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梁仁华:稳步推进是课改
讲解员博物馆睿智的眼
历史教学应如何点燃学生
历史教学应如何点燃学生
历史教学应如何点燃学生
历史教学应如何点燃学生
最新热门    
 
在理智的扬弃中走向成熟―――对现行历史教学的反思

时间:2009-10-18 17:53:56  来源:leapwen_…
 

在理智的扬弃中走向成熟

―――对现行历史教学的反思

leapwen_01的博客

张寿卿先生在《历史题该怎样考》一文中,将中外对同一历史知识的不同考查方式作了对比,读后感受颇深,为便于行文,现将先生文中所引的两道历史题摘录如下:

第一道题。中国高二的考题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__年,最远打到现在的__(填地名)。先生在文中说第二个空是他和儿子在网上查找后才做到的。该填匈牙利。美国不是这样考的,它的考题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分析。有个美国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鼠疫就不会被带到欧洲,神父和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和修女不会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不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没有文艺复兴,就不会有意大利南欧的强大;没有意大利南欧的强大,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不会建立;如果意大利南欧不够强大,格鲁-撒克逊就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老师给的评价是:真棒,得的是A级。他们没有标准答案,目的是让大家都得自己思考问题。

看到这里,我在想,我们的那道题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有这些:不会做的懊恼,会做的自得,还会滋生一种盲目的炫耀自大心理和民族虚荣心。这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恐怕是毫无裨益的。而我们的教师也断不敢公然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这其实是一种扩张侵略行为。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的历史观。同样一个历史问题,美国学生从中学会了大胆的设想、细致的分析、严谨的推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起到了以考促学的作用。 

第二道题是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中国的考题是这样的: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__年,战后中国赔银__两,割让了__等地。日本的考题是这样的:1894年日本和中国打了一仗,1937年又打了一仗,你认为现在日本还会和中国打吗?如果会,你认为可能会在哪一年?战争是输是赢?说说你的理由。

日本一考生如是回答:会,可能在2015-2020年之间,台湾问题是导火线,因为台湾的独立意志非常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战争,而战争一旦发生,中国就必定封锁台湾海峡,势必使日本运输石油的线路大大延长,从而直接影响日本的经济利益,为此,日本就必须介入台湾战争。如果日本能抓住现在的机遇处理好周边国家的关系,早做准备,这场战争就有望打赢。老师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撇开政治不谈。一场影响巨大的战争,我们中国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仅停留在对历史现象的死记硬背上,被动机械地记住了一组僵化的满含耻辱与痛楚的数字,给学生带来的恐怕只有深深的自卑、自忴的弱国心理,反之,就会形成强烈的民族仇恨心理。作为受危害的一方却不能够引导学生痛定思痛,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明智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历史,分析它的社会根源,联系现实,总结出有益的经验教训,以利于现在的建设和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历史教学的遗憾。而日本考题却能引导学生立足历史,联系现实,展望未来,作出头头是道的分析。这样一对比,难道我们不为后代担忧吗?

从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历史教学重视的是对知识点的识记,而美日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从中外历史现象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将它活用到现实中来,并具备一定的历史预见性和民族忧患意识。人家培养活能力,我们灌输死知识,差距不言自明,一个善于思辨善于扬弃的民族焉会不强大呢?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式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就成为历史教学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历史教学必须肩负的使命。如何让我们的历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从而完成它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呢?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历史教学现状,我从历史教材设计、课堂教学和历史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历史教学的认识。

一.历史教材要能承载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应从内容到形式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体现这一要求,现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发生了很多可喜变化,一些复杂的概念被删除了,语言显示了简洁、浅显、生动的风格,并大量使用对话的形式,显得亲切,拉近了书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精心配置了大量的辅助性的图片、图表、地图,做到了图文并茂。课后练习也简化了,由一个选择题和一个活动探究题组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教材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可以多添加一些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缩短历史和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遥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生动起来。2.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设计能真正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是讲夏商周的兴亡,课后练习是由一个特简单也没多大意义的选择题和两个不能体现能力的活动探究题构成(题目略),而本文有三个反面人物值得后人认真分析并引以为戒,那就是夏王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他们在其位却不谋其政,表现出严重的官僚主义、荒淫无耻的享乐主义、防民之口胜于防川的专制主义,难道不该在课后练习中问一声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吗?对原因的探究会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没有制约的权力是多么的可怕,从而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同时本文还有两个正面人物值得后人学习,那就是商汤和周文王,他们求贤若渴、任人唯贤、勤于国事,值得我们每个人效仿。这课书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几个人物、时间、事件,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学到有利于现实的经验和教训,学会用正确的历史观来分析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这样,学习历史还有什么意义呢?3.课标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指量的减少,而不是质的降低。所以,课后练习的设计不能因此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历史课堂要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方法、能力、情感、价值观都成了黑户,历史教学程序简化为画线、读背、习题反馈,即课堂上教师点画重点,学生读背重点,教师检查反馈。教师教着省力,但是学生学的痛苦厌烦。

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芳先生曾说过:“单做事实的传递、记忆、叙述,决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关重要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意志力的冲动,是时代精神,不能单纯地把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作活的文化,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活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应作以下改变。1.赋予历史以鲜活的生命力。历史像朵朵风干的花茶,当我们用理性的目光去欣赏时,仍可嗅到它怒放时的缕缕暗香。当我们把它放进注满新理念之水的历史课堂中时,它又会渐渐舒展那绵软的花瓣,重现鲜活的生命力。具体来说,可以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图片信息展现鲜活的历史情景,也可以利用影视、名著等资料增加对历史的解读,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2.让历史课堂充满鲜活的生命力。首先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能建立平等互动的课堂。还要能够敏感的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3.以历史现象为立足点。培养学生客观的分析、严密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能力,从而让历史课堂闪耀着思维的光芒,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三、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要改变僵化的历史教学,必须改变单一、呆板的评价方式。1.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力求给学生最全面公正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在运用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时,注意回避偏难怪和专业化倾向,重能力的考查,以正确引导课堂教学,促进教改良性发展。

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好:“历史题怎么考?这不仅仅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问题,同时也是出给每一个中国人的考题。要解答好这个考题,不仅是要知道我们受了多少屈辱,割了多少地,赔了多少款,更应该明白为什么会割地赔款,怎样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历史,认真反思历史,最终超越历史,寻求一条强国之路。”这其实已经为我们的历史教改和教学指出了一条十分科学的道路。我并非历史专业人士,只是凭了一颗热心,在这里冒昧发言,企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遇到很多有见识、有责任感、理智自信、有独立精神的朋友,他们的思想和言论给了我莫大的启发和鼓舞,使我感到我们的国家是大有希望的。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因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希望。而我们的历史教学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就是让这样的人多起来,从而使我们的国家在理智的扬弃中走向成熟,走向强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