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特别推荐文章:纪念红军
吴国芳:《红军的长征》
略谈吴国国有土地租佃关
值得反复体会的文章《历
最新热门    
 
吴国章:《服饰》教学:以生活内容凸现文明史内涵

时间:2009-10-18 17:08:57  来源:吴国章
 

吴国章:《服饰》教学:以生活内容凸现文明史内涵


    中学历史“二期”课改注入了全新的课程理念,突破了以知识记忆为目标的框架,既突出社会发展这一历史概念,更强调学生个性成长,关注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体验和感悟。因此,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成长两者的结合,成为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如何将课程理念贯穿教学实践。作者试以高中《历史》新教材(试验本)第10课“服饰”的教学为例,作一剖析,以求教于同仁。

一、教学构思

    《历史》新教材“文明史”的编排采用了主题史的编排方式,本课的教学既要围绕“社会生活”的主题,又不能离开“文明史”的大范畴,同时更要体现传授者与受业者的不同地位和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构思的过程首先考虑的就是找准立足点,通过备教材、备学生、备师生角色的定位,达到课程标准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统一和师生“主体”与“主导”地位的统一。

     纵览“文明史”全局要求,把握本课地位。文明史的首要理念就是突出以人为本体的文明历程,以此角度分析,将《服饰》一课置于文明史“社会生活”部分,旨在以生活内容为切入点,通过探究服饰从无到有、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以反映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实践和创造活动,从而凸现以人为本体的文明历程。据此,教学的第一个立足点应该是以服饰发展映托出文明发展,小中见大,透过服饰的起源、发展,展现“社会生活反映文明成果”的主题;同时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其中主体是人,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则构成了文明创造与发展的宏大舞台。从这一落脚点展开,使学生认识文明是人类在不断的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

    强杆弱枝,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突出“历史感”、“文化感”。文明史强调“文明成果”与“文明历程”的结合,既有历史感,又有文化感,以反映历史课的课程特点。如果单纯从服饰的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枝节内容看,它只是人类基本生活的内容之一,教学不能停留在一般知识的介绍,必须站在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去考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正是“史”的体现。如讲述“服饰演进过程”,从简单的缝制工具出现到纺织制衣工具形成,就是体现了科技创新和生产力的发展,透视出以科技为代表的生产力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既使学生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含义,又能反映生产力与文明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增强“历史感”。同时,文明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是反映事物的人文精神,即表现出强烈的“文化感”。服饰的生活内容只是事物的表象,在其背后蕴涵着多元的社会文化倾向、社会价值取向等人文因素,而不同的人文精神又受地理、生产、生活、习俗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生活内容反映着不同的文明特征,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透过这些表象探视其内在的本质涵义。这是教学的又一立足点。

    师生角色有机转换,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互动,培养长效学习能力。高一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本课所涉及的常识性内容有所了解,而对深层次的内涵,即生活与文明发展的关系,平时则较少涉及,因此教学将首先从生活内容着手,但重在升华生活内容,使生活内容与核心知识相融,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史学技能和史学意识。一方面,教师将对诸如史学信息选取、生活场景设置、课堂设问等环节进行必要的甄别、整合,以真实、正确的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学生将通过收集和使用现有或待查的资料,归纳、提炼史学结论,在此过程中体验历史知识、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获取和运用,养成“证史一致”、“论从史出”的史学精神,确立学生自主体验的主体地位。另外,“服饰”只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通过这个个例,激发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尝试从历史角度考察演变和从文化角度探究寓意的文明史学习方法,培养长效学习能力。这是教学的第三个立足点。

    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树立继承和光大灿烂文明成果的信念。文明史的教学最终离不开继承和发扬,本课教学的另一个立足点将是学生情感的激发。文明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结晶,在人类文明的创造和传承过程中,不懈追求、科技创新是根本的推动力。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文明是在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探究中、在人类的不断交流中发展的观念,激发学生为继承和创造人类文明成果而努力的激情和行为。

二、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整合与深化教材内容,重在对历史与文化的探索,以历史凸现文化,将“服饰演变反映文明内涵”作为主线,紧扣文明史主题。《服饰》教材内容分成三大部分:(一)服饰的起源,介绍服饰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形成制式的演变过程;(二)服饰的构成,介绍服饰的基本构成、样式;(三)服饰的社会功能,介绍在服饰实用功能基础上日益强化的以身份等级、职业分工为代表的服饰的标识功能。从教材内容的特点看,易阅读而难深化。一方面,学生对服饰的构造、样式、实用功能等常识性知识很易了解,通过自学即可完成;另一方面,对服饰发展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特征、文化内涵、文明交流等内在意义,学生容易忽略,因此教师将对教材作适当取舍整合,围绕主题加以引导。

        问题式互动交流是本课的主要教学形式。问题设置以教师为主,互动交流以学生个体、团队协作或师生互动相结合,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或协作实现教学构思的“四个立足点”和“两个统一”。具体过程如下:

导入:开门见山,切入主题。

设置生活情景,点出本课主题:

        服饰是如何演进的?服饰发展与文明发展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

    服饰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以此切入主题,学生有亲切感并容易引起兴趣,而问题的提出会带来思考,蕴涵“生活包含历史,生活体现文明”的意义。开门见山,由兴趣引起思考,为深入教学作铺垫。

展开:围绕主题,以5次“讨论与交流”贯穿全课。

讨论与交流 1 :

    结合课文第1目,归纳“服饰是怎样发展的”。

设计意图:

    (1)服饰从无到有、从简单披挂到形成制式的过程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历史”。

    (2)制衣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对服饰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人类智慧和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使学生认识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学生交流,略)

讨论与交流 2 :

    服饰发展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设计意图:

    文明史呈现的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而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题是上一题的深化,也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以服饰作为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过程,理解服饰发展反映了文明发展。(学生交流,略)

讨论与交流 3 :

    观察组图并结合生活,比较不同服饰样式及其反映的内涵意义。

设计意图:

    本题设计旨在表现文明的不同特征,使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这也是文明史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撷取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服饰作为情景,并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比较服饰的不同样式引导学生理解服饰的样式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表现,生活方式受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形成了各异的文明特征,因此服饰样式的差异正是不同文明特征的反映。(学生交流,略)

讨论与交流 4 :

    阅读课文第3目并结合生活,归纳服饰的功能。

设计意图:

    本题侧重于服饰的社会功能,属于服饰文化范畴。就服饰的实用功能而言,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归纳。但对服饰具有的标识等级贵贱和职业分工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前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历史发展,认识随着等级社会、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类的生活内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服饰社会功能的形成只是这种变化的表现。通过本题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形成文明史中的另一个观念:生活反映文化。(学生交流,略)

讨论与交流 5 :

    观察组图“ 50年代以来中国不同时期服饰变迁 ”,探讨“服饰变迁与社会风尚的关系 ”。

设计意图:

    本题既是上一题的扩充,也是课文内容的拓展,内容贴近社会与生活,开放性较强。教师选取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如五十年代“列宁装”、六十年代“国防绿”(军装)、七十年代“灰蚂蚁”(灰色中山装、工作服)、改革开放后的西装、休闲服等各式服装流行等等,引导学生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展开讨论与交流。用意有二:其一,理解服饰穿戴与社会政治、经济紧密相联,社会生活反映社会风尚;其二,突出文明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这也是文明史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题中“改革开放后西装、休闲服等各式服装流行”的资料,正是文明交流的表现。(学生交流,略)

结语:呼应主题,点出“服饰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结语略)

 

 

三、启示

    作为新教材试验的尝试,本课教学确定了“四个立足点”和“两个统一”的目标,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看,本人觉得在两个方面有较大收获。

第一,在教材总体框架与具体课文教学上,基本把握住了《服饰》一课与整个教材的关系,事实上也就把握住了文明的某一成果与整个文明史发展的关系,对今后文明史其它专题内容的教学提供借鉴。

第二,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实践,较好地注意了师生课堂角色的有机转换,具体表现在每一次的“讨论与交流”当中。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围绕主题的场景和问题设置、真实具体的信息提供、学生讨论过程中对核心问题的及时参与和点拨等,逐渐改变单纯注重教师系统讲述的传统。在教师角色转变的同时,使学生“主体”地位较好地体现: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言之有物、言之有证,能够在信息资料中提炼结论,以学生的自身体验达到知识、能力、发展的结合,形成长效知识和能力,对学生史学方法和史学理论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通过本课以及其它内容教学的尝试,同样在两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探讨和改进设想。

其一,无论是教材结构、知识体系或教学目标,“文明史”自成体例,面貌全新,教学的难度不言而喻。《服饰》一课,作为以生活内容反映文明发展较为典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但“文明史”场景宏大,内容广博,某一课教学方式的有效尝试难以涵盖整个文明史的教学模式,因此,笔者以为可以从文明史教材以“主题史”编排的角度考虑教学的“专题性质”,以对某一专题的教学探讨来表现主题内容,以此突出“文明史”主线索,这样在教材处理上,可能会打破按部就班、顺序而进的格式。这种设想是否行之有效,有待实践。

其二,在师生课堂地位的表现上,本课较多利用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采用讨论与交流的形式,以详实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使学生在归纳中提炼出结论,既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展为本”的原则,又使教师的点拨引导发挥主导作用。而从更深一层的要求看,虽然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提炼,但事实上问题的设置、资料的提供还主要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围绕课堂内容自己收集有关信息资料,乃至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成性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如何将有限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自主性质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这将是今后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