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史韵梅香:世界古代史中
茶苦茶香:读任主编文章
茶苦茶香:西安年会后的
最新热门    
 
陈付香:历史考试讲评课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54:35  来源:陈付香
 

              初一历史阶段性考试讲评课
                     课堂教学设计
                育才实验中学  陈付香


 
     成绩分析,鼓舞士气(2分钟)
原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评价,以捆绑式评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帮学生、学生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学生自主改错(8分钟)
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笔将错题彻底改正,能自己改的自己改,自己不能改的在小组内部寻找帮助,改错后仍然感到困惑的题目要特别标识,以便集体展示时寻求解决。力争在8分钟之内将所有错题改正并理解记住。出错较少的同学改完错后则重点研究一下与所考题目相关的其他知识点,试着自己出题考考自己,过一会儿也可以拿出来考考其他同学。
      分组研究和准备(5分钟)
原则:需展示的题目可由老师或学生提前写在黑板的上方,但分工由教师随机进行,力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要求:
1.要在本组展区内展示出所分工题目的正确答案。
2.说出解答该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答该题目的关键。
3.由该题目所想到的其他相关知识点。
4.解答其他小组的同学对该题目的一些质疑。
5.没改完错的同学不能参加展示,小组长在组织研究的同时,派一名同学对未改完错的同学进行一对一帮助,以帮其彻底纠错。


      课堂成果展示(15~20分钟)
原则:让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的说和拓展,并且小组内部在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合理分工,禁止一言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也要避免学生走得太远。教师的点拨提升将直接决定课堂的进程。教师备课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提前预料到,并且提前想好应对措施。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须精备课、细备课,并且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应辨能力。


    一对一检查纠错,并进行错题重考和拓展训练(8分钟)
展示完成后,必须进行一对一检查纠错,以确保彻底纠错。切忌展示完即完成任务这一做法。纠错之后的错题重考和拓展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将直接决定一节讲评课的质量。
    对重考题目集体交流,反馈矫正(2分钟)
当堂检测当堂反馈矫正是每节课都必须进行的,题目不在多,在于精,以真正实现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落实教学任务堂堂清的目的。


初一历史阶段性考试讲评课
课堂实录
育才实验中学   陈付香
成绩分析,鼓舞士气(2分钟)
 
师: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阶段性考试”试题的讲评分析。与前两次成绩比较,六组进步最大,二组、一组、五组一直保持前四名,七组和四组的同学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前四个小组的成功经验,研究对策,力争在下次考试中,齐心协力,改变暂时落后的局面,共创佳绩。
 
〔点评〕以捆绑式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同时也保护了相对弱势的群体,保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当然教师根据七组和四组表现不佳的情况,应该及时进行跟进研究,及时进行调控和补救,避免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现象的发生,当然也应该关注六组的变化,通过分析六组的变化,找出解决七组和四组相对较弱的“药方”。
 
学生自主改错(8分钟)
现在请同学们自主改错。时间:8分钟。
 
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笔将错题彻底改正,能自己改的自己改,自己不能改的在小组内部寻找帮助,改错后仍然感到困惑的题目要特别标识,以便集体展示时寻求解决。力争在8分钟之内将所有错题改正并理解记住。出错较少的同学改完错后则重点研究一下与所考题目相关的其他知识点,试着自己出题考考自己,过一会儿也可以拿出来考考其他同学。
〔点评〕要求明确,有意识地加强了学法指导,同时体现出了分层教学的原则,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自主学习为前提的交流合作应该废止。
 
 
 
 
 
 
 
分组研究和准备(5分钟)
 
师:现在我们进行小组分工。分组进行课堂研究和展示(需展示的题目老师已提前写在黑板的上方,但分工由教师随机进行):
分工:1—20题选择题:一组;21题二组;22题三组;23题第一问,四组;23题第2、3问五组;24题第1、2问六组;24题第3问七组。分组研讨,并做好展示准备。
 
〔点评〕在展示时,可以挑选出错相对较多的题目来进行展示。对学生能在组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可以在本组内解决,这样可以更加突出易错点,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易错点,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进行课堂检测、巩固和错题重考。为做好这一个环节,需要教师在批改试卷时认真做好统计,为下一步的讲评展示做好准备。
 
要求:
 
1.要在本组展区内展示出所分工题目的正确答案。
2.说出解答该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答该题目的关键。
3.由该题目所想到的其他相关知识点。
4.解答其他小组的同学对该题目的一些质疑。
5.没改完错的同学不能参加展示,小组长在组织研究的同时,派一名同学对未改完错的同学进行一对一帮助,以帮其彻底纠错。
〔点评〕教师的要求具体而全面,随着课堂改进行动的深入,此处的要求可以越来越少,逐步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自觉的行动。在开始实验阶段,可以把这种要求写在小黑板上或写在学案上。
 
 

 
 
 
(班中展开讨论,学生先是以小组为位进行集体研究,然后分工准备,有的在准备演展示的内容,有的在研究解题思路,有的在帮助同组成员纠错。气氛非常热烈)
一组研究的主要内容:
潘 琴:先讨论一下,哪一个题比较重要?
赵洪欣:我认为第1题、第8题、第14题、第12题比较重要。
马 晓:我认为第1题、第7题、第14题比较重要。
王 昭:统一答案,第1、7、12、14重要。
乔彦博:等一会儿潘琴上黑板做题讲题。
王 智:第一题为什么重要?
王 昭:第一题的时间容易与隋朝建立的时间混淆。
鞠 娟:第7题中,分封制度、南北面官制、民族分化政策、羁縻州分别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潘 琴:分封制是西周,南北面官制是辽,民族分化是元,羁縻州是唐。
马 晓:这个题重要的原因是怕这些制度混淆。
栾成鹏:第12题从哪里看出是南宋诗歌?
 
王 智:“直把杭州作汴州”,杭州不是南宋都城吗?
鞠 娟:第14题的重点是会子和交子是不同时期的。
〔点评〕小组成员间的分工比较明确,教师注意了随时对学生进行观察,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必要的调控,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小组学习中来。
 
……
课堂成果展示(15~20分钟)
师:现在我们一起将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集体交流,看看哪一个小组的成果让大家受益最大。


    一组同学展示:
一女生:我们组认为第1、7、12、14题比较重要。所以想提醒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些题目。
第一题应该选C。因为隋朝建立是581年,隋统一全国是589年,隋亡是618年,唐朝建立也是618年,所以选C。
第7题应选C。因为分封制是西周时建立的一项政治制度,南北面官制是辽朝的制度,羁縻州是唐朝的制度,民族分化是元朝时的民族政策,所以唐朝政府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应是羁縻州制度,即选C。
第12题应选C。因为根据诗句中的“西湖”、“杭州”来判断,杭州指的是南宋的都城 “临安”,所以选C南宋。
第14题应该选B,因为会子是南宋时发明的,北宋的商人不可能使用会子,所以选B。
四组同学质疑:第12题,不只南宋建都杭州,别的朝代也有建都杭州,怎么就确定杭州一定是与南宋有关的呢?
一组一男生解疑:因为宋高宗投降辽后,逃到江南,定都临安,应该勤政于国,但他们却是“西湖歌舞”;把南宋都城当成了北宋都城开封,所以是南宋。
几生同时质疑:还是不很明白。(一组同学看老师)
 
    师点拨:这个题目是这次考试中出错率最高的一个题目,错题率高达45.5%。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大家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不了解,所以不能真正读懂这首诗。其实刚才潘琴同学已经给大家展示了一种读不懂题干时该如何做题的技巧,即一定要从题干中选取关键字眼来理解题意,然后从选项中选取与之紧密相关的内容。例如诗句中的“西湖”、“杭州”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事件一定发生在杭州,而四个选项中与杭州密切相关的历史时期就是南宋。另外老师想进一步给同学们解释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的诗名叫《题临安邸》,作者是南宋诗人林升,诗中的“汴州”是北宋都城开封的别称。当时的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抵御外族入侵,收复北方失地,只知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粉饰太平的日子,作者愤恨南宋政府的偏安、腐化,故作此诗讽刺无能的南宋政府。原诗中充分流露出作者的爱国情操,颇具深意。同学们现在再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能否体会出作者当时的这种感情?(生读)
〔点评〕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点拨。当然也可以再等一等,征求一下其他小组的建议,看其他小组的同学能不能解决。这种点拨可以长话短说,注意抓住关键词、关键点进行点拨,也可以采取投影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阅读本诗的相关背景。
上面这道题的难度较大,虽然命题者想加强文史知识的融合,但诗中没有提供较确切的历史信息,学生判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道题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出题时应考虑全面,我们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来命制试题,不能想当然。同时新教材对南宋偏安江南的史实涉及的也不多,故此题有点偏,不能准确地考查出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也不能起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在加强学科融合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
 

 
 
    二组同学展示:
 
我们小组展示的是第21题。本题目的题干是文成公主入藏,根据试题提供给我〔点评〕确切的应是简介的事件为文成公主入藏的范例,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文成公主入藏的原因,是7世纪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做了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派使臣到唐都长安求亲。640年,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次年由唐大臣护送入藏。其次还应该清楚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的物品:谷物、种子、工艺品、药材、茶叶、诗文、农艺、医学、历法、工技等各类书籍。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点明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对发展汉藏两族的联系,发展藏族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道题目的关健在于要抓住“文成公主入藏的原因——入藏的简单过程——入藏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适当的阐述发挥。考试时我们组有些同学将文成公
 
主入藏时带去的物品给漏掉了,显然是没有认真阅读试题提供的范例,希望大家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点评〕学生的展示可以更加有条理一些,先讲解题的思路,然后再展示试题的答案。
 
另外我们小组同学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唐朝对外交流篇中的另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鉴真东渡”。希望感兴趣的同学能够把它记下来并加以注意。
〔点评〕本组的同学能根据教师的要求,把与题目相关的知识加以联系、拓展,这种做法应该值得提倡,教师也进行了及时地鼓励和表扬。
 
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掌声)
    师点拨:这个题目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题型,大家要学会这种编辑资料卡的方法。应该说二组的同学抓住了做这种题目的关键,即紧紧围绕对外交流篇中事件的内容“原因——主要的过程——意义或影响”来组织对“文成公主入藏”这一事件简介内容,做到了既简炼又全面。老师感觉他们对这个题目理解的非常好,大家认为呢?(好!)


    三组同学展示:
一女生走到讲台前:我们组展示的是第22题,除看到的答案外,我们想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一下第2问,即交子的历史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的同学在答题时写的是“当时最早的纸币”,还有的同学答的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等等,都犯了表述不准确的错误。同时我们还想提醒大家注意,《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以及它所展现的内容,不能与南宋的都城混了。如果纸币下面没有标北宋还要注意区分南宋的会子。
〔点评〕应引导学生在展示时以精炼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条理性和层次性,如和这一知识点相关的内容还有……、易混点是什么等,都要交待清楚,同时注意课堂语言口语化,注意语速的变化等。
 
组中一男生作补充:我认为我们还应该注意纸币产生的意义:即便于携带和交易,进一步促进商业的繁荣。还应该注意南宋的会子。
师:说的有没有道理?
同学齐说:有。
 
    师点拨提升:两幅图片共同说明了北宋商业的繁荣,在我国传统的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里,这充分说明我国的封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种商业的繁荣使社会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这也是北宋与以前的朝代相比发生的一大变化。另一大变化则是反映在城市布局上的突破,谁能来说一下?(一生答,略)
〔点评〕教师的点拨起到了提升历史知识的作用,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点评能力,再把“权力”放一放,让其他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点评。
 
 
 
 
师:非常好,所以北宋都城开封的城市风貌有很典型的代表意义,它既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最后形态,也是中国近代城市的开端。


    四组同学展示:
一女生:我们展示的是第23题的第一个小问题,即(1)隋唐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新创置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试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说明其作用。我们认为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而且要注意字眼“哪些”。说明回答时至少要答两条内容,第二个问题“试就一个方面说明作用”,就应该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会做的来答。对科举制的含义及特点也应该注意。
 
师:真的是一语道破了做这种题目的天机。
 
〔点评〕教师给学生以及时的表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肯定了一种做题的方法。

 


 
    五组同学展示:
一女生:我们组要说的是第23题的第(2)、(3)题,(指黑板)这是我们小组共同研究的比较理想的成果。我们认为答第2问时应注意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关系,不要弄倒了。第二个问题应注意:南书房是康熙设立的、军机处是雍正时设立的。明朝清朝都有文字狱。
六组同学质疑:措施为什么只答中央的措施而不写地方的?
五组同学解疑:因为它是问主要措施。所以地方措施可答可不答,当然答上也是正确的。
一组同学质疑:明朝措施大兴文字狱应改成开始兴起文字狱。
(对,学生共同呼应,质疑的同学在黑板演处加以修正。)
三组同学质疑:为什么措施产生的结果不分开写,明朝写明朝,清朝写清朝,而合起来写?
五组同学解疑:因为问题问的是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所以应概括写。
(学生看老师)
师问询:没问题了吗?
生:没有了。
师点拨提升:整个第23题考查的主题是我国古代唐、元、明、清四个封建王朝通过 “中央机构的设置、政治制度的创制和完善”来巩固封建统治的有关内容。实质上,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同学们根据这一规律来理解相关问题就会容易的多。

    六组同学展示:
一男生:(手指黑板演内容)我们认为在做这道题目的第一问时要注意题目的关键限制词是客观条件:由此可得出答案应是:1.民族大融合,2.南北经济发展。我们小组个别同学回答的是:1.隋朝本身的强大,2.陈朝的腐败。这显然是主观条件,所以不符合题意,因此我们在以后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审题。客观条件不要跟主观条件混合。对于第二问评价和议的影响,应注意一分为二的正确的评价方法。同时还应注意绍兴和议的时间、原因、结果、影响以及民族。
 
另一生补充,我认为大家还要联想到其他的和议,要记住其他一些和议的签订时间,签订双方,以及原因结果影响。
六组同学: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齐:没有了。
师:说得很不错。”
〔点评〕通过刚才学生的表现,我们认为六组的成绩之所以比较突出是因为他们都有很好的参与意识,能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组员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
 

    七组同学展示:
七组一女生:(手指黑板演内容)这是我们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之后认为比较正确的答案:
明清时代,为了巩固国家统一,中国人民进行的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首先,大家在做题时应该看分答题。这道题大家在答的时候,都答出了非常熟悉的三个要点,但掉了第4个要点——签订《尼布楚条约》,其实,大家看分值应该能看出来,三个要点如何来分4分的分值?既然有三个要点是一定要答的,一个也不能少的,那4分就说明肯定有4个要点,所以应回答4条。但大多数同学都把签订《尼布楚条约》这一条掉了。
五组同学质疑:问题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那签订条约是战争吗?
七组同学解疑:这是关键,大家普遍认为签订《尼布楚条约》不算战争。但是我们认为不能只把战场上打仗视为战争。签订《尼布楚条约》也算是一次谈判桌上的战争,所以签订《尼布楚条约》也是一次巩固国家主权的战争。
(掌声)
七组:还有,有这道题我组觉得还应注意的问题有——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时间,还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以及它的作用,希望同学们注意一下。
(掌声)
师点拨提升:整个第24题考查的是祖国统一问题。自古至今,统一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其内容一般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二是防止边疆分裂,巩固国家统一;三是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各举一例来说明这三种情况。并综观一下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有统一时期也有分裂时期,有战争时期也有和平时期,但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平、统一。
(小组交流)
师: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研究的成果起来交流一下,每一个小组的二号同学起来说一下。
(生分析交流)
师:所以,作为每一个社会公民,我们都有义务也有权利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主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局面,并且要敢于和善于同各种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师,对于试卷上的题目大家还有其他疑问吗?
生:没有了。
 
一对一检查纠错,并进行错题重考和拓展训练(8分钟)
 
师:现在我们进行一对一相互检查错题的理解和掌据,每一小组的1号检查8号,8号检查1号,以此类推。以保证纠错的彻底性。时间4分钟。然后进行错题重考。
 
〔点评〕一对一检查纠错的时间可以再长一些,让错题比较多的同学有一个充分地纠错的时间,错题重考的时间应该再长一些,感觉时间有太急促,可能部分学生还没有做完。
 
生根据需要离开原来的座位进行相互检查,之后进行错题重考。
 
对重考题目集体交流,反馈矫正(2分钟)
每一小组的4号起来说出自己的学习成果及做题思路。学生纠错。(略)
 
师针对最后一题进行点拨: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也正验证了“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这一唯物史观。所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一个热爱生活和关心生活的人。
〔点评〕听完这节课后,我认为一个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应该大胆地去尝试新事物,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成实际的教学行动。
 
 

 
 
 
附:错题重考和拓展训练(认真做,相信你是最棒的!)
一、单项选择题
错题重考: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一首流传甚广的诗歌。该诗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错题率:45.5%)
A.唐朝     B.辽朝     C.北宋     D.南宋
2.唐朝的一位旅游爱好者王洪想到长安城找个旅店小住几日,你可以向他推荐的地方是(      )错题率(23.63%)
A.宫城     B.皇城     C.外郭城     D.西市
拓展训练:
3.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的事件是(      )
A.杨坚建立隋朝          B.589年,隋灭陈    
C.唐朝的建立            D.隋的覆灭
4.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      )
A.巩固隋朝统治          B.沟通五大水系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便利了南北交通
5.曾引用古语“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臣下的名君是(      )
A.隋炀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予以肯定,主要原因是(      )
A.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B.他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7.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是在(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8.元政府设置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名称是(      )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9.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B.一面墙上挂着一柄宝剑
C.另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宋金议和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D.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10.下列历史人物中,曾经抗击外来侵略的是①文天祥  ②戚继光  ③岳飞  ④郑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识图题:
11.别下列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北宋东京平面示意图;图二:《清明上河图》局部)
请回答:
(1)图一是北宋         (城市)的平面图,该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和              不再截然分离隔绝。
(2)图二是著名画作《                》的一部分,作者是当时的著名画家     
        。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图一中的城市与图二中画作的关系。
(4)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指出,社会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初一历史阶段性考试讲评课
 
执教:陈付香(山东省高密市)
点评:王宗彬(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
 
〔点评〕
在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组织的“走校观课”活动中,我们在育才中学听取了陈付香老师的一节历史试题讲评课,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知不觉间40分钟的时间悄然而过,并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在这节讲评课中,陈老师大胆借鉴杜朗口中学的做法,在试题讲评的过程中,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纠错、自我展示正确答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质疑,使交流更加流畅,合理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优势。应该说,陈老师在课堂改进行动研究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通过对课堂的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始终处在参与的过程中,都在积极地改错、质疑,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中起到了组织者、引导都的作用,符合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当然,这种实验和探索才进行了短短的两周时间,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相信一定会建成高效、自主、互动的课堂。
下面就是陈老师这节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通过陈老师这节课,使我们相信路在脚下,希望大家认真研究这节课,不断探索,努力建设高效课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