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王
制度与经济发展:理论、
最新热门    
 
林良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时间:2009-10-18 17:05:41  来源:林良展
 

 

作者单位:广东两阳中学

 

设计思想

本届学生是广东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第一届学生,教学模式、考试评价等还处于摸索中,所以新课程的实施面临着一些矛盾,如:高考具体方式的未知性与学生较低水平的动态发展与教材的静态局限;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等。为此,本届高一的历史教学,不但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本,而且要活化教材,一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二要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三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四要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第一部分:教学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地位

1、从中国外交史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既是对建国以来外交政策的总结,又是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起点。

2、从中国政治活动史来看,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使学生认识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国家利益展开。

3、从改革开放的伟业来看,对外开放外交政策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

4、从国际大背景去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是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21世纪国际关系的理解。

 

(二)教材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是由各国外交史组成的,中国外交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既是历史,又是时事政治,更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所以本课的学习,是学习好中国政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素质教育要求和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而确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背景、影响和作用;中国在国际与地区的外交活动。

2、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外交政策的调整,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一切外交都以实力为基础,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通过学习中国的多边外交,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一切外交政策都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任何外交活动都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3)、通过学习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文字材料、录像、媒体报道等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洞察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2)通过比较分析建国至今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

 

(二)重点:改革开放的外交是中国外交史的总结,更是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的开始,所以本课外交政策的调整应为重点内容。

(三)难点:根据中学生认知规律将难点确立在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

 

 

 

三、教材的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广东两阳中学虽然是省一级学校,但由于学生生源差,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起步较慢,所以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老师应以饱满的情绪营造愉悦的、民主的氛围,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依据教学结构整体性原则和教学内容及学生思维特点,将本节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化:背景(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过程(外交政策)、结果(外交成就),培养学生形成历史的整体思维能力。

(2)关于不结盟政策的内涵,注意通过原始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对这一概念深入理解,做到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引导学生观看当前的媒体报道和录像录音资料来讨论、分析中国外交成就,展望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走向与成就,培养学生历史与时事热点相联系的思维,做到历史为社会服务。

(4)通过填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比较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外交政策、外交成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联系性。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手段选择与依据

1、教法

高一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感知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都渐趋成熟,同时,现代高中生是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人,所以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依据课程标准(实验)和教学内容及高考的可能性,我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了问题探究法、讨论法,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

 2、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提示和教材子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整体感知和把握教材。

(2)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首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3)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容量非常大,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好笔记。

(4)关于课文中的插图的使用:

新教材全部采用原始图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冲击力。本课的插图共有7幅,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内容,学生应配合课本的内容分析图片的实质。

(5)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培养优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其思维点与教学重点、难点正面冲击。如:假如2005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广州召开,请你以中国领导人的身份写一份发言稿。问题要总结中国的外交政策,能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优秀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意义。

(6)关于课堂提问: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可以运用巧设台阶的办法,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7)关于课堂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最好各组的水平层次相当,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

 

二、教学用具等选择及依据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我采用如下教学用具:

多媒体及软件,录像资料(1949年开国大典、1992年邓小平南巡、2004年胡锦涛访澳、温家宝访欧、胡锦涛访拉美、2004年中国在中东舞台中的外交活动)、录音资料(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讲话)、图片资料(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画面、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发表的对外讲话画面、1997年金融风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与会者合影、2004年中法军事演习、2004年法国文化节在中国举行)、图表(中国外交史图表)等,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时事性,增大课堂容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部分:教学程序

 

第三部分: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目标

新课

 

导入

播放2004年胡锦涛访澳、温家宝访欧、胡锦涛访拉美等录像片段;多媒体展示媒体报道:《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如今很难想象哪个国家是中国的敌人,而就在不久前,还很难想象这么多国家都会成为它的朋友。请学生分析:1、你能用几个字总结近几年来中国的外交成就吗?2、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展开讨论,从而导入新课。

观看

分析

讨论

在直观事物的刺激下,激发学生积极探讨的兴趣,从而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

 

 

学习

 

 

 

 

 

 

 

 

 

新课

 

学习

1、学生通读课文,构建本课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表:外交政策的调整背景、外交政策、外交成就。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本课知识结构空白表。

读书

讨论

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方法。

2、提出目标探究问题:

A、配合播放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录音,请学生根据课文[学思之窗]材料,概述外交政策作出了什么调整?

B、展示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和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的原始材料,要求学生分析外交政策为什么要作出调整?从中得出什么国际关系原则?(撰写成文)

阅读

思考

讨论

撰写

通过史论结合、直观材料和录音配合,使学生全面分析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则。

3、展示1997年金融风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与会者合影、2004年中法军事演习、2004年中国在中东舞台中的外交活动等图片,配合课文内容,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地区稳定与安全起到的重要作用。

观看

阅读

讨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看和阅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4、根据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弄潮儿的特点,请部分学生综合自己得到的信息,上讲台发表自己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看法,也可举出有关例子,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对中国和国际的影响,等等。

学生自由上讲台发表见解。

通过学生发表见解,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也可以考察学生的信息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结

展示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画面、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发表的对外讲话画面,2004年中国在中东舞台中的外交活动等图片,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段,请学生回答: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点拨:从清政府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说明在近代中国,弱国无外交,一切外交都应以实力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经过充实、调整和发展,已形成了面向21世纪全方位外交格局,朋友遍天下!(回应新课导入)但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畅谈

领悟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感性的知识内化为理性的认识,从而实现历史的教育功能。

 

 

练习

(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选择第1或第2题)

1、按照时期、历史背景、外交政策、外交成就编制新中国外交史图表(主要由中下层次学生完成)。2、撰写小论文:例如:展望21世纪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主要由优秀学生完成)。

思考(课后完成)

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满足。

 

 

 

 

 

第四部分:板书设计(主板书)

 

图表板书法:

 

历史背景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国际:美苏争霸处于势均力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

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

 

l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论断

l        不结盟政策

l        对外开放

l        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维和、裁军、入世、新秩序)

l        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

(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欧盟、上海合作组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