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授课过程悬念化
易中天教授把讲座当作电视剧来设计,以悬念作牵引,强烈地吸引了“易粉”们的注意力,这对我们的历史教学不无启发。
导入新课时,可以用“悬念”开头,使学生产生急于想听下去的心理。如计讲《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就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每年五月四日都要过一个节日,叫‘五四青年节’。但是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那么,什么叫‘五四运动’?它发生在什么时候?具体经过又怎么样?”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始讲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兴趣。
讲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时,有意识应用“悬念”,则能起到波澜起伏的效果。如在讲述“曹操统一北方”时,可先引出结果:“统一的历史趋势出现了,可是谁来完成统一任务呢?是袁绍还是曹操?从军事实力看,曹操远不如袁绍,完成统一北方大业的应是袁绍了。可是最终是曹操一举击败袁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那么,势力较弱的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呢?”接头再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有利条件。这样的讲述显然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讲课结束时设置“悬念”也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不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马上学生在思想中就出现了问题。”讲授应言尽而意无穷,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去思考和探讨。如在讲授完〈秦统一〉后,可作这样的小结:“秦王赢政灭掉六国,统一了全国,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以为从他开始,秦朝的皇位可以二世、三世、千世万世地传下去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这是我们要继续了解的问题。”这样的结尾能引发学生课后的思索与回味。
(本文刊发于2006年第11期《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