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学习指导一:比较型选择
学习指导二:材料解析题
学习指导三:材料型选择
学习指导四:程度型选择
学习指导五:否定型选择
学习指导六:否定型选择
学习指导七:论证分析型
学习指导八:因果关系型
学习指导九:组合型选择
研究性学习论文:春节文
最新热门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时间:2009-10-18 17:52:55  来源:佚名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高密市朝阳中学  

王宗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级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华师大版)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薄”了下来,教学内容删减下来以后,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了选择教育的机会和权力,他们的特长和个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一、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标准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新教材中处处留下空白和悬念,引导学生去深入研究,以激发兴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探究下去,不感兴趣的同学了解即可,体现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在第4课《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家天下”一目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联盟内部发生了财富和地位的分化,首领权力的性质也在变化。”针对这一文字表述,希望生只要记住这一现象即可,中等生可以思考:为什么这一时期出现了“分化”?而以前没有发生“分化”?原因是什么?优等生可以继续探究下去:这种分化对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演进起了什么作用?如何来正确评价这种“分化”?有了这种思维的空间,学生就有了不同的发展空间,避免了那种千人一面的现象。


在新教材中,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如在活动探究课《我看“商鞅变法”》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正方辩题:商鞅变法成功了,但商鞅失败了。反方辩题: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也成功了。在辩论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如有的同学在肯定商鞅变法成功的同时,也看到了商鞅变法不足的一面,张协议同学这样说:商鞅变法中规定“弃农经商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虽然起到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从长远的利益看,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使人们不敢经商,还有“连同家属罚作奴婢”会使许多无辜的人受到牵连。但有的同学也不同意他这样说,姜振宇同学说:“这条政策是很正确的,谁能看的那么远,只要它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好处,就应该坚决执行,当发现有缺陷时,再改正过来也不迟,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像商鞅所说的那样‘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的闪现,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二、把创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想象是创造的开始。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待装满的容器,它有无限的潜力有待于我们去开发,新教材注意到了这一点。如第二课《原始农耕文化》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道动脑筋题:“上图是半坡人用来取水的陶制尖底瓶。仔细观察它的形状,参考尖底瓶使用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半坡人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取水瓶?你能设计一个既省力又方便的取水瓶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他们的“取水瓶”。首先同学们对尖底瓶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他们的设计、创造。初一二班的杜平宗同学根据取水瓶尖底不便于“停放”这一弱点,将其设计成了平底的,为减少水面的反作用力,在平底的中间设计了一个皮阀门,这样一来,当取水瓶接触水面后,就可以自动进水了,提起时,阀门自动关闭,同时在取水的过程中,可以放在地上休息。还有的同学根据遥控电视的原理,设计了一个现代化的自动取水装置,配有设计图纸和文字说明。他们的设计都融进了他们的思考,都是一种创新,我们在评价时都给以充分的肯定。
我们认为:创新无大小、无好坏之分,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评价时,我们本着鼓励性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大胆的表扬和鼓励,因为我们无权去对一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进行评价,就象爱迪生,当年坐在鸡蛋上孵小鸡,一般人看来不是很傻吗?但爱迪生后来却成了著名的发明家。


三、把发现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历史课程应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在历史教材中,“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初中学生对抽象的历史理论和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要他们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很困难,而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减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难度。如第4课中的讨论题:为什么大禹治水改用“疏”的方法?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二个具体事例,说明“堵”和“疏”的不同功能。这样的讨论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做答,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和丰富的史学知识;通过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图表中也为学生留下了“发现”的天地,如课本第69页的表格“西汉与西域经济交流”,有的学生发现:西汉传入西域的多是一些技术和加工品,而西域传入西汉的多是一些初级产品,附加值很低,从而得出结论:当时,西汉要比西域地区经济发达,从发达地区多输 // ,出技术和加工品,而相对落后地区多输出初级产品。在此基础上,有的同学开始探究今天世界贸易的特点,探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贸易情况,探究中国入世后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开始变得“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起来。


四、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拿到新教材后,高兴地说:历史内容减少了,易学了。但新教材在删减历史主体知识的同时,增加了三节活动探究课,在课文思考题中,也增加了不少实践性的题目,如在学习了“佛教东传”后,以身边的历史为题,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参观你家乡附近的佛寺,调查以下内容:⒈大雄宝殿内有哪三尊佛?分别象征什么?⒉僧人见人为什么要“合掌”?⒊为什么寺院中的莲花特别多?⒋僧人为什么特别重视扫地?还有一些动手制作类的题目,如第30页中有一道制作题:下图为家庭亲属的世系称谓示意图,在家长的帮助下,参考下面的示意图,制作一份家庭亲属世系表,写出从高祖父母到你本人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并标出性别和称谓。编写者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第14课《我走“丝绸之路”》,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学会了收集信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注重活动探究,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教材中的这种探究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了基础,对学生今后进行类似的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助益。


总之,在新教材中处处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山东教育》2002年10月第29期

————————————————————————————————


更多精彩内容见历史课程网“远程研修”栏目: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Index.html

 

 


更多精彩内容见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栏目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更多精彩内容见历史课程网“图书推荐”栏目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