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刘道良:我的“非典型”
最新热门    
 
刘道梁:《“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思路

时间:2009-10-18 17:06:17  来源:刘道梁
 

10课《“秦王扫六合”》

课标解读、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一、[关键词]国家统一

二、课标及其解读

[课程目标]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    ] 春秋以来,周已经是很弱的政权,为了自保甚至还得投靠诸侯强国,更谈不上号令天下了;各诸侯国相互残杀,暴虐小国,至战国时剩下(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大国。七雄中,秦国逐渐崛起,经过商鞅变法后,已经具备了统一国家的实力和条件。因此,秦兼并六国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秦始皇建立统一帝国之后,在中央官制、地方体制、经济文化与巩固边疆等方面均有许多划时代措施。

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分裂给人民带来太多的灾难和痛苦,而秦始皇结束了这段历史,其人其事对中华民族、对于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怎样评价都不过分。当然,在巩固国家统一措施中有些是对历史发展有害的。

 

 

三、教材分析

[标    题] 本课标题用自李白的诗句,全诗如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古风》组诗的第三首。全诗共有24句,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其伟大历史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封建国家;但是他奢靡浪费,严刑峻法,残暴无道。诗中谴责了秦始皇,最后落得家破国亡的结局。

 

[正    文] 本课内容围绕“统一”的主题,写了三个子目。分别是“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巩固统一的措施”、“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灭掉东方的齐国后,统一的秦帝国终于屹立在地球东方。而建立一整套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是必然,因为秦一统天下本是大势所趋;而且,在文化上也有所准备,战国法家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法家代表人物中,李斯等人早已为赢政网罗其中,统一后为秦始皇重用作相。秦始皇把法家理论用以实践,中央设三公负责政治、军事和监察;地方设郡县制,听命于中央,并由皇帝任免。这样,全国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政治的统一既为经济文化统一作保障,而经济文化统一也可促进政治统一,社会系统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子系统本就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为了改变战国时期经济文化差别巨大的现状,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还统一文字,又焚书坑儒控制人们的思想。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是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不仅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国家内部的精神软件系统,还在疆域上巩固边防扩大疆域,使秦帝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图文辅助系统]

1、序言:讲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并有汉代画像砖上的影印画像。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年。在秦国摧枯拉朽的统一声势中,北方的燕国命悬一线。齐国著名的刺客荆轲为报答燕国太子知遇之恩,依然答应到秦国刺杀赢政。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秦王政灭韩、赵二国后,兵临易水,向燕国边境压来。燕太子丹即请荆轲以燕国使者身份,带了副手秦舞阳,并携带了秦叛将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以投降归顺为名,相机刺杀秦王。秦王未料有诈,故隆重地在咸阳宫举行接见仪式。荆轲、秦舞阳捧匣子、地图走到秦王面前,荆轲“图穷匕首见”,左手揪秦王袖子,右手操匕首直刺,秦王撕断袖子脱逃,并挥剑斩断荆轲之腿。荆轲拼力将匕首向秦王投去,击中柱子,于是秦王左右侍卫上前杀死了荆轲。

画像砖之画乃汉代名闻遐迩的武氏祠石刻。武氏祠是东汉武氏家族墓地上的武梁、武荣、武斑、武开明四石祠及双阙的总称,也称武梁祠。“荆轲刺秦王”画像砖描画的是故事中最精彩激烈的一幕。画面通过匕首透过柱子露出的匕锋表达了荆轲孤注一掷迸发出来的强大力量,人物的运动感强烈,用对比手法,表现惊恐万状仰面跌倒的秦舞阳,衬托出荆轲的临危不惧的神态。画面有明显的褒贬之意,歌颂了荆轲的“勇”和“义”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史话,在汉代已为人传颂,沿袭至今未衰。

2、小字系统:本课教材共有四段小字,均以小五号绿色字体排版。

第一段为秦王政善于用人,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均为政网罗门下,这些人帮助他成就国家统一大业。这是秦始皇实现国家统一的人才条件。

第二段小字讲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君威严树立的外在文化符号问题,赢政采纳李斯建议称“皇帝”,自称“朕”等。

第三段讲述李斯以小篆统一全国的文字。文字的统一价值不可估量,作为最重要文化以及文化符号的文字在中华民族形成以及国家统一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方言无数但文字却始终是一统无二。有学者认为,中国为何能始终是统一的历史主流跟文字统一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四段描述了“焚书坑儒”的具体历史场景:儒生淳于越要求皇帝效法古代,恢复分封制,遭到宰相李斯的反对,李借机抨击儒生,要求皇帝焚书。第二年,秦始皇因部分儒生攻击他的暴政而把460多儒生坑杀。

概览四段小字,均见其良好的辅助功能。

3、图象系统:

(1)秦始皇图片:教材中的秦始皇像雍容威严,刚毅有力,不愧为“千古一帝”。教材选用这样的图片明显是对他的褒扬与正面肯定。

(2)统一货币与文字图片:教材选用这样的图片使学生理解教材更加直观。

(3)灵渠:灵渠乃秦始皇打通岭南交通运送军粮所为。照片乃实地拍摄,早已退去了历史征战氛围的灵渠,今日显现出安详宁和景象。

(4)秦朝疆域图:西北至长城、南到象郡的秦帝国疆域,表达了秦帝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主题。

4、史料运用:

教材用竖排粗体字编排了两则史料。一是李白的《古风》诗中的两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则史料似乎可以以注解的形式出现,隆重地以竖排粗体出现没有必要。第二则郭沫若对秦始皇焚书的评价,是对教材的升华,利于突破难点。

 

 

[课后练习与探究]

1、 练一练:只有一道选择题,秦统一六国的年代题。

2、 活动与探究:“小讨论”题是讨论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小游戏”题是举办方言游戏会,以各地方言朗诵一段课文,体会一下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意义。

练习与探究题都是为了秦始皇统一的主题而设置的,对于理解和深化教材具有重要意义,设计非常好。

3、 自由阅读卡:秦代度量衡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感知历史久远带来的时空差距。

 

 

四、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孩子有着旺盛的求知欲望,但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欠缺;认识问题的能力存在缺乏辨证与全面看问题的不足,个性化与绝对性认识问题的倾向比较突出;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接触了秦始皇的人物形象,已经对他有了初步的表象,能够相对比较容易地进入课程但概念化与系统的认识还没有建立起来;

玉岩中学的初一学生学习态度好,纪律严明,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但阅读面和知识储备并不很好;承担本题课程开发的初一(10)班学风较浓,班风端正,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与价值趋向;能主动配合完成教师完成课程开发的任务。

为解决知识储备不够以及阅读面不足的问题,教师在课前发放若干材料,作课前阅读。

 

 

2、设计理念:新课程要求我们转变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牢固的课程意识,把教学的过程定位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的过程。而教师在其中要作好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以及组织者,逐渐屏弃填鸭教学模式与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权力下放,还学生以自主权,并在自主学习中开展合作与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寻找到学习的乐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长城、灵渠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2)焚书坑儒摧残了思想,钳制了文化。(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考察、研究、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质疑和解疑获取历史信息。(2)通过模拟朝廷,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历史与感知历史,进而深入历史。(3)合作反思与讨论关于秦始皇功过以及荆轲刺秦王该刺不该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达成一定共识。(4)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树立课程意识,深入挖掘学生这一人力课程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2)体验探究乐趣交流探究结论,形成国家统一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的价值观

(3)形成努力进取,奋发向上,为国家发展勇于献身的人生态度。

4、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的统一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焚书坑儒。

5、教学流程设计

A.课前礼节:师生互致问候,利用这个机会给听课教师也问候或鼓掌致意,营造轻松氛围,帮助学生找到课程主人翁的感觉。

B.导入课程:现场招聘助教。要求:身长稍高,字体端正。教师请他/她板书本课主题,然后作现场采访,了解学生对标题的理解和对本课内容的知识准备情况。

C.师生齐读李白的诗: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

但见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

D.教师分三段(统一、巩固、加强)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主题下的措施。板书与讲授结合,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1)历史为什么选择秦国来统一中国?

生:商鞅变法;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等

(2)赢政统一后怎样来治理这样一个大国呢?

生: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教师图示:(略)

师:经济上,各国度量衡与货币很乱。有必要统一吗?

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货币统一的图片

师:文化上也得统一了。文字的统一很重要,思想统一也不可少。

教师对焚书坑儒作重点解释,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师指出,古代人权意识的缺乏使得杀人活埋的现象是常见的,可以“长平之战”坑杀40万降卒为例。并进一步说明,活埋儒生既是皇帝巩固统一的文化措施,却也表现了秦始皇暴虐少恩的君一面。

为进一步使学生对秦始皇残暴的一面有更好的了解,在补充他征发劳力修陵墓、建长城(可说孟将女哭倒长城的故事)、3000童男童女海上求仙药葬身海底等史实。这也为后来的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讨论作铺垫,因为教材主要从正面说了秦统一国家的意义,而秦始皇专制暴虐一面提及不多。

(3)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还拓展疆域,巩固边防。又有哪些措施呢?

生:修长城、设郡县;开灵渠,征南越。

E.然后请学生建立模拟朝廷:秦王赢政统一国家后的一次朝会。

教室事先留好空间,排好六张椅子。

人物:秦始皇赢政、李斯、王绾、淳于越、扶苏、王翦、蒙恬等,分列两班。

朝会由皇帝主答,文武大臣角色体验讨论发问。

教师规定朝会需完成以下任务: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度量衡与文字的统一、焚书坑儒等等内容。

F.教师以秦朝疆域地图秦朝的历史地位:

(1)疆域辽阔:东至大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达南海;

(2)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大国。

G.由秦的地位和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再倒转课前序言,教师以生动语言讲述“荆轲刺秦王”故事,抛出本课讨论话题:“荆轲该死还是秦王该刺?”。(本环节视时间是否允许,也可作为课后思考题。)

要是学生明白:荆轲刺秦王是维护燕国的利益,荆轲本人的精神是一种知恩图报与“士为知己者死”的勇义精神,不得否定;而秦始皇统一国家为中国为中华民族立下千秋伟业,不愧是千古一帝,但他的残暴无道不可取。在这里,教师可作介绍为后来的儒法道的文化综合作铺垫。

如有时间可再集体朗诵李白的诗作为课堂结束,提升学生辨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6、板书设计:(略)

板书简洁,主题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在操作上,可先于课前写在黑板上,作为载体便于学生整体了解本课内容,也为本课学生的活动提供操作上的方便。

 

 

 

附朝会对话设计?:

人物:秦始皇赢政、李斯、王绾、淳于越;蒙恬、扶苏、王翦等

秦始皇:本王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不比三皇五帝的功劳小了,诸位爱卿,本王应该配一个怎样的称号呢?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德高三皇,功过五帝,那就叫“皇帝”吧!

秦始皇:好!李爱卿建议好,那我就称“始皇帝”,自称为“朕”。以后凡事不分大小皆由朕来决断。

秦始皇:朕还需要一些人手帮忙,在中央准备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官职。李斯说说三个职务的分工。

李斯:谢皇上!(面向大家)丞相分管行政工作,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负责全国军事;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协助丞相工作,也兼管监察事务。

秦始皇:那我朝地方怎样管理才好呢?

王绾:皇上,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离咸阳很远,请求皇上把皇子封到那里做诸侯王吧。

李斯:我不同意这种作法。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相互残杀,周天子也没有办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并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秦始皇:好,这种想法正合朕的意图。我们在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今后郡县长官都由朕亲自审批任免。

王绾:皇上,现今天下一统,各地交通语言不统一带来很多的不方便。

秦始皇:朕要统一车轨,以后我国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文字也要统一。

李斯:皇上,我把全国的文字统一改成小篆字体,便于书写。

秦始皇:(面向蒙恬)北边匈奴情况如何?

蒙恬:已经打败了,皇上不妨再在北方增设一个郡。这样,我国一共就有四十个郡了。

王翦:皇帝洪福齐天,真是太伟大了,把这样一个辽阔的国家统一在一起。

淳于越:皇上,臣下有一建议。国家如此辽阔,我们不妨恢复分封制度,按照古代的规矩行事。

秦始皇:(面向李斯)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李斯: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些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

秦始皇:好,朕就下令:除医药、种树的书以外,凡是有私藏《诗》《书》、百家言论书籍,一概收缴烧掉;谁敢拿古代的制度批评现在,满门抄斩!

扶苏:父皇,这样对待儒生是不是太严厉了?还是不要这样做吧。

秦始皇:(大怒状)你竟敢顶撞朕!你别呆在咸阳,你到北方守边疆去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