚信只是人们心目中隐形的悬崖,无意中的坠落便再也无法爬上来 。做事需要谨慎,但并非胆小怕事,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懦弱!

 

虽然文革助长了人们做事不诚信的作风,我们也不能将现在的不诚信现象完全归咎于文革,如果是这样,那么文革就从未结束,只是另一形式的延续,从自己开始作一个诚信的人才是真的。把品格和利益同等看待。虽然文革结束后这种现象会减少,但中国人欺软怕硬的本性会改么?文革只是它的集中体现。

 

三.文革对青少年尤其是我们这一带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要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文革对当时青少年学习、教育上的影响;二是文革这个社会大环境对当时学生心理上、思想上的影响。

 

当时青少年教育上遇到的问题主要又可以分为两个大方向来讨论:一是正值预备考大学继续深造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由于文革而错过了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二是像我们一样年龄的学生们由于政策的左右,忙于各种政治运动而荒废了基础教育的最佳时机。

 

从我们的“文革访谈录”里我们可以清楚地找到以上结论的依据。例如第一条结论,我们可以找到如下条目:

 

一个就是文革期间没好好读书,另外,文革期间十年没有高考,一下子恢复高考,老三届参加高考竞争十分激烈,导致应届生难以考上理想的大学。”(高一(7)班 王功)

 

那时候提倡上山下乡,我也就跟着下农村,错过了学习的好机会,以至于一直没有机会考大学。”(高一八班查婷俊)

 

众所周知,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是人才的竞争,而大学正是培养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教育是国家之本”,文革期间停止高考无疑是使我们的教育进入了停滞不前的阶段,而国家科技以及人民整体素质的落后,正是这期间人才输出匮乏的客观体现。对国家来讲,十年的时间可能不算什么,尽管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段,但是对一个人、一代人来说,他们能有几个十年?我们的《文革访谈录》中也不乏对对这一方面的纪录:

 

初中毕业后本想上高中,可是学校停课,家里姊妹多,又要响应‘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就下乡到了东辛农场,你四姨妈也是到了农场当了教师,你妈妈年龄小,并没搭上那班‘车’。还是后来文革以后,我才自考了中专。”(高一五班 赵惠俊)

 

还是因为出身成分的原因,你舅舅和你妈妈都只是初中毕业。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啊。如果没有这场动乱,我们全家的生活都会比现在要好得多,我们的国家也将是另外一番景象。没有这一场文化大革命该有多好啊!……但十几年的时光逝去了就永远再不能挽回了,就我们的家庭而言,耽误的可是两代人啊!想想都让人觉得寒心啊!”(高一五班 古骊翔)

 

缺少了十年的受教育时间,可能在当时看不出什么,但是当现在的中国完全打开了国门,逐步和世界接轨的时候,后文化的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开始逐步暴露在我们面前,下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觉得文革全是白搞。最遗憾是没读书。后来也有考试,大多是工农兵大学生。里面多数是连队干部,现在没知识没学历,下岗的也是我们。”(高一五班 于露)

 

的确,我们在整理文革访谈录的时候也发现,被采访者,尤其是五六十岁的,学历基本上没有超过高中的。而联系中国的实情——人口众多,竞争本来就异常地激烈,新生代在学历上的优势曾一度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制造了下岗问题的恐慌。文革时所带给的他们那心中永远的痛,不仅仅是文革时期那一段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还有当他们的后半生在穷困中度过,每每想到那时未收到的教育,再不由得想起那个锥心刺痛的十年时,苦恨交加的内心独白。同时,下岗问题也会引起一定的社会问题,这是后话。

我们组的秦舒雅同学在整理的资料文章《文革对中国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劫难》中写道: “文革也使教育上留下了一大片空白,学校都陷入了批师道尊严、批白专、开展“红专” 大辩论的混乱无序状态,认真教学的老师和成绩优秀的学生遭批斗、受压制。课停了,班也不上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全终止了,学校变成了红宝书、红语录、忠字舞的红海洋;琅琅的读书声听不见了,取而带之的是高音喇叭里的激昂的革命歌曲、革命语录,还有成天充斥耳际的各路造反派组织之间嚣叫漫骂争斗。” (秦舒雅 《文革对中国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劫难》)我想,这里已不仅仅是在记述一个失败的教育时代,而更像是对那个时代的控诉,对那个时代里饱受摧残的人才表示深深的惋惜。

 

毛主席说:“知识分子要接受农民的再教育”,于是知青们下了乡;毛主席说:“越有知识越反动”,于是有知识就成了“耻辱”。那个时代的青少年,脑袋里只有毛主席。甚至我可以说,他们都已经失去了大脑,因为他们坚信全国只要有一个大脑就够用了。不知不觉当中,他们的人格也跟着文革的浪潮,一点点地被扭曲。

 

从我们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本该受到教育的他们,被政策左右,整天就是造反、破四旧、成立帮派,而这些活动对一个文明古国的文化思想,是有着摧毁性打击的:

 

思想奴役断送了师生情谊,甚至亲情……由于加入了不同的派别,弄得形同陌路人,甚至还大打出手。”(杨雨菡)

 

在文革过程中导致了‘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恶劣后果。人们长期处于个人崇拜的惯性当中,不受控制地传播各种言论,这样逐渐销蚀他们的政治自我意识与独立思想人格。”(郑忱)

 

经历过文革的她胆小怕事、处世谨慎,惟恐因为不慎给家人或周围的人带来不幸。对于新生事物的出现反映强烈,惟恐出现第二次文革。文革给她带来的阴影终生难忘,至今想来心有余悸。”(张寻)

 

可谁知在落实时这种思想失了真,很多人利用文革公报私仇,人人都害怕被别人举报揭发,于是反过来先检举揭发别人。整个社会的风气逐渐变坏,儒家仁爱思想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充斥着猜疑和不信任,在当时,亲情和爱情显得格外脆弱。我认为文革是一场失败的运动,它使中国的道德标准全面颠覆,‘诚信’这个词失去了分量。这或许也是导致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声誉不是非常高的原因之一。”(梅菲)

 

 

 

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当时政治运动的特殊性,使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不正常:父母与儿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都是带着政治的有色眼镜去看别人,以政见决定关系,没有了亲情,更谈不上和谐。当时的青少年失去了应有的天真,过早地让自己成为了“套中人”。他们的思想虽然经历了时光的稀释,但是过于浓稠的思想创伤还是让文革的影响传给了下一代,一直延续到我们身上:它让人“思想腐朽,说假话,不坚持真理,没有了奋斗的决心”(高一11 王嫣然);以及“让人们忘却了梦想,甚至是不相信梦想的价值”(朱嘉妮)等等,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正因为文革时期的那一代思想上的扭曲,作为父母,经常提醒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谨慎小心,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把自己的思想禁锢起来,从而影响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发挥。

 

文革时期,正常的教育制度已被全部破坏。当时提倡的只是“白卷先生”,“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而文革后拨乱反正,时代对教育的重要性重新认定,了解了“知识就是力量”,也对知识充满了向往。但由于就业、下岗等人才竞争的加剧、城乡生活的不稳定等等,使人们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定式,认为只有高考,考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没有文凭便找不到被社会认可的好工作。从而使得当今社会应试教育制度的产生,而不注重能力以及创造性的人才。我们这一代在原本应该是天真烂漫,充满朝气的孩提时代却被这严酷的应试制度所束缚,所有的时间都淹没在了书山题海当中。没有了好奇,没有了创造,只有按着教学大纲,一步一步地按照规定好的发展道路,变成一个个四四方方的零件。从这一方面来看,这恐怕会成为“十年浩劫”对中国教育制度,乃至是对我们这一代、以后的很多代中国青少年最深远的影响之一了。

 

 

四.文革留给我们的思考

 

四十年过去了,文革在那些成人时代经历了“文革”的人们心中也已淡漠,他们言谈之间或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的 “文革”,往往与历史相差甚远。历史正在被忘却。如果历史能因忘却而不再重演,那实在是大幸运。但历史自身已经多次告诉我们相反的结论。

 

回顾“文革”历史,最狂热最绝对的服从和崇拜往往是和最严重的迫害行为同步发生的,这是令人深思的现象联系之一。

 

我们不能只在高压下顺从,却不在太平的年代主动承担相形之下多么微小的反省的痛苦,文革对于当时乃至现今的社会的影响仍然存在。

 

多数运动都是人出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做出来的,我想文革大概也不例外,其原因其动力都深藏于人性之中。但是,对于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在许多情况下,人性角度的研究还很难下手,但是我们也都有一些自己得看法。

 

对于人性的研究是最残酷的,因为这种研究是建立在对人的罪性进行审视和审判基础上的,它的前提就是对人和人性极不信任、极为警惕。而它又是最温情的,是因为在明了了人的罪性之后,对个人的一切罪过都是可以原谅和赦免的,就因为他是可怜的、需要拯救的人。在政治上、法律上、道德上、文化上有足够理由追究责任的那些行为和行为主体,在人性研究的框架之中,都化作了悲悯的对象。

 

所以,文革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无穷无尽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