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维夫斯:没有历史老人犹
高芳:没有评委的历史公
最新热门    
 
季骎:没有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

时间:2009-10-18 17:06:56  来源:季骎
 

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

季骎:没有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 

上海市七宝中学 季骎 孔煜华

 

一、背景介绍


进入高中,我校各学科都加大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历史基础型课程的教学而言,尤其注重增加研究性学习的比重。自2002年9月份入学,经过两个月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习惯得以逐步形成。他们敢于对传统结论提出质疑,经常在课上产生突发的甚至打乱原设计程序的问题或反常规的观点。其中有些问题很具“研究”价值,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对全班同学都具有意识唤醒的价值。


“没有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是一位高一学生在上海版高一历史教科书第十四章第三节《明治维新》一课时提出的问题,是常规教学中没有涉及的。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机会,调整原先设计的教学计划,抓住这一可遇而不可求的创造性教育的机遇,进行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过程


学生1:老师,日本因改革不彻底,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但我认为,假如当时改革很彻底,把原本出生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西南诸大名和中下层武士的利益全都改革掉了,那么失去了这些力量支持的倒幕运动及日后的改革自然是不会成功的。由此看来,保留一定的封建残余势力有其合理性。(这一观点显然与课本带“贬义”的结论相反,课堂内顿时一片哗然。个别同学感叹其大胆质疑的精神,也有同学对他的观点难以苟同而私议起来。)


老师:你这个观点出乎我的意料,我们不妨分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大家先讨论两分钟,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2:保留封建残余即意味着保护封建贵族的利益。我认为保留封建残余势力难以理解。因为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新兴地主和中下层武士都资产阶级化了。既然倒幕运动已经成功,政权已经为资产阶级掌握,为何不可以撇开封建残余势力成立一个纯粹资产阶级的政府呢?

 

 

 
学生3:我的看法有点不同。明治维新保留有一定的封建残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当时的维新诏令是以天皇的名义发布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但这个过程的主力军则是由西南各藩大名和广大武士。尽管他们已经资产阶级化,但封建的烙印一时难以去除。为减少改革的阻力,确保改革的成果,资产阶级不得不让他们发挥主力军作用,不但不能损害他们的利益,而且还要适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有这样,改革才有成功的希望。


学生4:我和X X X(学生3)的观点比较一致。我认为明治维新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既是无奈的又是必然的。无奈之处正如你们所说的,资产阶级要想使改革成功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必然之处在于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虽已相当发展,但日本民族还未取得独立,因而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较强。要想改变现状,那些拥有文化开明思想、有振兴民族心愿与实力的人,即使是“残余”,也应该团结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也是存在的……


老师: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学生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其原因就是为了争取更多阶层的支持,否则新政权的稳定性就很难讲了。
学生6:俄国农奴制改革保护了农奴主的利益,关键就是为了增加统治的阶级力量。


学生7:美国独立战争赶走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英殖民者,但却允许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存在,这一切都是为了扩大革命或改革的力量……


老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我这里提一个思路,供大家思考,说这些国家都实现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是从什么方面看的?而各国的变革都有各自的特点,是由什么原因或条件决定的?这里存在一个历史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问题、共同性和多样性问题。好,最后,我们应该感谢XXX同学,是他提出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引起了我们全班同学的思索。希望大家以后能提出更多这样的问题。(鼓掌)


三、教师说课


明治维新中保留封建残余是否具有合理性,这也算是一个学术性问题。以往的传统观点总是突出封建残余势力的可恶,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对于这种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虽然讨论后学生未必能最终自行得出确切的答案,但是广泛联系具体历史事实来说明自己观点合理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研究能力的培养。

 

 


在这堂课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在于:

 
1.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努力营造“百家争鸣”的局面,允许各种观点、思维方式充分展现。

 
2.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组织起学习的迁移;从此问题迁移到具有同类性质的相关问题,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再认识;同时对相关问题再认识的结果也成为对本问题讨论的深入。


通过研究,学生能认识到教材的结论并不一定是历史的定论。我们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大胆质疑,并通过科学地论证求得对历史事件的新认识。同时,对这一问题的及时研究也大大提升了《明治维新》一课的教学质量。


四、专家点评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大胆质疑的时候并不多,往往还需要教师设计情景,再激发学生思考时才能出现。对于学生在教师事先没有准备的前提下提出的有悖常理的观点、看法,某些粗心的或是思想僵化的教师可能会批评学生的荒谬,有些教师虽然能够将这样的问题交予全班讨论,但心里往往已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其否决。于是,即使讨论和求证的结果证明了学生观点的正确性,教师也不敢打破权威的结论。这必将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及今后的思维方式,有害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抓住可遇而不可求的创造性教育的机遇还需教师多多努力!

 
在如何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上,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大有可为。学生1提出的观点非常有思想价值,与学术界新保守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如果这位教师读过萧功秦先生有关戊戌变法的文章,总结可能更精彩,对学生更有鼓舞。高中生正是对抽象思维感兴趣的时候,抓住他们的思想火花,鼓励他们阐发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历史学科的创新教育。鼓励不等于一味肯定,真正的鼓励是鼓励他们不仅认识历史问题,而且由此懂得认识历史的最基本的方法,如“论从史出”。如学生2说:“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就要引导他:“所谓‘相当的发展’这一结论是怎么来的?‘相当’是个比较性的用词,那么,你把当时的日本经济与什么相比较,才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或者,告诉他:“学术界认为,‘当时,资本主义成分并不高,这是认识日本明治维新问题的一个基本点’。”如学生5说的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是“为了争取更多阶层的支持”,显然是他的一种推理,教师似可追问:“当时的英国资产阶级有这样清醒的认识或自觉的水平吗?”或“可能你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你要告诉大家,你的依据是什么?”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次机会,让学生懂得,讲历史的每一句话都是要有根据的。如果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总结时似还可提出,社会革命是社会的质变,是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质的调整。社会改革是社会的量变,是社会各阶层利益的量的调整。世界上任何一次革命,总是革命力量超过反革命的力量才能成功,而革命的成果则是由所有参加革命的人的“合力”决定的,必然具有这种“合力”的色彩。历史上任何一次成功的改革,都要面对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调整,必需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这样升华,学生可能印象更深、更能保留继续探讨的兴趣,或许对以后的学习甚至对我们现在改革开放所产生的一些社会现象,能够有更客观的理解。


(摘自:《历史教学》2003年第5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