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吴建红:戊戌变法成败活
吴建红等一堂 问题 教学
最新热门    
 
吴建红等:一堂“问题”教学课的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8:17  来源:吴建红
 


吴建红:一堂“问题”教学课的反思

前些日子,读了<学问与学“问”>一文,感触良深,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今天我们教育的共同弊端: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反而用“答”来伤害学生“问”的兴趣?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养成学生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的能力,反而只是按照老师讲的、书上说的、本上记的去死记硬背呢?

感触之余,也来了一股灵感与冲动,能否根据课文的一些内容,尝试上一节学生“满堂问”的课?想到就应该大胆尝试,第二天的课内容是<动荡的中东>,主要讲中东问题的由来,四次中东战争,以及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复杂的原因。这节课让学生自己来设问行吗?我有些担心,但分析之后,觉得还是可行的。

第一,中东地区是当今的热点地区,学生平时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对这一地区早有所见有闻,美国911事件后,这里更是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地区。
第二,中东地区为什么战火仍频,阿拉法特是个怎样的传奇人物,相信学生对这类问题是感兴趣的,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会有话说,就会产生问题。

第二天,有两节课,正好在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上。第一节是在四班上,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比较大,平时上课很少有积极回答问题的,一进课堂,我还是有些担心。

 

我先放了一段录相<第四次中东战争>导入新课,然后给学生五分钟阅读课文,接着我单刀直入: “同学们,今天咱们共同来学习当今世界最热点的地区---中东,不过咱们今天换个学习形式,刚才大家已经阅读了课文,现在由大家来提问,找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问”, “真的?”许多同学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 “我来问”没想到第一个要求发问的同学是班里平时最爱讲话的“讲话大王”陈晨同学, “好,你先问”, “老师,我想知道阿拉法特结了几次婚,有几个老婆?” 一石激起千层浪,“哈哈……”全班同学马上哄堂大笑起来! 对于他的提问,我决定采取忽略的态度,即不鼓励,也不批评,如果鼓励了,那不知接下来的同学会有样学样,问出什么更离谱的问题来,如果批评,同学们提问的热情就会受到打击。“看来陈晨同学对历史人物的婚姻比较感兴趣,这个问题咱们班有同学知道吗?”,环顾了一下全班同学,没有人作声,“看来没有同学知道,那只好老师来回答啰”,于是我简单是向同学们介绍了阿拉法特的生平和他的婚姻情况。

为了避免同学们问得太离谱,我只得规定了问题的范围,让同学就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并让提问的同学指定其他同学来回答,这样同们的兴趣也很高,但问题又来啦,所有的同学都喜欢指定这个班的二号“说话大王”李晟同学回答问题,结果可想而知,同学每点一次他的名字,全班同学又哄堂大笑,于是我又只好做出规定,每个组从第一排开始,轮流来回答问题。如果答不出来,就要被罚再提问题,没想到这样的 “惩罚”,同学很高兴,一节课下来,算了一下,全班同学共提了近二十多个问题,统计起来,课文中的基本实史和知识点几乎都提问到了,收获还算不错。

第二节在2班上,这是我们年级最好的一个班,学生学习基础好,学生态度端正,学习认真。为了避免在4班出现的问题,一开始,我就规定学生只能就课本的知识提问,而且又换一种方式,让男女同学进行提问比赛,先由男同学问,女同学答,后再由女同学问,男同学来答,比一比,看男女同学哪边提的问题好,哪边回答问题好,竞争制度下,同学们的提问热情高涨,粗略算了一下,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大概也只有近三十个左右,许多同学由于时间关系,根本就没有机会提问,于是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想提的其他问题写在作业本上交上来。

 

后做了统计,想不到学生能提出许多有深度的问题,如“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 “英法两国为什么要支持以色列进攻埃及?英法是否是以色列的后台?”“以色列与巴靳斯坦曾经和平过一段时间,关达成了协议,为什么最后冲突加剧升级了?“如何理解阿拉法特‘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揽枝从我的手中失落,’怎样理解这句话?” “美国今天是如何介入巴以冲突的?”这些问题都是教材里只字未提的内容,就是让老师来回答也未必讲得到位!可见学生们是善于思考的!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启发!

课后,我做了反思:

1。这样的“问题”教学课,首先对老师的专业知识要求相当高,如果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就是专门为了为难老师而提的,当老师一、二个问题答不出来时,学生还是可以原谅你这个老师的,如果问的三个、四个甚至是五个六个问题时,老师全都答不出来时,那老师可真的就是没有威信了。

2。这样的课堂秩序比较难控制,当学生问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时,老师如何应对?这样的课要求老师要有很强的课堂应变能力!

3。课堂时间有限,还要一边问,一边要求学生答,时间上感觉很紧,根本无法对课文的知识点展开讲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学习吗?

4。课堂上无法顾及每个同学,只能让那些平时比较喜欢发言的同学来提问,这样很不利于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参与课堂。

5。这样的上课形式是否能经常采用?如何进一步完善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问问题的学习习惯?看来今后仍要继续做一些针对性的探讨。


 
许宗旗: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的反思

三亚一中高一历史组

 

 

在高中新课程的教学事实过程中,历史学科以其丰富的文化史料特点成为实施效果最明显的学科之一。有许多教师同行都有这样一个习惯性主张:“在网络和硬件教学设施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历史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大量图象、影音、文字资料来点托教学主题,方能达到最好效果。”或许,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偏见,激起兴趣,提高学习热情,但是,我认为只有对各式各样的资料加以有效的选择,才会真正地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要求。

——以下我来谈一谈曾遇到过的一个备课案例:

在中考过后的第二学段的教学中,有一次与外校以为教师谈起目前正在准备的必修Ⅰ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目的教学方案,并观看了她的相关课件。在这套制作非常“精美”的课件中,制作者在一开始的导入部分展示的是五幅有关美军在伊拉克和南联盟战场上的暴行图片,包括一片废墟的名城贝尔格莱德、死于路边的儿童、炸断的残肢等等;而在其后关于苏联解体后“一超多强”格局这一目的教学内容中,作者同样在课件中引用大量的类似图片并且依据时间和内容进行了分组展示,配以悲沉的《命运》交响曲做背景音乐。——整个课件确实显得丰富多彩,并且确实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让学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美国霸权注意对世界的危害。

然而,这套课件就其整体效果而言,是否就真正地达到目的要求了呢?

根据新课标的学习标准:“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对此。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应该是“两极格局瓦解后的多极化趋势”。

具体来说,应该是侧重于把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发展及影响的史实加以阐明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并且要通过当今世界五大力量中心对国际热点问题的制衡和和平解决,来引导学生从深层次来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个当今世界主流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培养学生学会从复杂的国际风云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热点因素的历史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强大国力和国际外交实力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如此,方是对本课内容的全面把握。

 

然而,前面所提及的那套课件,在内容和图片的选择上却凸显了另一个主题:“战争”,或者换一个学术用语则是“霸权主义”。相对的,关于苏联解体和欧盟、日本、中国的崛起发展则以平铺资料一概而过,与前者的精美构思有天壤之别。这应该就是在制作思路和过程之中犯了一个严重的偏颇失误了。

还有另外一个失误,即如此大手笔地凸显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强权政治罪行,或多或少地就会在当代青少年中学生的心灵上造成一种惯性的思维定势:“美国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代世界最为强大的‘霸主’,其它国家已不是对手了,世界将会向‘单极’方向发展!”那么对“多极化”的认识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理解起来也会困难重重——此为不妥之二。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来谈,此种多媒体设计方式也极有可能引导学生产生极激烈的反美反霸情绪,虽然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必须受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一致谴责,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对目前正在逐渐受到西化思想腐蚀的青少年一代而言,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质,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就本课教学而言,这方面的宣传效果已属太过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通过自身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传播渠道已然了解很多,感受甚至也已很激烈,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仍然将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罪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势必会在学生中引起盲目的“排美”情绪,严重将会导致学生在历史辨证思维能力上受到影响;而且有可能会使课堂秩序受到干扰,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此为不妥之三。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多媒体课件资源得失用虽有必要和意义,但是也不能过于依赖表面化的气氛效果而一味追求“丰富多彩”的图片堆彻,应该时刻围绕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安排和选择可适用资源,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